-
公开(公告)号:CN1095074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50789.X
申请日:2018-12-31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干燥度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选取两块1m2的干燥沥青路面,相隔不小于5米,表面构造深度相差不超过0.1mm;②向其中一块路面上均匀洒水直至形成漫流,表面形成约2mm厚水膜;③使用森林灭火器吹洒水路面8min;④将两个自制的塑料薄膜框架罩在所选的两块路面上,并将自动温湿度表置于塑料薄膜框架内,开始计时,每隔5min分别读取温湿度,同时用温度表记录外界温度;⑤若两表的湿度相差较大,应重复步骤②-④,但每重复一次应延长森林灭火器吹沥青路面的时间,每次延长2min,直至最后两温湿度表湿度相差不超过5%,记录相对湿度RH,说相对湿度RH即为干燥沥青路面的干燥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600148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2712.9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14 , H04W4/02 , H04W8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Fi的工点作业人员管理系统及方法。所述管理系统包括:服务器端,用于存储人员基本信息和工点基本信息;移动客户端,内置作业人员编号信息,自动接入所在工点的Wi‑Fi,将作业人员编号信息传输给服务器端;工点Wi‑Fi模块,提供无密码的Wi‑Fi热点,用于客户端无密码自动接入和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语音模块,内置于客户端,用于播放来自服务器端的语音信息。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及方法与GPS等定位系统相比,成本低廉、操作便捷,能够应用于GPS等定位系统信号较弱的工点,便于在各工点广泛应用,有利于工点管理人员动态掌握各工点作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并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及时推送人员调配、任务安排、安全警告等语音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3834184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063471.7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沥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高模量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模量沥青由沥青、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和助剂组成;所述的沥青包括高标号沥青和低标号沥青;所述的低标号沥青在高标号沥青中的内掺掺量为10‑80wt%;所述的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在沥青中的内掺掺量为2‑7wt%;所述的助剂的外掺掺量为沥青的0.51‑15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高模量沥青具有较好的动态模量及抗车辙性能,且其制备简便、加工流程短、设备简单、工艺条件缓和、生产快速、改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2352591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25017.3
申请日:2011-08-08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1C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长大纵坡车辙病害处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以车辆行驶速度35km/h作为平衡速度的坡度界定为大纵坡,根据高速公路所处地理位置、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当地行驶车辆轴载情况、坡度情况确定沥青路面结构层位的方案;(2)根据步骤(1)确定的沥青路面结构层位的方案,确定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温度及技术要求;(3)选择合适的沥青及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后,根据(2)中提出的温度做车辙试验,如果动稳定度达到技术要求,即选定的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符合要求,则可解决该路段车辙病害。该处治方法提供的沥青路面结构方案与材料技术要求,可有效降低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
-
公开(公告)号:CN103306185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05203.X
申请日:2013-05-28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IPC: E01C2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路面车辙现场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现场车辙调查:(1)选定评定路段;(2)测试车辙深度;B、测定结果计算整理:(1)将断面线画出每个车道的横断面图及顶面基准线,按照1:1比例绘图;(2)在图上确定车辙深度D1及D2,读至1毫米,以其中最大值作为断面的最大车辙深度;(3)求取各测定断面最大车辙深度的平均值作为该评定路段的平均车辙深度;(4)采用方格法确定每个断面的车辙变形面积,用公式确定该评定路段的车辙变形面积;(5)某相邻横断面间车辙修复工程量计算Vi+1=(Ai+Ai+1)*Di+1/2,整个路段修复工程量计算。本发明能够更为客观的评价现场车辙病害,并为车辙养护修复工程量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027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94786.2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液相色谱的SBS改性沥青剂量测试方法,通过对不同剂量的SBS改性沥青样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扫描后,运用SBS改性沥青液相色谱最佳基线面积积分法对色谱图进行基线校正,测定各个标准样品的SBS改性剂色谱峰面积;建立SBS改性剂色谱峰面积与SBS剂量之间的关系,形成SBS改性剂剂量标准曲线,用于试验室、室内生产、现场使用的未知剂量SBS改性沥青剂量控制。本发明克服了色谱软件无法分割连续色谱峰的问题,其用于测定SBS改性沥青剂量精度更高、处理方法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841090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85530.3
申请日:2016-12-21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35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563 , G01N2021/35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SBS改性沥青全过程定量注射红外光谱剂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用于标定曲线的SBS改性沥青样品,SBS改性剂质量分数为3%至6%;压制KBr压片;制作校正样品;在透射红外光谱上扫描16次,设备自动扣除本底,平行试验进行3次;红外光谱图谱基线校正、寻峰、698cm‑1处特征峰高度与966cm‑1处特征峰高度计算;建立SBS改性剂光谱峰高度与SBS剂量之间的关系,形成SBS改性剂剂量标准曲线;对未知剂量的SBS改性沥青进行3次透射红外光谱试验;对未知剂量的SBS改性沥青698cm‑1处光谱峰高度与966cm‑1处光谱峰高度各自的平均值分别代入SBS改性剂剂量校正曲线,求出未知剂量SBS改性沥青的改性剂剂量,最后对两峰高计算得SBS改性沥青剂量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834184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63471.7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沥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模量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模量沥青由沥青、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和助剂组成;所述的沥青包括高标号沥青和低标号沥青;所述的低标号沥青在高标号沥青中的内掺掺量为10-80wt%;所述的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热塑性弹性体在沥青中的内掺掺量为2-7wt%;所述的助剂的外掺掺量为沥青的0.51-15wt%。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高模量沥青具有较好的动态模量及抗车辙性能,且其制备简便、加工流程短、设备简单、工艺条件缓和、生产快速、改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02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994786.2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属于材料检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液相色谱的SBS改性沥青剂量测试方法,通过对不同剂量的SBS改性沥青样品溶液进行液相色谱扫描后,运用SBS改性沥青液相色谱最佳基线面积积分法对色谱图进行基线校正,测定各个标准样品的SBS改性剂色谱峰面积;建立SBS改性剂色谱峰面积与SBS剂量之间的关系,形成SBS改性剂剂量标准曲线,用于试验室、室内生产、现场使用的未知剂量SBS改性沥青剂量控制。本发明克服了色谱软件无法分割连续色谱峰的问题,其用于测定SBS改性沥青剂量精度更高、处理方法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206070324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67461.1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梁斌 , 张晓燕 , 张芳燕 , 刘佳 , 李志强 , 王国忠 , 周维锋 , 段丹军 , 孔繁盛 , 陈明星 , 张宏武 , 李智慧 , 王瑞林 , 杜蓉华 , 宋彩娜 , 张敏 , 贾蓉蓉 , 兰建丽 , 徐晓波 , 刘军 , 王少山
IPC: E01C2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贝克曼梁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检测系统。其包括贝克曼梁弯沉检测仪、标准车和弯沉测点;每块待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的4个板角位置各设有一个弯沉测点;弯沉测点距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横缝40cm、纵缝10cm;贝克曼梁弯沉检测仪的测头放置在双轮组外侧中心偏前3‑5cm位置;标准车相对于弯沉测点更靠近路面中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检测速度较快、使用成本较低、适用性较强,而且易于推广,对及时判断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状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补充,市场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