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047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1711275573.5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圆管外固定压力盒的装置和加工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领域。一种在圆管外固定压力盒的装置,包括连接管、弧形板、固定槽和挡板。加工方法包括:(a)依次切割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b)将弧形板翻转后焊接在第二安装槽内;(c)切割固定管和槽口并封堵固定管的一端;(d)固定管具有开口的一端朝外并部分外露与连接管;(e)压力盒接线柱经槽口放置于弧形板形成的空间内;(f)将挡板焊接接在固定管上;(g)压力盒引线由压力盒接线柱引出连接至测量仪器。本发明可将压力盒固定安装在圆管外。固定装置不会破坏原来管的整体性及密封性,重要的是不会影响到管内的液体流量,并且不会过多的增加圆管的外部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207620784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687053.0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圆管外固定压力盒的装置,属于岩土工程领域。一种在圆管外固定压力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1)、弧形板(2)和固定管(5),所述连接管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包括形状为部分椭圆的第一安装槽(101)和形状为部分圆形的第二安装槽(102),所述弧形板(2)向所述连接管(1)轴心线方向内凹地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102)上,所述固定管(5)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01)内,所述固定管(5)的轴心线与所述连接管(1)的轴心线相垂直。本实用新型可将压力盒固定安装在圆管外。固定装置不会破坏原来管的整体性及密封性,重要的是不会影响到管内的液体流量,并且不会过多的增加圆管的外部尺寸。(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9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02129.7
申请日:2022-08-20
Applicant: 广州市岩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8/08 , C04B111/20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抗氯离子侵蚀的绿色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丰水地区注浆材料的耐久性,属于岩土工程注浆与建筑材料领域。高抗氯离子侵蚀注浆材料主要由氧化石墨烯(GO)、水泥(PO)和速凝剂组成,配比按重量份数计为:氧化石墨烯0.15份、水泥400份、粉煤灰100份、速凝剂5~8份以及水400份。使用时按上述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并注入目标地层。本发明的高抗氯离子侵蚀注浆材料用于滨海城市地下注浆加固与防渗,可有效的提高加固体的耐久性能和工程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827844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85087.5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城轨创新网络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智成 , 彭有根 , 文志远 , 赵伟明 , 彭程 , 王利军 , 黄国庆 , 宋天浩 , 杨起帆 , 李明航 , 周安国 , 刘斐然 , 李晔 , 吉祥雨 , 张宇翔 , 张思韬 , 吴磊 , 杨琳
IPC: G06K7/14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yolov5的道岔密贴度检测算法,所述道岔密贴度检测算法包括;损失函数优化,将Alpha‑CIoULoss替换yolov5中使用的CIoU Loss,通过将Box‑Cox变换应用于powerIoU损失并加上power正则变换,使得新产生的损失函数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预测框以及更加精确的目标检测效果;通道注意力机制优化,将ECA‑Ne[8]模块添加在骨干网络,将ECA‑Ne[8]模块作为一个输出层,局部跨通道交互的过程是通过大小为K的一维卷积来实现的。本发明通过在道岔的尖轨上张贴二维码图片,然后通过基于改进的yolov5的目标检测算法检测二维码的位置,进而通过位置变化判断尖轨的贴合量,通过对贴合量的检测判断道岔是否正常变向,从而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54366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1020706.5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受多因素影响不良地质的可视化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多因素情况下不良地质注浆加固防渗效果评价,属于岩土工程注浆技术领域。所述可视化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包括不良地模拟平台、注浆泵、压力表、浆液搅拌桶、注浆管、调节阀;本发明可实现对不良地质多因素注浆效果影响分析,能够直观的观测浆液位置及注浆效果评价,可通过取芯和微观试验探究不良地质注浆加固机理,对进一步指导富水破碎地层注浆加固治理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592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993702.9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CN)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CN) , 中铁建工集团第五建设有限公司(CN)
Abstract: 一种用于预制箱梁内设置集水井的制作模具和施工方法,制作模具包括:预制箱梁内模,预制箱梁外模,预制箱梁钢筋结构,以及集水井模具;集水井模具包括:集水井顶模,集水井底模,两个集水井端模以及集水井井颈模,所述集水井顶模与所述集水井底模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两个集水井端模分别设置在所述集水井顶模与所述集水井底模的两端,所述集水井顶模上开设有集水井开口,所述集水井井颈模设置在所述集水井开口处,并自所述集水井开口向外延伸。集水井模具形成为集水井的主体结构的模具,集水井顶模与集水井底模之间采用可拆卸地连接方式,有利于本模具的组装、拆卸,并提高本模具的周转率,进而提高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27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0324.9
申请日:2021-03-10
Applicant: 广州正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9/00 , E21D11/00 , E21D11/10 , E21D11/15 , E21D11/20 , E21D20/02 ,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矿山法托换桩基的隧道结构施工方法,基于Midas‑GTS NX软件的矿山法隧道洞内被动托换桩基及隧道结构内力变形计算,旨在解决上述力学问题,以指导矿山法隧道洞内桩基被动托换施工。该计算方法主要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Midas‑GTS NX进行数值模拟,可模拟复杂工程施工,预测矿山法隧道洞内桩基被动托换过程中桩基础及隧道内力变形情况。该发明适用范围和精度大大提高,可以用于指导实际施工,显著提高矿山法隧道洞内桩基础被动托换工程的可控性、安全性、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1869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910064547.0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钢管桩加格栅喷锚深基坑联合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基坑内竖直并环向闭合设置的格栅钢架,格栅钢架顶部环周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锁口圈,格栅钢架向外打设锚杆;基坑内分为土层和岩层的上下两部分;土层部分的格栅钢架外环周设置竖直的钢管桩,格栅钢架与钢管桩通过L型筋焊接连接;岩层部分打设锚杆后初喷、挂网,架设格栅钢架喷射混凝土,形成格栅喷锚结构。本发明结合复合地层的地质条件,将基坑分为土层及岩层基坑,通过钢管桩与格栅形成联合支护体系,共同承担水土压力。可满足临时施工场地较小,施工范围空间较低时施工,具有以下优点:施工功效高,投资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993984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910359315.8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强制湍流矿化反应装置及方法,适用于煤矿洗选领域。包括矿化筒体、复合流发生系统、微泡发生系统和矿浆分配系统,矿浆经给料泵送入复合流发生系统;压缩空气经微泡发生器送入剪切流预矿化管和撞击流预矿化管;矿浆和微泡经剪切流预矿化管和撞击流预矿化管预矿化后的三相矿浆分别沿切向和径向给入圆筒,并利用筒体内湍流发生器的流体强化作用,形成以高速撞击流和强制剪切流为主的强制湍流环境,强化矿化筒体内微细颗粒与气泡的碰撞与粘附概率,提高浮选矿化反应效率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96726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354542.1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流体强化的混合分离系统及方法,适用于矿物质分离使用。它包括强制混合调质系统、湍流矿化反应系统、环流浮选分离系统和离心浮选分离系统;其中强制混合调质系统与强制混合调质器,还通过管路与湍流矿化反应系统相连接,湍流矿化反应系统通过管路与环流浮选分离系统相连接,环流浮选分离系统底部通过管路与强制混合调质器相连接,环流浮选分离系统通过管路与离心浮选分离系统相连接,离心浮选分离系统通过管路与环流浮选分离系统相连接。其步骤简单,使用效果好,通过混合分离装置结构和混合分离流体流动过程的合理设计,以及局部矿浆循环和系统矿浆循环的合理设计,提高了对难浮矿物颗粒的混合分离效率和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