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3413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466846.9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式缓冲夹层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设置在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的中间缓冲层,中间缓冲层采用若干排等间距设置的折叠式夹芯结构,折叠式夹芯结构包括上端为S型的折线夹芯和上端开口角度为倒V型的折线夹芯;上端为倒V型的折线夹芯中的倒V型结构与上端为S型的夹芯中S型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上端为S型的折线夹芯的上端与上面板固定连接,所述上端为S型的折线夹芯和上端为倒V型的折线夹芯的下端均与下面板固定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S型折线结构和倒V型结构的组合式的夹芯结构设计,兼顾考虑吸能能力和结构强度,因此与常规夹层板相比其抗冲击能力显著提高,缓冲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823470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810994293.8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夹层板拐角连接结构,一连接两个夹层板外侧的外角连接组件,外角连接组件包括一外连接外板、一外连接内板,外连接外板、外连接内板均为由一水平板、一竖直板共同构成的7字形状结构,外连接内板的水平板与外连接外板的水平板之间留有容夹层板的上面板插入的间隙;一连接两个夹层板内侧的内角连接组件,所述内角连接组件包括一呈7字形状弯折的内连接板,且内连接板分别与两个夹层板的下面板的外侧面相连;还涉及上述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解决金属基夹层板难以直接焊接的同时,采用该连接结构不仅在强度方面使结构得到加强,还提高了夹层板的载荷承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82347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810994293.8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用夹层板拐角连接结构,一连接两个夹层板外侧的外角连接组件,外角连接组件包括一外连接外板、一外连接内板,外连接外板、外连接内板均为由一水平板、一竖直板共同构成的7字形状结构,外连接内板的水平板与外连接外板的水平板之间留有容夹层板的上面板插入的间隙;一连接两个夹层板内侧的内角连接组件,所述内角连接组件包括一呈7字形状弯折的内连接板,且内连接板分别与两个夹层板的下面板的外侧面相连;还涉及上述连接结构的安装方法。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解决金属基夹层板难以直接焊接的同时,采用该连接结构不仅在强度方面使结构得到加强,还提高了夹层板的载荷承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9814200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21403195.4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T形分布夹层板连接组件,包括一连接两个水平分布的夹层板的中间连接组件,所述中间连接组件包括一对Z形中间连接板、斜支撑板、一下连接板,两个中间连接板的两外侧分别与两个水平分布的夹层板的上、下面板焊接固定,所述下连接板分别与两个水平分布的夹层板的下面板相连接固定并覆盖中间连接板,且下连接板的底端还与竖直分布的夹层板的上端固定;一连接竖直分布的夹层板与下连接板连接处的内角连接组件,内角连接组件包括一对内连接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解决金属基夹层板难以直接焊接的同时,采用该连接结构不仅在强度方面使结构得到加强,还提高了夹层板的载荷承受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32813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21403259.0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式缓冲夹层板,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和设置在上面板与下面板之间的中间缓冲层,中间缓冲层采用若干排等间距设置的折叠式夹芯结构,折叠式夹芯结构包括上端为S型的折线夹芯和上端开口角度为倒V型的折线夹芯;上端为倒V型的折线夹芯中的倒V型结构与上端为S型的夹芯中S型结构的下端固定连接,且上端为S型的折线夹芯的上端与上面板固定连接,所述上端为S型的折线夹芯和上端为倒V型的折线夹芯的下端均与下面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S型折线结构和倒V型结构的组合式的夹芯结构设计,兼顾考虑吸能能力和结构强度,因此与常规夹层板相比其抗冲击能力显著提高,缓冲效果更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14202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821401547.2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用夹层板拐角连接结构,一连接两个夹层板外侧的外角连接组件,外角连接组件包括一外连接外板、一外连接内板,外连接外板、外连接内板均为由一水平板、一竖直板共同构成的7字形状结构,外连接内板的水平板与外连接外板的水平板之间留有容夹层板的上面板插入的间隙;一连接两个夹层板内侧的内角连接组件,所述内角连接组件包括一呈7字形状弯折的内连接板,且内连接板分别与两个夹层板的下面板的外侧面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解决金属基夹层板难以直接焊接的同时,采用该连接结构不仅在强度方面使结构得到加强,还提高了夹层板的载荷承受能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67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052740.5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S形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间隔分布,气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S形槽道,液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直线型形槽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S形槽道、直线型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
-
公开(公告)号:CN1114426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052740.5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S形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间隔分布,气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S形槽道,液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直线型形槽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S形槽道、直线型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
-
公开(公告)号:CN11044062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811636.7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Z形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间隔分布,气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Z形槽道,液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直线型形槽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Z形槽道、直线型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
-
公开(公告)号:CN110671958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11755.2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IPC: F28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S形槽道的新型FLNG换热器,包括换热筒体,在换热筒体内具有一换热空腔,换热空腔分隔为物料进料腔、置换腔、物料出料腔,在置换腔内安装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包括一换热芯盒,在换热芯盒内安装有两种槽道组,为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液体槽道组与气体槽道组间隔分布,气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S形槽道,液体槽道组中的各个槽道均为直线型形槽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换热芯体内设置S形槽道、直线型形槽道两种不同形状的流通槽道,可以有效避免芯体空间的浪费,并保证槽道间可以紧密排列,提高热传递效率,从而将采集到的天然气快速冷却为LNG,实现天然气的快速运输和配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