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2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47544.8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属于路基质量检测技术领域中的基于轮内测测点的路基贝克曼梁弯沉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采用“轮内侧测点”代替“轮隙间测点”进行贝克曼梁弯沉检测,再通过路基弯沉关系回归公式,将轮内测测点弯沉换算为常规的轮隙间测点弯沉。本发明所述的基于轮内测测点的路基贝克曼梁弯沉检测方法解决了当前标准车”难找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双轮组轮隙间距不足导致弯沉仪测头插入困难,且能大幅提高弯沉检测速度,可广泛应用于路基质量过程控制、交工验收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738320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3386.3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8C5/0806 , G08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属于安全生产技术领域中的混凝土搅拌机检修清理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用于监测混凝土搅拌机内部是否有工作人员;继电器,用于即时或延时驱动混凝土搅拌机电源和声光报警装置开关的打开或关闭;混凝土搅拌机电源,用于控制混凝土搅拌机的通电与断电;声光报警装置,用于发出或关闭声光报警信号,提示相关人员注意安全。所述方法使用上述系统进行实施,实时判断搅拌机内部是否有人,并作出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本发明提出的混凝土搅拌机检修清理安全防护系统及实施方法,能够令检修或清理工作人员始终处于安全的工作环境,防止混凝土搅拌机的搅拌旋转机构意外通电运转导致人员伤亡。
-
公开(公告)号:CN106599211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63393.3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30 , G08G1/09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867 , G06F17/30241 , G06F17/3087 , G08G1/09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属于安全生产技术领域中的事故隐患信息自动推送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及方法能够判断用户当前的地理位置,并与服务器中拟预警对象的地理位置进行实时比对,当地理位置信息比对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服务器向用户的移动客户端推送当前位置事故隐患的语音信息和文本信息,提醒用户注意安全。本发明提出的事故隐患信息自动推送系统及实施方法,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时地、针对性推送事故隐患信息,提醒用户注意周边安全,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36820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46572.8
申请日:2016-11-02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E02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8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属于路基质量检测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基于双后轴载重车的路基贝克曼梁弯沉检测方法。所述方法采用双后轴载重车代替单后轴载重车作为弯沉检测标准车,进行贝克曼梁弯沉检测,再通过路基单、双后轴弯沉相关关系回归公式,将双后轴弯沉换算为常规的单后轴弯沉。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双后轴载重车的路基贝克曼梁弯沉检测方法解决了当前单后轴“标准车”难找的问题,能大幅降低贝克曼梁弯沉检测成本,可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质量控制、交工验收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7739294U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20082016.5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IPC: E02D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铁工程勘察钻孔封层结构体及封层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对地层中存在勘察孔时需要采取封堵措施以防止发生塌孔或涌水等工程事故的地铁工程勘察钻孔封层结构体及封层装置,该地铁工程勘察钻孔封层结构体包括钢筋骨架以及自下而上依次填充在钢筋骨架中的填土层、水泥混凝土层以及碎石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堵效果好、操作方便以及成本低廉的地铁工程勘察钻孔封层结构体及封层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207570525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876413.1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样冻融循环与干湿循环胀缩量的一体化测量装置,包括底座、试样筒、环形刀和测量装置,试样筒放置于底座顶部,试样筒内部具有试样腔,试样筒顶部开有与试样腔相连通的筒口,试样腔中设有环形刀,环形刀内部具有土样刀腔,环形刀的土样刀腔顶部设有加载板,加载板顶部设有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连杆和与连杆顶部对应连接的百分表,连杆底部与加载板对应接触;底座内部或/和顶部设有用于对试样腔进行制冷处理的制冷系统,试样筒内壁或/和试样筒外壁设有用于对试样腔进行加热处理的加热系统。本实用新型既能测量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土样胀缩量,又能测量干湿循环作用下的土样胀缩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6070324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67461.1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梁斌 , 张晓燕 , 张芳燕 , 刘佳 , 李志强 , 王国忠 , 周维锋 , 段丹军 , 孔繁盛 , 陈明星 , 张宏武 , 李智慧 , 王瑞林 , 杜蓉华 , 宋彩娜 , 张敏 , 贾蓉蓉 , 兰建丽 , 徐晓波 , 刘军 , 王少山
IPC: E01C2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贝克曼梁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检测系统。其包括贝克曼梁弯沉检测仪、标准车和弯沉测点;每块待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的4个板角位置各设有一个弯沉测点;弯沉测点距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横缝40cm、纵缝10cm;贝克曼梁弯沉检测仪的测头放置在双轮组外侧中心偏前3‑5cm位置;标准车相对于弯沉测点更靠近路面中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检测速度较快、使用成本较低、适用性较强,而且易于推广,对及时判断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状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无损检测技术的重要补充,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206070281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1067462.6
申请日:2016-09-20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梁斌 , 韩萍 , 张晓燕 , 刘佳 , 张芳燕 , 王国忠 , 李志强 , 周维锋 , 张志伟 , 刘伟 , 祝海折 , 刘艳强 , 毛成琦 , 成志强 , 张涛 , 郝文斌 , 辛润勤 , 丁聪敏 , 张诚 , 王维平
IPC: E01C7/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路工程建设与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到一种刚柔组合基层沥青路面。所述沥青路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半刚性基层、乳化沥青透层、柔性基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改性乳化沥青粘层和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刚柔组合基层沥青路面其基层采用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组合而成,既满足沥青路面良好的承载能力,又具有比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更好的抗反射裂缝能力,有利于提高路面长期使用性能、降低路面全寿命周期成本、提升路面后期路容路貌,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208639683U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21075630.5
申请日:2018-07-09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IPC: A41D19/015 , A41D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试验用防粘隔热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是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多层结构;外层为防粘隔热层,中层为耐高温隔热层;中层和内层通过引线缝合;外层通过表面处理剂与中层粘合;手套本体末端设有弹力带是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的多层结构;外层为防粘隔热层,中层为耐高温隔热层;中层和内层通过引线缝合;外层通过表面处理剂与中层粘合;手套本体末端设有弹力带;手套本体靠尾指靠手背侧为拉链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结构简单,穿戴方便,弹力带使手套不易脱落;具有良好的防粘性能,可防止热沥青粘附在手套上,适用于实验室重复多次使用;外层和中层均具有耐腐蚀性能,可延长手套的使用寿命;不易积汗。
-
公开(公告)号:CN206460045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21442009.9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山西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拟干湿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的边坡模型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温湿度传感器、模拟降雨系统、加热装置、制冷装置和采集显示终端,模型箱的箱内腔中布置有边坡试样,模型箱的边坡试样中设有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所有温湿度传感器分别通过导电线与采集显示终端电通信连接,模型箱的箱内腔上方设有模拟降雨系统,模拟降雨系统包括导流管和设置于导流管上的若干个淋雨喷头,模型箱的箱内腔上方设有加热装置,边坡试样上设有至少一个位移计。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干湿和冻融循环交替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利于模拟季节冻土区黄土路基工程中边坡土体的真实环境,解决了现有边坡模型试验中忽略干湿和冻融共同作用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