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生产豆豉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623502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610600861.2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生产豆豉的工艺,该工艺包括:将黄豆依次清洗、浸泡、沥干、蒸煮后,接种菌粉进行制曲和发酵,获得豆豉;所述菌粉为米曲霉和黑曲霉的混合菌粉,两者的质量比为1.5~4:1。本发明方法采用米曲霉和黑曲霉的混合菌粉,并配合适宜的制曲和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成曲的蛋白酶活力以及发酵产生的氨基态氮含量,获得了品质和风味更佳的豆豉成品;制备工艺简单,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一种灰树花发酵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生成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0925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10242917.7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树花发酵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生成苷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灰树花接入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含灰树花菌丝体的发酵液;对发酵液进行匀浆处理,使灰树花菌丝体破碎,β‑葡萄糖苷酶释放到发酵液中,获得粗酶液;将粗酶液与大豆异黄酮糖苷混合,反应获得大豆异黄酮苷元。本发明通过深度发酵灰树花获得大量β‑葡萄糖苷酶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制备苷元,获得的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高,产物转化率高,大大提高了大豆异黄酮的活性及吸收率,同时转化产物还富含灰树花胞外及菌丝体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为新型功能物质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一种利用酿酒酵母和旧金山乳杆菌制备酸面团馒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514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67400.2

    申请日:2017-04-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7/104 A23Y222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酿酒酵母和旧金山乳杆菌制备酸面团馒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取酿酒酵母和旧金山乳杆菌的菌泥与面粉、水混合均匀,发酵后,得到酸面团;(2)将酸面团与面粉、小苏打混合均匀,经揉面、分割、搓圆、成型和醒发后,蒸制得到酸面团馒头成品。本发明选择传统酸面团中的优势乳酸菌菌种旧金山乳杆菌和优势酵母菌菌种酿酒酵母,采用乳酸菌‑酵母混合发酵方式,有效改善馒头的口感、风味和质构,克服了目前市场销售的使用单一酵母发酵产品风味不足的弊端,同时提高馒头的营养价值,并延长馒头的保存时间。

    一种灵芝菌株液体发酵生产灵芝三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7806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70436.7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菌株液体发酵生产灵芝三萜的方法,包括:将灵芝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后,再接入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从发酵液中提取灵芝三萜;所述发酵培养基以麦芽汁为碳源、以酵母浸出粉为氮源,所述麦芽汁的重量百分数为2~5%,所述酵母浸出粉的重量百分数为0.8~2.8%。本发明采用以麦芽汁为碳源、酵母浸出粉为氮源的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培养灵芝菌体,可实现灵芝菌丝产量的最优最大化,同时获得尽可能多的活性物质,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中灵芝三萜和多糖的产量,有利于灵芝三萜的工业化生产。

    一种灵芝发酵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制备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418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510270900.2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灵芝发酵转化大豆异黄酮制备苷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灵芝接入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含灵芝菌丝体的发酵液;对发酵液进行匀浆处理,使灵芝菌丝体破碎,β‑葡萄糖苷酶释放到发酵液中,获得粗酶匀浆液;将匀浆液与大豆异黄酮糖苷混合,反应获得大豆异黄酮苷元。本发明通过深度发酵灵芝获得大量β‑葡萄糖苷酶转化大豆异黄酮制备苷元,获得的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高,产物转化率高,大大提高了大豆异黄酮的活性及吸收率,同时转化产物还富含灵芝胞外及菌丝体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为新型功能物质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一种灰树花发酵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生成苷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3092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2917.7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灰树花发酵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生成苷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灰树花接入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获得含灰树花菌丝体的发酵液;对发酵液进行匀浆处理,使灰树花菌丝体破碎,β-葡萄糖苷酶释放到发酵液中,获得粗酶液;将粗酶液与大豆异黄酮糖苷混合,反应获得大豆异黄酮苷元。本发明通过深度发酵灰树花获得大量β-葡萄糖苷酶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制备苷元,获得的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高,产物转化率高,大大提高了大豆异黄酮的活性及吸收率,同时转化产物还富含灰树花胞外及菌丝体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为新型功能物质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一种鉴定发酵酸面团中真菌菌相组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24986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10152748.9

    申请日:2013-04-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发酵酸面团中真菌菌相组成的方法,包括:将发酵酸面团用淀粉酶酶解,得到酶解物;从酶解物中提取真菌总基因组DNA;以提取的真菌总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带有GC夹子的真菌通用引物ITS5.8S与28S-1-GC进行第一轮PCR扩增;以第一轮PCR扩增后得到的阳性产物为模板,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5.8S与28S-1进行第二轮PCR扩增;对第一轮PCR扩增和第二轮PCR扩增的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发酵酸面团中真菌菌相组成。本发明对发酵酸面团先进行酶解后再进行PCR扩增,然后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离,从分子水平对传统发酵酸面团中真菌菌相组成进行了鉴定,具有稳定、高效、成本低的特点,为开发我国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资源提供参考。

    一种馒头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18229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197040.4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馒头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馒头发酵剂,包括发酵菌种,所述发酵菌种为植物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和酿酒酵母,三者的菌体数量比例为1:1~10:1~10。本发明选取传统老面团中的优势菌种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作为乳酸菌代表,结合酿酒酵母,采用乳酸菌一酵母联合发酵方式,非常具有传统老面团菌相组成的代表性,有利于模拟最佳的传统发酵剂,同时加快了发酵速度,改善了发酵面团的酸度,进而改善馒头的口感和风味,延长了馒头的保存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