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植物来源α-葡聚糖磷酸化酶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8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8370.1

    申请日:2024-02-04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植物来源α‑葡聚糖磷酸化酶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现代酶技术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来自Nicotiana attenuata的α‑葡聚糖磷酸化酶,对其催化可溶性淀粉磷酸解的最适pH、温度以及合成葡萄糖‑1‑磷酸的比酶活进行了研究,其比酶活达到了7U/mg;并对其在与纤维二糖磷酸化酶组成的级联反应体系中催化纤维二糖合成直链淀粉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催化30h时底物转化率达到28.9%。本发明筛选得到的α‑葡聚糖磷酸化酶在实际工业化生产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一株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5069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457416.2

    申请日:2021-12-02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菌株及其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启动子筛选及其RBS优化提高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表达量的方法。使用本发明提供的载体pP43NMK‑hag和pP43NMK‑hag‑RBS4构建的重组枯草芽孢杆菌,使目的基因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酶活得到了提高,改造后的酶活分别是原始载体的1.30倍和1.69倍。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抗载体及一株无抗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无抗菌株B.subtilis 1A751‑dal‑/pP43NMK‑hag‑RBS4‑dpe‑dal,其摇瓶最高发酵酶活为24.72U/mL。

    一种分泌表达环糊精水解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676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94390.0

    申请日:2023-10-25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泌表达环糊精水解酶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向培养基中添加终浓度为5mM锰离子,使得重组枯草芽孢杆菌能够高效胞外分泌环糊精水解酶,总酶活力最高可达4.86U/mL,胞外酶活最高占比可达63.75%。相较于不添加锰离子,胞外环糊精水解酶占比提升了54.35%。本发明的方法能够使得重组枯草芽孢杆菌高效胞外分泌环糊精水解酶,且无需添加抗生素,没有内毒素污染的威胁,安全可靠,本发明所得到的环糊精水解酶,能够以β‑环糊精为底物,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生物转化制备单一DP的非还原性葡萄糖低聚糖,工艺简单,环境友好,该重组菌在化学、食品和制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一种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81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0538707.8

    申请日:2021-05-18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问题,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通过同源建模、蛋白质表面氨基酸确定、序列比对等方法确定若干个位于非保守区域的蛋白表面酸性氨基酸,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褐藻胶裂解酶的第29位天冬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得到了一种催化活性/效率提高,温度稳定性好,终产物单一性好,利于减少工业化生产中后续产物的纯化成本的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为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一种无乳糖添加的高效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927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285590.8

    申请日:2022-10-20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乳糖添加的高效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领域。本发明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底盘微生物进行改造,通过在乳糖合成菌株中重构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调控中心碳代谢并弱化副产物途径、上调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解除阻遏蛋白抑制、增强产物的胞外输出等策略实现无抗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和乳酰‑N‑新四糖的高效合成。本发明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甘油和乳糖高效合成乳酰‑N‑新四糖,发酵过程中不添加抗生素,产物安全无害,生产成本低廉且产物生产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社会经济效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一种添加蔗糖/低聚果糖生产抗性糊精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023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637432.3

    申请日:2021-06-08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蔗糖/低聚果糖生产抗性糊精的方法,属于食品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蔗糖/低聚果糖添加到糊精中,并加入一定量的酸在高温真空下反应,然后加入高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进行酶解,酶解液通过膜过滤和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纯化,最后进行浓缩和喷雾干燥,最终得到抗性糊精产品。本发明的抗性糊精中聚合度大于3的组分含量明显提升,抗性成分的含量增加;反应过程中,工艺比较简单,操作容易,对设备要求不高;膜滤能够减少溶液的色素,提高抗性糊精的纯度本发明采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对抗性糊精的颜色进行最大脱除有效去除,同时避免了常规分离技术设备投资与能耗。

    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3635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447082.4

    申请日:2021-04-25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乳酰‑N‑新四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利用微生物方法生产乳酰‑N‑新四糖产量较低的问题,通过对lgtA和lgtB的外源表达,合理组合调控乳酰‑N‑新四糖合成途径中lacY,pgm,galE,galT和galK的过表达,敲除大肠杆菌宿主中的lacZ表达,并且优化培养过程中的碳源配置,从而达到了调控代谢通路的碳通量,提高乳酰‑N‑新四糖的产量的目的,在摇瓶实验中,大肠杆菌生产乳酰‑N‑新四糖的能力由304mg/L提升至1031mg/L,为乳酰‑N‑新四糖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一种固定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5605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266275.X

    申请日:2021-03-11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以大孔载体、交联剂、双酶、无机金属离子杂化形成纳米花的固定化双酶方法,具体步骤是:a具有吸附功能的大孔载体吸附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b加入交联剂对酶进行交联;c酶与无机金属离子组装形成双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其中可以将a、b和c按任意顺序或同时进行制备固定化酶。本固定化双酶既具有较高的酶活,还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既改善大孔载体固定化酶易解吸的问题,又解决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不易装柱连续生产的弊端,对双酶和多酶的固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酶活提高的精氨酸脱亚胺酶突变体

    公开(公告)号:CN114621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29069.3

    申请日:2022-03-30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酶活提高的精氨酸脱亚胺酶突变体,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野生型精氨酸脱亚胺酶arcA编码基因进行分子改造,得到了一系列突变体酶ADIN116G、ADIT203G、ADIA103Y、ADIT32Y、ADIG345A,相对于野生型精氨酸脱亚胺酶氨基酸序列的第116位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第203位苏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第103位丙氨酸突变为酪氨酸,第32位苏氨酸突变为酪氨酸,第345位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本发明所述的定点突变改造的精氨酸脱亚胺酶正向突变体与野生酶相比其酶活力提高了1.47‑2.11倍,解决了精氨酸脱亚胺酶催化能力低的问题。

    一种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811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538707.8

    申请日:2021-05-18

    申请人: 江南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需求的问题,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通过同源建模、蛋白质表面氨基酸确定、序列比对等方法确定若干个位于非保守区域的蛋白表面酸性氨基酸,将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褐藻胶裂解酶的第29位天冬氨酸替换为谷氨酰胺,得到了一种催化活性/效率提高,温度稳定性好,终产物单一性好,利于减少工业化生产中后续产物的纯化成本的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为褐藻胶裂解酶突变体进一步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