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34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310470700.2
申请日:2013-10-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1/04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8 , F02F1/243 , F02F1/40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缸盖的水套结构,能够抑制流过各个水套内部的冷却液的流速下降。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具有:多个燃烧室顶部(21);多个排气口(23);使多个排气口(23)汇集的废气汇集部(24);冷却燃烧室顶部(21)的燃烧室用水套(60);相对于废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上侧的上侧排气用水套(80);相对于废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下侧的下侧排气用水套(90);以及出水口(100),其将从作为冷却液的出口的出口开口部(63、83、93)排出的冷却液提供给其它部件。出水口(100)具有:与出口开口部(83、93)对应地设置的第1空间部(111);与出口开口部(63)对应地设置的第2空间部(112);以及与出口开口部(83、93)和出口开口部(63)之间对应地设置的收缩部(113)。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30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491971.6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43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8 , F02F1/40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缸盖的水套结构,能够实现排气汇集部的冷却效率的提高,并且抑制铸造时的气体和空气的滞留。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具有:多个燃烧室顶部(21);多个排气口(23);使多个排气口(23)汇集的排气汇集部(24);相对于排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上侧的上侧排气用水套(80);以及相对于排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下侧的下侧排气用水套(90)。上侧排气用水套(80)和下侧排气用水套(90)形成相互独立的流路。上侧排气用水套(80)具有突出部(81),下侧排气用水套具有突出部(91)。突出部(81)和突出部(91)被设置为在气缸轴线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间隔,突出部(81)的突出量L1小于突出部(91)的突出量L2。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35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472833.3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36 , F01P3/02 , F01P11/028 , F01P2003/021
Abstract: 提供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其能够减少滞留在下侧排气用水套内的空气。该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具有:多个燃烧室顶部(21)、多个排气口(23)、使多个排气口(23)汇集的废气汇集部(24)、相对于废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上侧的上侧排气用水套(80)以及相对于废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下侧的下侧排气用水套(90)。下侧排气用水套具有突出部(91)。在突出部(91)中的气缸轴线方向上的上侧部位,设置有将空气排出到下侧排气用水套(90)外的放气通道(R)。
-
公开(公告)号:CN10303845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80037411.2
申请日:2011-05-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12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阀门控制同步设备,用于控制发动机阀门的开闭操作,包括选择性地将来自第一和第二相邻摇臂中一者或两者的枢转运动传递至中心摇臂的同步销组件。所述同步销组件被接收在一孔穴中,该孔穴被限定为穿过中心摇臂并至少部分地进入第一和第二摇臂中的每一个中。所述同步销组件桥接在第一摇臂与中心摇臂之间以将第一摇臂的枢转运动传递至中心摇臂,并桥接在第二摇臂与中心摇臂之间以将来自第二摇臂的枢转运动传递至中心摇臂。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33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491927.5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43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8 , F02F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其能够在抑制冷却液量增加的同时实现对排气汇集部的冷却效率的提高。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燃烧室顶部(21);多个进气口(22)和多个排气口(23);使多个排气口(23)在气缸盖(2)的内部汇集的排气汇集部(24);以及冷却排气汇集部(24)的排气用水套(70),排气用水套(70)具有相对于排气汇集部(24)配置在气缸轴线(Lc)方向的上侧的上侧排气用水套(80)、和相对于排气汇集(24)配置在气缸轴线(Lc)方向的下侧的下侧排气用水套(90),上侧排气用水套(80)和下侧排气用水套(90)在气缸盖(2)的内侧形成了互相独立的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30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310491971.6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F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43 , F01P2003/024 , F01P2003/028 , F02F1/40
Abstract: 提供一种气缸盖的水套结构,能够实现排气汇集部的冷却效率的提高,并且抑制铸造时的气体和空气的滞留。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具有:多个燃烧室顶部(21);多个排气口(23);使多个排气口(23)汇集的排气汇集部(24);相对于排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上侧的上侧排气用水套(80);以及相对于排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下侧的下侧排气用水套(90)。上侧排气用水套(80)和下侧排气用水套(90)形成相互独立的流路。上侧排气用水套(80)具有突出部(81),下侧排气用水套具有突出部(91)。突出部(81)和突出部(91)被设置为在气缸轴线方向上相互隔开预定间隔,突出部(81)的突出量L1小于突出部(91)的突出量L2。
-
公开(公告)号:CN102086791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010294190.4
申请日:2010-09-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181 , F01L1/267
Abstract: 能够防止切换销倾倒且能够小型化的摇臂切换装置。主摇臂(3)及其两侧的低、高升程用从摇臂(5、6)并排设置,在各个摇臂分别设有能位于同轴位置的销孔(21~23),各个切换销(24~27)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销孔,与主摇臂对应的切换销由大径的母销(26)和可在设于母销的销支承孔(26a)出没的子销(27)构成。在低升程状态下,低升程用从摇臂和主摇臂经由母销连结,进一步,在高升程状态下,经由以出没自由的方式设于高升程用从摇臂的小径销连结。即便主摇臂的宽度小,与单纯地分割成两部分的销相比也能够增长各个销(第一、第二销)的长度,能够防止在经由短销连结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倾倒。
-
公开(公告)号:CN103775235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10472833.3
申请日:2013-10-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36 , F01P3/02 , F01P11/028 , F01P2003/021
Abstract: 提供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其能够减少滞留在下侧排气用水套内的空气。该气缸盖的水套结构具有:多个燃烧室顶部(21)、多个排气口(23)、使多个排气口(23)汇集的废气汇集部(24)、相对于废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上侧的上侧排气用水套(80)以及相对于废气汇集部(24)配置在下侧的下侧排气用水套(90)。下侧排气用水套具有突出部(91)。在突出部(91)中的气缸轴线方向上的上侧部位,设置有将空气排出到下侧排气用水套(90)外的放气通道(R)。
-
公开(公告)号:CN10208679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294190.4
申请日:2010-09-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1L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3/0021 , F01L1/181 , F01L1/267
Abstract: 能够防止切换销倾倒且能够小型化的摇臂切换装置。主摇臂(3)及其两侧的低、高升程用从摇臂(5、6)并排设置,在各个摇臂分别设有能位于同轴位置的销孔(21~23),各个切换销(24~27)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销孔,与主摇臂对应的切换销由大径的母销(26)和可在设于母销的销支承孔(26a)出没的子销(27)构成。在低升程状态下,低升程用从摇臂和主摇臂经由母销连结,进一步,在高升程状态下,经由以出没自由的方式设于高升程用从摇臂的小径销连结。即便主摇臂的宽度小,与单纯地分割成两部分的销相比也能够增长各个销(第一、第二销)的长度,能够防止在经由短销连结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的倾倒。
-
公开(公告)号:CN101779010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80103281.6
申请日:2008-08-1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L1/267 , F01L1/181 , F01L1/20 , F01L1/22 , F01L13/0005 , F01L2001/028 , F01L2001/0535 , F01L2001/34426 , F01L2001/3443 , F01L2001/34433 , F01L2105/00 , F01L2800/08 , F01L2810/02 , F02F1/24 , F02F2007/0063 , Y10T137/86895
Abstract: 内燃机的气门控制装置以液压控制单元对作用于气门动作状态变更机构的液压进行控制,所述液压控制单元由安装于气缸盖的保持器、将滑阀芯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收纳在阀主体中的滑阀、以及控制先导液压室的液压的电磁开闭阀构成,其中,保持器(109)通过以连接部(109c)将收纳在气缸盖罩和气缸盖(22R)间的被收纳部(109a)和突出到气缸盖(22R)与气缸盖罩的外侧并且安装有电磁开闭阀(113、114)的突出部(109b)连接成一体而构成,在连接部(109c)形成有与气缸盖罩之间的密封面(116),阀主体(110)以被收纳在气缸盖罩和气缸盖(22R)间的方式与被收纳部(109a)连设。由此能够提高保持器与气缸盖之间的密封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