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发动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9201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80083833.0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内燃发动机,该内燃发动机能够促进小型化,并且其中,能够利用小数量的部件来确保冷却性能。冷却装置(60)包括:沸腾冷却装置(65),其包括水套(61)、冷却液配管(62)、蒸汽配管(63)和散热器(64);空气冷却风扇(70),其联接到曲柄轴(8)的从发动机本体(1)的外表面突出的一端侧;以及盖构件(72),其设置到发动机本体(1)以便覆盖空气冷却风扇(70),并且其形成朝向散热器芯(64B)延伸的冷却空气通道(75)。

    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5428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10070296.0

    申请日:2004-08-04

    Inventor: 山田义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8 F02B75/045

    Abstract: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包括:与活塞相连的连杆;与曲轴相连的辅助臂,且辅助臂的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枢转连接;布置在旋转轴的偏心位置处的偏心轴,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在发动机体上;以及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与辅助臂在离开连杆连接位置的位置处进行连接,其另一端与偏心轴枢转连接。其中,单向离合器布置在旋转轴和发动机体之间,限制部件与旋转轴的偏心位置互锁连接,以便随着旋转轴旋转而进行往复运动操作,在限制部件刚通过往复运动端之后,限制装置抵靠限制部件并与限制部件接合,从而将旋转轴的旋转操作选择地限制为彼此不同的两个旋转状态中的一个。旋转轴利用发动机的燃烧和惯性来旋转,能够抑制在限制旋转轴的旋转操作时产生的冲击。

    箱盖
    3.
    发明授权
    箱盖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235774C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02146738.2

    申请日:2002-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35 B60K15/0406 B60K2015/03547 Y10S220/33

    Abstract: 一种箱盖,其具有一上换气腔,一下换气腔和一个带有一个使各换气腔之间连通的连通孔的分离器。一个在该下换气腔中的辅助分离器连接到该分离器上,并设置有上下横向孔,各横向孔从一个在该下换气腔中围绕上下中心腔部的环行腔部分别延伸到该上下中心腔部处。这种结构对进入该下换气腔中的液体提供了一有效的阻尼作用,从而阻止该液体从该下换气腔流入该上换气腔中。

    用于发动机的燃料供给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80517A

    公开(公告)日:2005-02-16

    申请号:CN200410070519.3

    申请日:2004-08-03

    Inventor: 山田义和

    Abstract: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燃料供给控制系统,其中阀壳体设有负压工作腔室,负压响应类型的控制阀可响应在负压工作腔室中的负压的产生和消除而打开和关闭,控制阀包含在燃料箱和化油器之间的燃料通道中,负压工作腔室通过负压导管与发动机中的负压产生部分连通,防止油流出的装置布置在用于使负压产生部分和负压导管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分中。当发动机以给定或更大角度倾斜时,防止油流出的装置适于通过从负压产生部分接收的润滑油而切断在负压产生部分和负压导管之间的连通。因此在发动机处于工作姿态时,并不阻塞负压从负压产生部分向负压导管的传送,即使当发动机在工作停止状态下以给定或更大角度倾斜时,可防止在发动机中的润滑油朝着负压导管流出。

    压缩比可变型发动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99060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03025.6

    申请日:2003-10-29

    Inventor: 山田义和

    Abstract: 在压缩比可变型发动机中,与曲轴连接的辅助杆和活塞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且安装在可转动地设置在发动机本体中的支撑轴上的偏心位置处的偏心轴与辅助杆通过控制杆相互连接,因此通过改变支撑轴的转动位置可以改变所述发动机的压缩比。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单向离合器,其安装在支撑轴和发动机本体之间用于限制支撑轴的转动方向。通过转动位置限制装置将支撑轴的转动位置选择地限制在多个点处,且通过缓冲装置缓和作用在所述支撑轴和转动位置限制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载荷。

    多杆式内燃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73428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43932.1

    申请日:2013-08-08

    Inventor: 山田义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杆式内燃机,其能够抑制残留燃烧气体的热损失,进而能够抑制由残留燃烧气体引起的内燃机的内部的摩擦的发生。多杆式内燃机(10)具备能够将曲轴(16)的旋转传递至枢轴(24)的动力传递结构(30)。动力传递结构(30)具备:行星齿轮机构(31),该行星齿轮机构(31)的太阳轮(65)设于曲轴(16);在行星齿轮机构(31)的齿圈(72)设置的驱动齿轮(73);与驱动齿轮(73)啮合并设于枢轴(24)的从动齿轮(32);以及调整机构(33)。通过利用调整机构(33)切换行星架(68)的旋转方向,能够调整从动齿轮(32)相对于驱动齿轮(73)的啮合相位。

    可变冲程发动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59145C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310115227.2

    申请日:2003-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5 F02B75/048

    Abstract: 一种可变冲程发动机,包括:连杆,该连杆的一端通过活塞销与活塞相连;辅助臂,该辅助臂的一端与连杆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且该辅助臂通过曲柄销与曲轴相连;以及控制杆,该控制杆的一端与辅助臂在离开连杆连接位置的位置处进行连接;该控制杆的另一端的支承位置可以在垂直于曲轴轴线的平面内移动。在该可变冲程发动机中,转换装置能够在以下状态之间转换:当发动机负载较高时提供较高膨胀比的状态,从而活塞在膨胀冲程中的行程大于在压缩冲程中的行程;以及当发动机负载较低时提供恒定压缩比的状态。因此,不管发动机的负载水平如何,都能够降低燃料消耗,同时当发动机负载较低时,能够使燃料消耗有较大降低。

    压缩比可变型发动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3497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310103025.6

    申请日:2003-10-29

    Inventor: 山田义和

    Abstract: 在压缩比可变型发动机中,与曲轴连接的辅助杆和活塞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且安装在可转动地设置在发动机本体中的支撑轴上的偏心位置处的偏心轴与辅助杆通过控制杆相互连接,因此通过改变支撑轴的转动位置可以改变所述发动机的压缩比。所述发动机还包括单向离合器,其安装在支撑轴和发动机本体之间用于限制支撑轴的转动方向。通过转动位置限制装置将支撑轴的转动位置选择地限制在多个点处,且通过缓冲装置缓和作用在所述支撑轴和转动位置限制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上的载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