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75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80045490.1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C23C18/1653 , C25D3/12 , C25D9/06 , C25D9/08 , H01M4/02 , H01M4/48 , H01M4/50 , H01M4/52 , H01M4/663 , H01M4/70 , H01M10/30 , H01M10/36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是具备: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含有由化学式1:AaMbXcZd表示的化合物的负极活性物质覆膜的纤维负极;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含有氢氧化镍的正极活性物质覆膜的纤维正极;水系电解液;和隔离层;并且负极活性物质覆膜的表面不被导电性物质覆盖的二次电池。在化学式1中,A是从由Li、Na、K、Rb、Cs、Be、Mg、Ca、Sr及Ba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金属元素;M是从由Ti、V、Cr、Mn、Fe、Co、Ni、Cu、Nb、Mo、Ru、Pd、Ag、Ta、W、Pr、Sm、Eu及Pb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过渡金属元素;X是从由B、Al、Si、P、S、Ga及Ge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典型元素;Z是从由O、S、N、F、Cl、Br及I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典型元素;并且0≤a≤6、1≤b≤5、0≤c≤4、0<d≤12、0≤a/b≤4。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05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1717.2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H01M4/1391 , H01M2/10 , H01M2/16 , H01M2/26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6 , H01M4/75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G11/06 , H01G11/40 , H01G11/46 , H01G11/50 , H01M2/1061 , H01M4/0404 , H01M4/0409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05 , H01M4/5815 , H01M4/5825 , H01M4/66 , H01M4/70 , H01M4/75 , H01M6/46 , H01M10/0413 , H01M10/0562 , Y02E60/122 , Y02E60/13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纤维正极及纤维负极,以锂离子为嵌入物的高效率的蓄电设备、以及那样的蓄电设备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蓄电设备具备在具有导电性的纤维表面形成含有由化学式1:(Li1-xAx)aMbXcOd表示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覆膜的纤维正极、具有导电性,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纤维构成的纤维负极、隔离层、和电解质;其中,化学式1中,A为选自Na、K、Rb、Cs中的至少一种的碱金属;M为选自Ti、V、Cr、Mn、Fe、Co、Ni、Cu、Nb、Mo、Ru、Pd、Ag、Ta、W、Ce、Pr、Sm、Eu、Pb中的至少一种的过渡金属;X为选自B、Al、Si、P、S、Ga、Ge中的至少一种的典型元素;其中0<a≦6、1≦b≦5、0≦c≦4、0<d≦12、0≦a/b≦4、0≦x≦0.5。
-
公开(公告)号:CN103119775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80045490.1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C23C18/1653 , C25D3/12 , C25D9/06 , C25D9/08 , H01M4/02 , H01M4/48 , H01M4/50 , H01M4/52 , H01M4/663 , H01M4/70 , H01M10/30 , H01M10/36 , Y02E60/124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是具备: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含有由化学式1:AaMbXcZd表示的化合物的负极活性物质覆膜的纤维负极;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含有氢氧化镍的正极活性物质覆膜的纤维正极;水系电解液;和隔离层;并且负极活性物质覆膜的表面不被导电性物质覆盖的二次电池。在化学式1中,A是从由Li、Na、K、Rb、Cs、Be、Mg、Ca、Sr及Ba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金属元素;M是从由Ti、V、Cr、Mn、Fe、Co、Ni、Cu、Nb、Mo、Ru、Pd、Ag、Ta、W、Pr、Sm、Eu及Pb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过渡金属元素;X是从由B、Al、Si、P、S、Ga及Ge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典型元素;Z是从由O、S、N、F、Cl、Br及I组成的群中选择的至少一种的典型元素;并且0≤a≤6、1≤b≤5、0≤c≤4、0<d≤12、0≤a/b≤4。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03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1768.5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H01M4/139 , H01M2/10 , H01M2/16 , H01M2/26 , H01M4/02 , H01M4/04 , H01M4/13 , H01M4/24 , H01M4/26 , H01M4/66 , H01M4/75 , H01M10/04 , H01M10/058 , H01M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 , H01G11/26 , H01G11/40 , H01G11/50 , H01M2/0217 , H01M2/1061 , H01M4/0404 , H01M4/0409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70 , H01M4/75 , H01M6/46 , H01M10/0413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挥纤维电极原本具有的优点、且由多根纤维同时有效率地制造出多根纤维电极的方法。本发明的纤维电极制造方法包括开纤纤维状物质的纤维束的工序(2、2a)、在开纤获得的各单纤维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覆膜或负极活性物质覆膜而获得纤维正极或纤维负极的工序(3、4、5);和在上述纤维正极或纤维负极上形成隔离层覆膜的工序(6、6a)。
-
公开(公告)号:CN102217122A
公开(公告)日:2011-10-12
申请号:CN200980145615.0
申请日:2009-11-18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长寿命,而且能够实现高输出、高容量的纤维电池用镍正极。为此,在碳纤维上覆盖镍,接着以该覆盖镍的碳纤维为阴极,在硝酸镍溶液中阴极极化,接着将借助于该阴极极化析出于碳纤维表面上的析出物浸渍于苛性碱水溶液中而得。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0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080031768.5
申请日:2010-07-13
Applicant: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IPC: H01M4/139 , H01M2/10 , H01M2/16 , H01M2/26 , H01M4/02 , H01M4/04 , H01M4/13 , H01M4/24 , H01M4/26 , H01M4/66 , H01M4/75 , H01M10/04 , H01M10/058 , H01M10/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 , H01G11/26 , H01G11/40 , H01G11/50 , H01M2/0217 , H01M2/1061 , H01M4/0404 , H01M4/0409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70 , H01M4/75 , H01M6/46 , H01M10/0413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发挥纤维电极原本具有的优点、且由多根纤维同时有效率地制造出多根纤维电极的方法。本发明的纤维电极制造方法包括开纤纤维状物质的纤维束的工序(2、2a)、在开纤获得的各单纤维上形成正极活性物质覆膜或负极活性物质覆膜而获得纤维正极或纤维负极的工序(3、4、5);和在上述纤维正极或纤维负极上形成隔离层覆膜的工序(6、6a)。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53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080004877.8
申请日:2010-02-02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66 , H01M4/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3 , H01M4/667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能够用高电流密度充放电的以添加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用纤维正极的廉价、大批量生产方法。为此,该方法具备(a)在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形成圆环状的、由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构成的皮膜的工序、以及(b)将在上述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形成圆环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构成的皮膜的构件,在密封系统内,在氧化剂或还原剂存在的情况下,在含有锂离子的溶液中用100~250℃进行热处理,在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得到添加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皮膜的工序。又提供电流密度和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而且制造比较容易的锂二次电池用纤维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为此,锂二次电池用纤维负极具有(c)碳素纤维集电体、(d)在上述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形成圆环状的Sn氧化物以及MxOy的复合层构成的外侧层、以及(e)存在于上述碳素纤维集电体与上述外侧层之间的界面上的,由Sn合金构成的具有吸附锂的能力的中间层。又,锂二次电池用纤维负极的制造方法具备在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利用电镀方法形成从由Fe、Mo、Co、Ni、Cr、Cu、In、Sb、以及Bi构成的一群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金属皮膜以及Sn皮膜或Sn合金皮膜后,在含微量氧气的气氛中进行350~650℃的加热处理的工序。此外,还提供具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纤维正极和纤维负极以及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853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80004877.8
申请日:2010-02-02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66 , H01M4/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3 , H01M4/667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能够用高电流密度充放电的以添加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用纤维正极的廉价、大批量生产方法。为此,该方法具备(a)在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形成圆环状的、由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构成的皮膜的工序、以及(b)将在上述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形成圆环状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或过渡金属氢氧化物构成的皮膜的构件,在密封系统内,在氧化剂或还原剂存在的情况下,在含有锂离子的溶液中用100~250℃进行热处理,在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得到添加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皮膜的工序。又提供电流密度和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而且制造比较容易的锂二次电池用纤维负极及其制造方法。为此,锂二次电池用纤维负极具有(c)碳素纤维集电体、(d)在上述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形成圆环状的Sn氧化物以及MxOy的复合层构成的外侧层、以及(e)存在于上述碳素纤维集电体与上述外侧层之间的界面上的,由Sn合金构成的具有吸附锂的能力的中间层。又,锂二次电池用纤维负极的制造方法具备在碳素纤维集电体上利用电镀方法形成从由Fe、Mo、Co、Ni、Cr、Cu、In、Sb、以及Bi构成的一群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金属皮膜以及Sn皮膜或Sn合金皮膜后,在含微量氧气的气氛中进行350~650℃的加热处理的工序。此外,还提供具备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纤维正极和纤维负极以及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25315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46129.9
申请日:2009-02-26
Applicant: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M3/02 , B60L9/00 , B60L11/1801 , B60L2200/26 , B60L2230/30 , B60M3/06 , H01M2/206 , H01M10/345 , H01M10/4207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3 , H01M10/6567 , Y02E60/124 , Y02T10/7005 , Y02T10/7088 , Y02T90/12 , Y10T307/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庞大的设置面积且快速充放电特性优良且可廉价地制作的电气化铁路用电力供给系统。在具有:从交流电线路(2)接受电力的变压器(3)、与上述变压器(3)连接的整流装置(4)、和与上述整流装置(4)连接的馈电线(5)的电气化铁路用的变电站(9)中,作为直流电设备具有镍氢电池(8),上述镍氢电池(8)与馈电线(5)直接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656722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80049364.9
申请日:2010-11-09
Applicant: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06 , B60L7/14 , B60L9/18 , B60L2200/26 , B60M3/00 , H01M2/1077 , H01M10/0445 , H01M10/345 , H01M10/6554 , H01M2220/20 , Y02E60/124
Abstract: 电池系统是由多个电池单元叠层构成的多台电池模块串联连接构成的电池系统;在多个所述电池模块中至少一个的电池模块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之间设置有用于导出电的连接端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