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259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455049.1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招商局邮轮制造有限公司 ,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设备领域,公开一种艏艉近似对称型风电运维母船,包括位于船体上的回转螺旋桨、上部建筑和波浪补偿栈桥,船体包括船体艏部、船体舯部和船体艉部,船体艏部和船体艉部不存在平底线且结构吃水线以下的横剖面曲线呈内凹形,船体艏部为直艏形式,船体艏部和船体艉部各个高度剖面曲线及横剖面曲线的几何形状为相似。波浪补偿舷梯在船长方向上的位置重合,有益于控制船舶浮态。船舶可以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实现无损耗的前后双向行驶、原地回转以及小超越角蛇形行驶等,从而最大化的提高风电运维母船的运维效率,最后,前后各两个共计四个全回转推进器也能够为风电运维母船提供更好的动力定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85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80098.3
申请日:2025-04-17
Applicant: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纤维耐疲劳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纤维性能试验方法及试验装置,包括动力柜、卷轴、数个导轮、配重块、三角夹块以及操作面板。所述卷轴设于动力柜上,并可缠绕数圈纤维样品,纤维样品另一端通过数个导轮,并在末端通过配重块提供张力,其中一个导轮可水平旋转使得纤维样品扭绞。所述三角夹块设于卷轴端面上,两块三角夹块中间预留纤维通道,三角夹块尖端设置圆角,可实现纤维以弯曲半径进行弯折。通过动力柜驱动卷轴往复旋转,可分别实现纤维之间相互摩擦的耐磨性验证和纤维耐反复弯折性能验证,解决了动态光电缆用纤维的耐疲劳性对比选型和耐疲劳性能质量一致性验证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60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53283.6
申请日:2025-03-25
Applicant: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水压下脐带缆外径变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水压罐、压力表、支撑座和抵接组件,抵接组件包括弧形卡环和弹性拉紧件,弧形卡环直径小于脐带缆样品的初始外径,弧形卡环安装在脐带缆样品的上方,弹性拉紧件一端连接弧形卡环,另一端连接支撑座,以将脐带缆样品限定在支撑座和弧形卡环之间。弧形卡环的直径在测试前可以进行选择,按照试验预设量选择合适直径的卡环。测试过程中,通过水压泵对水压罐内注水加压,观察弧形卡环,直至弧形卡环套接在脐带缆样品上停止加压,此时读取并记录压力表的压力值。本测试装置测试过程中,全程均在水压罐内进行,无其它因素干扰,测量数据更加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6084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30650.9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船压载舱喷涂方法。喷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LNG船压载舱的舱底、槽形舱壁、第一舷侧、第二舷侧分别加工成型后,待组装喷涂;根据LNG船压载舱的规格调节支撑胎架;将槽形舱壁下部与舱底焊接组装,再将第一舷侧、第二舷侧分别与舱底、槽形舱壁焊接组装;通过喷涂装置进行喷涂;喷涂装置包括支撑座、输料机构和喷涂机构、水平摆动机构、上下摆动机构;数个喷枪同时喷涂以提升喷涂效率;槽形舱壁喷涂完成后,再对舷侧、舱底进行喷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对压载舱的喷涂在槽形舱壁、舷侧、舱底组装焊接完成后进行,以减少槽形舱壁的槽形加工以及各组件组装焊接时对压载舱涂层的破坏;支撑胎架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压载舱的组装;喷涂通过喷涂装置实现,喷涂效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5032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91612.4
申请日:2025-01-21
Applicant: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石储存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矿石储存装置及其产量检测系统,旨在采矿车在水下采矿过程中,对矿石进行临时储存及其重量实时检测,继而实时指导采矿车操作,包括矿仓主体、以及设置于矿仓主体的进料口、出料口以及安装于出料口的矿仓门,所述矿仓主体设有用于观察集矿情况与矿石品质的矿仓观通系统以及用于实现水下采矿产量实时检测的水下称重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9373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58371.0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C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深海采矿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多地形的采集头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处理系统、采集头姿态调节系统、自动吸附系统、结核收集系统;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包括角度传感器模块、距离传感器模块、毫米波雷达模块以及信息处理模块,采集头姿态调节系统包括滚筒采集单元、多级调节器、液压调节杆,自动吸附系统包括离心泵装置、柔性吸盘和导管控制模块;采集头姿态调节系统主要由滚筒采集采集器和液压杆件组成;自动吸附系统主要由离心泵、吸盘采集头和电磁阀组成。本发明采集头借鉴章鱼吸盘的自然设计,采用圆形滚筒形式,其表面分段布置多个仿生吸盘模块,可根据海底地形起伏灵活调整布局,确保在平坦、崎岖地形下均能有效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92398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82332.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 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化天然气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货舱的组合管架打孔惰化系统,该系统通过交错分布的组合式管架结构和管道的分阶段孔径及方向设计,灵活调整舱内气体流动。其核心特点包括:多条独立管道的组合设计,第一条管道斜向下延伸至舱底角落,第二条管道垂直向下后斜向上延伸至另一侧底部;设有分级孔径的气体导入喷孔,促进气体的均匀引入和扩散;以及多方向孔位布局,确保气体在舱内的快速流动和均匀分布。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全舱同时惰化,显著提高气体分布的均匀性,消除惰化死角,提升惰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03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83452.7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是氨在线分解制氢技术,原料气只需依托早已成熟应用的液氨储运商业网络,可从绿色风电、光伏等绿电资源丰富的地区获得绿氨来源,彻底摆脱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和运氢难题。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在线制氢加氢一体站,解决氢气远程运输、存储和加注问题,是一种同时水陆两用的公共加氢站,适用于钢瓶集装格、35MPa和70MPa不同工作压力下的车辆、船舶加注。该方案的核心单元在于氨分解制氢反应罐和膜分离器提纯,搭配压缩机、缓冲罐、加氢枪等,对氢能的普及和应用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0733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75785.6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IPC: B63B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船侧的船舶收放式舭龙骨装置,该装置由舭龙骨转动机构和舭龙骨收放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所述舭龙骨转动机构由船侧下钢板、转轴、电控滑轨组成;所述舭龙骨收放系统由液压推杆、导轨、船侧上钢板组成。可展开的舭龙骨结构形式,使得船舶能够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航行条件和要求。当船舶航行海况恶劣或者对稳性要求较高时,可以展开舭龙骨,增大阻尼,减小横摇,增强稳性;面对小风浪的情况或者限制船舶行进航道时,则收回舭龙骨,防止触底、碰撞等损坏船体,并且收回后对船舶水下部分的型线不会产生影响,不额外产生阻力进而影响船舶的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752618.3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招商局深海装备研究院(三亚)有限公司
IPC: F17C1/00 , F17C1/02 , F17C1/12 , F17C5/02 , F17C7/04 , F17C13/00 , F17C13/02 , F17C13/04 , F17C13/08 , F17C13/12 , B63J4/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LNG冷能利用的船舶LNG‑CO2储存系统,包括至少两个LNG‑CO2储罐、热交换器、LNG燃烧应用装置、冷热管理装置、碳捕捉装置和气体压缩机,至少两个所述LNG‑CO2储罐中的一个为预留空罐,在所述热交换器一侧设有液态LNG进口和液态二氧化碳出口,另一侧设有液态LNG出口和气态二氧化碳进口,所述所有LNG‑CO2共用罐体通过带阀门的管道与热交换器的液态二氧化碳出口连接,同时管道另有带阀门分口与热交换器的液态LNG进口连接。本发明的船用LNG‑CO2储存系统,同时采用LNG燃料和碳捕捉技术,能够满足并大大超过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长期减排要求;在LNG燃料原有需求共用罐体的数量上,只需要再增加一个共用罐体就可以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