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61289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092751.0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76 , F16H57/023 , F16H57/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46 , F16H3/66 , F16H57/08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48 , F16H57/023 , F16H2003/4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其通过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产生的推力载荷尽量不经由轴承而传递到变速器壳体来降低摩擦损失。连结部件(21)将行星齿轮机构(PGSa)的行星架(Ca)与离合器(C1)的离合器毂(22)连结,使连结部件(21)与行星齿轮机构(PGSa)的行星架(Ca)在抵靠部(51)处相抵靠,在连结部件(21)和离合器(C1)的离合器鼓(23)之间配置推力轴承(T2),在离合器(C1)的离合器鼓(23)和变速器壳体(19)之间配置推力轴承(T1),使用垫片(52)调整推力轴承(T1)和离合器(C1)的离合器鼓(23)之间的间隙,因而能够将从行星齿轮机构(PGSb)的太阳轮(Sb)输入的推力载荷不经由行星齿轮机构(PGSa)的高速旋转的太阳轮(Sa)而传递到变速器壳体(19)。
-
公开(公告)号:CN10862632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810185037.4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 F16C19/00 , F16H57/023 , F16H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错误装配的带推力轴承的结构体。环状的第一推力轴承(30)具有:抵接于太阳齿轮(Sb)的第一滚道(30a)、抵接于内齿圈侧构件(20a)的第二滚道(30b)以及配置于它们之间的转动体(30c),第二滚道具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30d)。第二连结构件(21)在第一推力轴承(30)的径向外侧以与第二滚道(30b)对向的方式配置,且所述第二连结构件(21)的限制部(21a)配置于相比第二滚道(30b)而更靠转动体(30c)侧,且与第一滚道(30a)或转动体(30c)对向的位置。限制部(21a)的前端相较于凸缘部(30d)的前端而位于径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968015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310717529.0
申请日:2013-12-2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 , F16H2200/006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43 , F16H2200/2066 , F16H2200/2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短轴长的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的四个行星齿轮机构(PGS1~4)依次配置在输入轴(2)的轴向,自动变速器具有六个连结机构C1~3、B1~3)。在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S2)和第三行星齿轮机构(PGS3)的外周配置有输出齿轮(3),第二行星齿轮机构(PGS2)的齿圈(Rb)与输出齿轮(3)固定,通过连结机构(C1~3、B1~3)的接合松脱状态的组合来建立各变速档。
-
公开(公告)号:CN10862632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0235165.5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 F16H57/023 , F16H6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够抑制输入轴的耐久性降低并将输入轴设为能够分割来获得高组装作业性。从驱动源侧沿着输入轴按照第1离合器、第1行星齿轮机构、第2行星齿轮机构、第3行星齿轮机构、第4行星齿轮机构、第3离合器的顺序进行配置。将输入轴由经由第1花键嵌合部而彼此同轴连结且沿轴线方向自由分割的第1输入轴和第2输入轴构成。将第1花键嵌合部设置在输入轴上的第1离合器与第3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要素之间。在第1输入轴上连结第1离合器。在第2输入轴上连结第3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要素和第3离合器。将第3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要素经由第2花键嵌合部而拆装自由地连结于第2输入轴。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289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092751.0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76 , F16H57/023 , F16H57/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46 , F16H3/66 , F16H57/08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其通过将自动变速器的齿轮产生的推力载荷尽量不经由轴承而传递到变速器壳体来降低摩擦损失。连结部件21)将行星齿轮机构(PGSa)的行星架(Ca)与离合器(C1)的离合器毂(22)连结,使连结部件(21)与行星齿轮机构(PGSa)的行星架(Ca)在抵靠部51)处相抵靠,在连结部件(21)和离合器(C1)的离合器鼓(23)之间配置推力轴承(T2),在离合器C1)的离合器鼓(23)和变速器壳体(19)之间配置推力轴承(T1),使用垫片(52)调整推力轴承T1)和离合器(C1)的离合器鼓(23)之间的间隙,因而能够将从行星齿轮机构(PGSb)的太阳轮Sb)输入的推力载荷不经由行星齿轮机构PGSa)的高速旋转的太阳轮(Sa)而传递到变速器壳体(19)。
-
公开(公告)号:CN102466005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110343716.8
申请日:2011-11-0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 , F16H2003/442 , F16H2003/445 , F16H2200/006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使各变速挡中处于解除状态的卡合机构的数量更少以降低摩擦损失。该自动变速器具备:借助来自驱动源的动力旋转的输入轴;和输出部件,所述输入轴的旋转被变速而传递至该输出部件,该自动变速器具备:具备太阳齿轮、齿圈和支承行星齿轮的行星架作为旋转元件的第一至第四行星齿轮机构;以及以能够解除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旋转元件之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旋转元件之间、或者所述旋转元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第一至第六卡合机构,在各变速挡中,所述第一至第六卡合机构中的三个卡合机构为卡合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862632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35165.5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 F16H57/023 , F16H6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2 , F16D2001/103 , F16H37/0826 , F16H57/0037 , F16H2057/02047 , F16H2059/467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能够抑制输入轴的耐久性降低并将输入轴设为能够分割来获得高组装作业性。从驱动源侧沿着输入轴按照第1离合器、第1行星齿轮机构、第2行星齿轮机构、第3行星齿轮机构、第4行星齿轮机构、第3离合器的顺序进行配置。将输入轴由经由第1花键嵌合部而彼此同轴连结且沿轴线方向自由分割的第1输入轴和第2输入轴构成。将第1花键嵌合部设置在输入轴上的第1离合器与第3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要素之间。在第1输入轴上连结第1离合器。在第2输入轴上连结第3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要素和第3离合器。将第3行星齿轮机构的第1要素经由第2花键嵌合部而拆装自由地连结于第2输入轴。
-
公开(公告)号:CN10862632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185037.4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66 , F16C19/00 , F16H57/023 , F16H5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3/6659 , F16C2361/61 , F16H3/66 , F16H57/0471 , F16H57/0486 , F16H57/08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46 , F16H2200/2066 , F16H2200/2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防止错误装配的带推力轴承的结构体。环状的第一推力轴承(30)具有:抵接于太阳齿轮(Sb)的第一滚道(30a)、抵接于内齿圈侧构件(20a)的第二滚道(30b)以及配置于它们之间的转动体(30c),第二滚道具有朝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30d)。第二连结构件(21)在第一推力轴承(30)的径向外侧以与第二滚道(30b)对向的方式配置,且所述第二连结构件(21)的限制部(21a)配置于相比第二滚道(30b)而更靠转动体(30c)侧,且与第一滚道(30a)或转动体(30c)对向的位置。限制部(21a)的前端相较于凸缘部(30d)的前端而位于径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095434.4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62 , F16H57/021 , F16H57/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3 , F16H2200/2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具备配置在第3行星齿轮机构(PGSc)的第3太阳轮(Sc)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Sb)的第2太阳轮(Sb)之间的推力轴承A(T7、T8),因此,能够将作用于第2行星齿轮机构(PGSb)的第2太阳轮(Sb)的推力载荷从推力轴承(T7、T8)经过第3行星齿轮机构(PGSc)的第3太阳轮(Sc)传递到输入轴(12),从而能够尽量避免所述推力载荷从第3行星齿轮机构(PGSc)经由第4行星齿轮机构(PGSd)传递到输入轴12),降低介于第3行星齿轮机构(PGSc)和第4行星齿轮机构(PGSd)的各要素间等的多个推力轴承(T9~T12)的摩擦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4061288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095434.4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H3/62 , F16H57/021 , F16H57/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3/66 , F16H2200/0069 , F16H2200/20 , F16H2200/201 , F16H2200/2012 , F16H2200/203 , F16H2200/2048 , F16H2200/0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其具备配置在第3行星齿轮机构(PGSc)的第3太阳轮(Sc)和第2行星齿轮机构(PGSb)的第2太阳轮(Sb)之间的推力轴承A(T7、T8),因此,能够将作用于第2行星齿轮机构(PGSb)的第2太阳轮(Sb)的推力载荷从推力轴承(T7、T8)经过第3行星齿轮机构(PGSc)的第3太阳轮(Sc)传递到输入轴(12),从而能够尽量避免所述推力载荷从第3行星齿轮机构(PGSc)经由第4行星齿轮机构(PGSd)传递到输入轴(12),降低介于第3行星齿轮机构(PGSc)和第4行星齿轮机构(PGSd)的各要素间等的多个推力轴承(T9~T12)的摩擦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