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9947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1710685918.8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框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和连接扣;所述基础框架具有一对且两基础框架之间对称设置,所述基础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扣相连,连接扣在该对基础框架之间形成耐压舱固定架;本发明中通过在基础框架之间设置连接扣的形式,以及在基础框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一侧边设置弧形结构配合连接扣形成耐压舱固定架,节约耐压舱的固定材料和安装空间,空间结构更合理;本发明中对称设置的基础框架上采用轻量化设计,在满足水压强度的基础上,结构紧凑,空间布局合理;在能够满足设备安装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整体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38810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87414.X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1S8/00 , B63B45/00 , F21V5/04 , F21V17/12 , F21V23/003 , F21V31/005 , F21Y21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照明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罩盖设备和芯套;所述壳体的两端导通,罩盖设备连接在壳体的一端,芯套设置壳体内且芯套的一端与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内芯与底板的整体式设计,且底板的直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同,这样保证了导热性的同时增加了散热面积,提升了散热效果,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中在壳体的两端均采用O型圈结构来密封;这种静密封的方式便于频繁拆卸且适应工作压强较低的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760037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85920.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功能要求,进行各部件的选型和设计;(2)基于Solidworks软件完成功能部件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3)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出初步外形;(4)结构强度性能计算,若满足要求,计算本体基础参数;若不满足要求,重新设计和选型;(5)根据计算出的本体基础参数,判断静力学和动力学是否达平衡,若平衡,产品定型;若不平衡,调整空间布局和产品选型;(6)产品定型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水池试验静力学、动力学、自航操作性测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设计方法设计出了结构稳定性强、结构布局合理、密封性强以及散热性能强的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38038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85976.0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00 , B63C11/52 , B63G2008/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模块、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所述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均设置在框架模块上,框架模块的外轮廓上设置有外壳模块;采用的框架模块设计的结构紧凑合理,能够同时将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进行合理的分配的与安装,在基础框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一侧边设置弧形结构配合连接扣形成耐压舱固定架,节约耐压舱的固定材料和安装空间,空间结构更合理;采用隔舱的方式将电池模块与控制模块隔开,在电源模块上设置有散热板,便于电池快速散热;耐压电子舱模块空间布局合理,耐压性能良好,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380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710685976.0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模块、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所述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均设置在框架模块上,框架模块的外轮廓上设置有外壳模块;采用的框架模块设计的结构紧凑合理,能够同时将耐压电子舱模块、运动模块、照明模块和配重模块进行合理的分配的与安装,在基础框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一侧边设置弧形结构配合连接扣形成耐压舱固定架,节约耐压舱的固定材料和安装空间,空间结构更合理;采用隔舱的方式将电池模块与控制模块隔开,在电源模块上设置有散热板,便于电池快速散热;耐压电子舱模块空间布局合理,耐压性能良好,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60037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710685920.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功能要求,进行各部件的选型和设计;(2)基于Solidworks软件完成功能部件三维建模和虚拟装配;(3)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出初步外形;(4)结构强度性能计算,若满足要求,计算本体基础参数;若不满足要求,重新设计和选型;(5)根据计算出的本体基础参数,判断静力学和动力学是否达平衡,若平衡,产品定型;若不平衡,调整空间布局和产品选型;(6)产品定型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水池试验静力学、动力学、自航操作性测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设计方法设计出了结构稳定性强、结构布局合理、密封性强以及散热性能强的观察型无人遥控潜水器。
-
公开(公告)号:CN10749947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685918.8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框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框架和连接扣;所述基础框架具有一对且两基础框架之间对称设置,所述基础框架之间通过连接扣相连,连接扣在该对基础框架之间形成耐压舱固定架;本发明中通过在基础框架之间设置连接扣的形式,以及在基础框架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的一侧边设置弧形结构配合连接扣形成耐压舱固定架,节约耐压舱的固定材料和安装空间,空间结构更合理;本发明中对称设置的基础框架上采用轻量化设计,在满足水压强度的基础上,结构紧凑,空间布局合理;在能够满足设备安装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整体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461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06936.X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海岸地表‑地下水库联合调控的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从左到右分隔为洪水信号生成区、河道‑地表水库‑地下水库模拟区和海水信号生成区的模拟水槽、用于模拟洪水的水位上涨与下落过程的洪水模拟系统、潮汐生成系统、位于河道‑地表水库‑地下水库模拟区内的地表‑地下水库模拟系统、位于河道‑地表水库‑地下水库模拟区内的模拟河道模板、位于河道‑地表水库‑地下水库模拟区内且用于间隔模拟河道模板的多级闸坝系统、用于模拟河道‑地下水库‑地表水库联合调控过程的联合调控系统、监测系统以及摄像系统。本发明可真实模拟河道闸坝‑地表水库‑地下水库联合调控对水质影响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413351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1047528.X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式耐压电子舱,包括主舱体,主舱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主舱体通过前端盖和后端盖密封成一个腔体,在腔体内安装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包含四个散热片,四个散热片通过两端的十字伸缩支架支撑,通过十字伸缩支架安装在腔体的内壁上,散热片安装在电气元件上。本发明的水冷散热式耐压电子舱,耐压舱壳与内部电气设备分别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两者之间可以完全分离,提升了装配和调试的便利性,电气设备安装于独立的散热支架上,散热支架可以将电气元件的热量传导至耐压舱壁和舱外的水中,解决了电气设备在舱体内的散热问题。此外散热支架对舱壁的支撑作用增强了耐压舱壳的抗压能力,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62593.1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潜流带船舶污染物运移的实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包括从左到右分隔为河流上游区、船行河流模拟区和河流下游区的模拟河流水槽、在船行河流模拟区内航行的船舶模型、设置于模拟河流水槽上方且用于带动船舶模型模拟双航道船舶对向行驶的船行控制系统、分别与河流上游区和河流下游区相连接且用于控制实验过程中模拟河流的上、下游水位的水位控制系统、用于模拟船舶模型上污染物排放的污染物模拟系统、用于对不同船舶污染物排放工况下河流上覆水和潜流带污染物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监测的污染物监测系统以及用于拍摄模拟河流和潜流带中船舶污染物示踪过程的摄像系统。本发明能进行潜流带中船舶污染物进入、运移和释放过程的实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