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能盒和汽车车身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83020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80044012.8

    申请日:2013-08-15

    IPC分类号: B60R19/34 F16F7/00 F16F7/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JP 2011‑51581A所公开的吸能盒进一步提高了鲁棒性的吸能盒。该吸能盒(30)具有相面对地配置的一对拐角部(32、33)和以80°以上且100°以下的角度交叉地配置的另一对拐角部(34、35),并且由具有拥有四边形的基本横截面形状的横截面形状的金属制的筒体(31)构成。拐角部(32、33)的夹角是90°以上且150°以下,拐角部(34、35)的夹角是30°以上且90°以下。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内部凸出的多个槽部(36)至槽部(39)。筒体(31)的靠一个端部(31a)侧的截面周长比筒体(31)的靠另一个端部(31b)侧的截面周长小。作为构成基本截面形状的多边形的对角线中的最长的对角线与最短的对角线之比的矩形比(扁率)在筒体(31)的轴向的位置上变化。通过使构成槽部(36)至槽部(39)的相对的斜面的高度不同,而形成为构成一个端部(31a)的横截面的所有边与构成另一个端部(31b)的横截面的相对边平行。

    吸能盒和汽车车身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8302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4012.8

    申请日:2013-08-15

    IPC分类号: B60R19/34 F16F7/00 F16F7/1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比JP 2011-51581A所公开的吸能盒进一步提高了鲁棒性的吸能盒。该吸能盒(30)具有相面对地配置的一对拐角部(32、33)和以80°以上且100°以下的角度交叉地配置的另一对拐角部(34、35),并且由具有拥有四边形的基本横截面形状的金属制的筒体(31)构成。拐角部(32、33)的夹角是90°以上且150°以下,拐角部(34、35)的夹角是30°以上且90°以下。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内部凸出的多个槽部(36)至槽部(39)。筒体(31)的靠一个端部(31a)侧的截面周长比筒体(31)的靠另一个端部(31b)侧的截面周长小。作为构成基本截面形状的多边形的对角线中的最长的对角线与最短的对角线之比的矩形比(扁率)在筒体(31)的轴向的位置上变化。通过使构成槽部(36)至槽部(39)的相对的斜面的高度不同,而形成为构成一个端部(31a)的横截面的所有边与构成另一个端部(31b)的横截面的相对边平行。

    T形接头构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4302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60553.9

    申请日:2015-11-10

    IPC分类号: B62D25/20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形接头构造,充分确保其他部件的安装区域,并且确保接头部分的刚性。具备第1部件、以及与第1部件连结且沿着相对于第1部件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2部件,在第1部件的长度方向侧视中,第1部件的与第2部件连结的部分即第1部件侧连结要素从第1部件朝向第2部件以第1部件变尖细的方式倾斜,第2部件的与第1部件连结的部分即第2部件侧连结要素从第1部件朝向第2部件以与第1部件侧连结要素相同的朝向倾斜,第1部件侧连结要素与第2部件侧连结要素平滑地连结而构成连结部,连结部存在于第1部件以及第2部件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侧。

    钢材的冷却装置以及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945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3970.0

    申请日:2015-10-05

    IPC分类号: B21D7/16

    摘要: 本发明的钢材的冷却装置为,在把持了长条的钢材(10)的一端部的状态下将上述钢材沿着其长度方向进给,并且在对上述钢材的上述长度方向的一部分进行加热的同时使上述一端部沿着二维或者三维方向移动,由此形成为包含弯曲的规定的形状,之后对包含上述弯曲的被加热部进行冷却,该冷却装置具备:第1冷却装置(22),对上述被加热部喷射第1冷却介质;以及第2冷却装置(23),在沿着上述钢材的进给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设置于比上述第1冷却装置靠下游侧,对上述被加热部喷射第2冷却介质。上述第2冷却装置沿着上述进给方向配置有多个,且能够相互独立地控制上述第2冷却介质的流量。由此,能够减少钢材的弯曲加工中的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