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和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766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43743.5

    申请日:2019-09-30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减振器和车辆。该减振器包括活塞杆、上支撑组件、缓冲体、调节阀座组件、贮油缸体和高度调节装置,上支撑组件固定设置于活塞杆的上端。调节阀座组件包括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活塞杆可滑动地依次穿设于缓冲体、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第二阀座的底部用于与贮油缸体固定连接,缓冲体的下端与第一阀座连接,缓冲体设置于第一阀座与上支撑组件之间,第一阀座沿第一方向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二阀座,以在高度调节装置的作用下带动缓冲体升降。可以通过降低或升高第一阀座来调低缓冲体的安装高度,保证缓冲体的上端与上支撑组件之间能够保持合适的距离,既可以提高车辆的减振性能,增加舒适性,又能扩展减振器的适用范围。

    液压阻尼器、减振器和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66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76361.5

    申请日:2021-10-29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液压阻尼器、减振器和车辆,液压阻尼器包括:缸体;活塞组,包括容纳在缸体中且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填充有气体,活塞组将缸体分隔为分别填充有阻尼液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活塞杆,包括容纳在第一空间中且外周面抵顶到缸体的内壁的头部,和从第一空间穿出到缸体的外部的杆部;以及泵送系统,包括设置在缸体的外部的储液筒,储液筒与第二空间流体连通,以使储液筒从第二空间中吸取阻尼液,或将阻尼液排到第二空间中。由于阻尼消振过程和升降过程共用同一个油缸,无需单独设置升降油腔,可减小液压阻尼器下端尺寸,利于阻尼器布置安装。

    阻尼器、减振器和汽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45920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524315.8

    申请日:2020-12-21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阻尼器、减振器和汽车,阻尼器包括壳体、活塞杆和液压缓冲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适于填充缓冲介质;所述活塞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液压缓冲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液压缓冲组件包括支撑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缓冲结构套接于所述活塞杆,所述缓冲结构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结构移动并插入所述支撑结构,以使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形成缓冲空间。通过设置液压缓冲组件,缓冲结构与支撑结构之间能够形成缓冲空间,以使阻尼器自身具备较佳的缓冲效果。

    阻尼器、减振器和汽车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64592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1524315.8

    申请日:2020-12-21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阻尼器、减振器和汽车,阻尼器包括壳体、活塞杆和液压缓冲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适于填充缓冲介质;所述活塞杆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液压缓冲组件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液压缓冲组件包括支撑结构和缓冲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缓冲结构套接于所述活塞杆,所述缓冲结构能够相对所述支撑结构移动并插入所述支撑结构,以使所述缓冲结构与所述支撑结构之间形成缓冲空间。通过设置液压缓冲组件,缓冲结构与支撑结构之间能够形成缓冲空间,以使阻尼器自身具备较佳的缓冲效果。

    减振器和车辆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76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943743.5

    申请日:2019-09-30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减振器和车辆。该减振器包括活塞杆、上支撑组件、缓冲体、调节阀座组件、贮油缸体和高度调节装置,上支撑组件固定设置于活塞杆的上端。调节阀座组件包括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活塞杆可滑动地依次穿设于缓冲体、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第二阀座的底部用于与贮油缸体固定连接,缓冲体的下端与第一阀座连接,缓冲体设置于第一阀座与上支撑组件之间,第一阀座沿第一方向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二阀座,以在高度调节装置的作用下带动缓冲体升降。可以通过降低或升高第一阀座来调低缓冲体的安装高度,保证缓冲体的上端与上支撑组件之间能够保持合适的距离,既可以提高车辆的减振性能,增加舒适性,又能扩展减振器的适用范围。

    减振系统及车辆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381419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1003450.2

    申请日:2022-04-26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减振系统及车辆,减振系统控制阀和两个减振器,两个减振器通过液压管路以并联的方式共用控制阀,减振系统填充有油液,油液配置成能够在控制阀和减振器之间流动,以使减振系统具有能够产生阻尼的压缩行程和复原行程,其中:在压缩行程,油液自减振器充入到控制阀,并使得减振系统产生压缩阻尼;在复原行程,油液自控制阀排出到减振器,并使得减振系统产生复原阻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减振系统能够根据路况衰减振动的目的,提升车辆行进过程中的平顺性。此外,两个减振器以并联的方式共用控制阀,简化了减振系统的结构,控制逻辑也更加简单。

    减振器、悬挂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8000247U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20921031.0

    申请日:2022-04-20

    IPC分类号: F16F9/06 F16F9/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悬挂系统及车辆,包括油缸总成、活塞本体、活塞杆及浮动塞,油缸总成包括油缸本体,活塞本体与油缸本体的内壁滑动密封;活塞杆和油缸本体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气孔,气孔的一端与油缸本体的内腔连通,气孔的另一端封闭;浮动塞与气孔的内壁滑动密封,浮动塞与气孔的封闭端之间形成气室;活塞本体在油缸本体的内腔中滑动时,浮动塞能够沿气孔的轴向运动,以改变气室的大小。这样不仅可以通过气室的大小改变,形成相应的阻尼力,以提高减振器的减振效果;还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在减振器内增加气弹簧,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减振器体积的增大,利于车辆的空间布局。

    缓冲器、减振器及车辆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769980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1207556.2

    申请日:2019-07-26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缓冲器、减振器及车辆,缓冲器包括活塞杆组件、导向器组件、阻尼器和内筒。阻尼器包括阻尼管和阻尼管活塞,阻尼管设置在内筒的上端且伸入内筒内,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和主活塞,主活塞固定设置于活塞杆的下端且可滑动地与内筒的内壁配合,阻尼管活塞间隔设置于主活塞的上方且固定套设于活塞杆,活塞杆可滑动地穿设于导向器组件且穿过阻尼管插入内筒中,导向器组件盖合于阻尼管上端的开口,阻尼器设置有流体通道,活塞杆向上移动时阻尼管活塞能够封堵阻尼管下端的开口以形成压力缓冲腔,且压力缓冲腔内的流体通过流体通道与内筒的主活塞工作腔连通,阻碍活塞杆向上的运动,因此可以缓冲碰撞,减小撞击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