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279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3751.2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N3/006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斜拉桥的成桥索力计算方法,属于桥梁工程领域。根据工程图纸建立异形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获取计算索力对主梁和主塔的影响矩阵;以最小化异形斜拉桥的整体应变能为目标,基于影响矩阵建立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建立异形斜拉桥的索力优化模型;通过索力优化模型计算异形斜拉桥中各斜拉索的初索力,根据各斜拉索的初索力计算成桥索力。本发明基于粒子群算法,实现了对新型布索的异形斜拉桥的成桥索力的计算,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异形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595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380068.6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杭州运河集团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空间三曲钢箱梁模型构建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桥梁的二维图纸数据,生成路线空间曲线;步骤2、根据二维图纸数据中椭圆方程,生成桥梁中顶板、底板、腹板及肋板对应的半圆弧部分轮廓,并与对应的直线部分轮廓组成参数化轮廓族;步骤3、以获得的路线空间曲线基准,生成桥梁对应的钢箱梁框架实体;步骤4、根据二维图纸数据中桥梁截面图的横隔板参数,生成横隔板实体;步骤5、以路线空间曲线基准,将生成的横隔板实体导入钢箱梁框架实体中,输出对应的三曲钢箱梁模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间三曲钢箱梁模型构建系统。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解决三曲钢箱梁精细化放样、深化设计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392804.2
申请日:2020-12-02
IPC: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碳纳米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效热传导系数的多尺度模型计算方法,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上的热传导性能优异,但在横向上的热传导性能较差,通过添加碳纳米管可以显著提高横向热传导性能,对于如何获得添加碳纳米管后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目前还是空白。本发明建立了碳纳米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等效模型,及该模型的六边形等效单胞及解析表达式,能够快速计算出三相(碳纳米管、碳纤维、树脂基体)复合材料的轴向和横向热传导系数,且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可封装为一个黑匣子,实现快速的输入输出计算,弥补这种材料热传导计算的空白,具有建模高效、适用范围广、等效精度高、程序实现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5849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38004.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与谐波分析的路桥过渡段沉降检测方法,通过结合谐波分析技术及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分别获得频域特征和沉降位移场,并通过融合频域特征和沉降位移场实现了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智能检测,显著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本发明具有检测周期短、精度高、效率高等优点,为路桥过渡段的安全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结合沉降量、沉降速率综合评估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情况,并通过沉降曲线和变坡角度判断不均匀沉降模式,为不同的车辆行驶速度等级设置沉降阈值,在检测时依据对应沉降模式下的沉降曲线确定容许沉降差异率,能够在行车中及时发现并识别不均匀沉降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6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37288.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20/54 , G06N3/046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V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YOLOv5的多场景隧道事故判别方法、设备及可读介质,该方法步骤包括构建多场景隧道事故数据集,并对数据集进行标注,所述数据集包括火灾类、车辆碰撞类、行人占道类,并且考虑事故的发展阶段及严重程度进行细分、使用YOLOv5目标检测算法对标注好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得到能够识别火灾、车辆碰撞和行人占道的事故类型的模型、开发基于PyQt5的隧道事故判别软件平台,所述隧道事故判别软件平台集成图片检测、视频检测和摄像头实时检测功能,且在检测到事故时,软件平台自动发出警报等,本发明能够自动对隧道内监控录像进行识别,快速发现并判断出交通事故,自动发出警报信息,从而提高隧道运营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6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392804.2
申请日:2020-12-02
IPC: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碳纳米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效热传导系数的多尺度模型计算方法,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上的热传导性能优异,但在横向上的热传导性能较差,通过添加碳纳米管可以显著提高横向热传导性能,对于如何获得添加碳纳米管后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目前还是空白。本发明建立了碳纳米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热传导等效模型,及该模型的六边形等效单胞及解析表达式,能够快速计算出三相(碳纳米管、碳纤维、树脂基体)复合材料的轴向和横向热传导系数,且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可封装为一个黑匣子,实现快速的输入输出计算,弥补这种材料热传导计算的空白,具有建模高效、适用范围广、等效精度高、程序实现简单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8948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06970.8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浙江交工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nventor: 刘晓磊 , 方靖 , 李科呈 , 张琪 , 刘漳 , 谢思泽 , 王金昌 , 潘剑超 , 徐荣桥 , 韦天勇 , 金泽民 , 郝飘 , 金建雄 , 薛博 , 胡王岿 , 李瀚 , 曹阳阳 , 王俊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自振特性计算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Zig‑zag理论构造描述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力学模型;依据力学模型构造自振状态方程,求解自振状态方程,得到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动力问题状态向量方程;引入内力位移连续性条件,构造连续性条件方程;依据连续性条件方程,构造波形钢腹板连续梁的自振频率方程,求解自振频率方程,得到波形钢腹板连续梁的自振频率;依据自振频率,确定待定参数列向量中各个分量的比例关系并求解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动力问题状态向量方程,以确定自振频率对应位移和内力的振动模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准确确定波形钢腹板组合梁的自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809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08803.0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IPC: G06N3/042 , G06N3/084 , G06F18/214 , G06F18/2113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增强神经网络的多变量路基压实度智能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原始的样本数据集;对原始的样本数据集进行筛选,以输出最佳样本数据集,并基于压实度对最佳样本数据集中的样本数据进行标签标注,将最佳样本数据集和标签组成最终数据集;基于知识增强神经网络框架构建对应的预测网络;利用最终数据集对预测网络进行训练,以获得压实度预测模型;将压路机上采集的样本数据输入至压实度预测模型,以预测对应的压实度,并将预测获得的压实度和压路机的位置信息结合,以输出对应的压实质量云图。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变量路基压实度智能检测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大幅减少路基压实检测的成本,以及加快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55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6259.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RTK的施工放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人机获取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区域的航拍图,并对所述航拍图进行预处理,以获得对应的施工区域测图;针对施工区域测图中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构建对应预设拱度下的拱轴线坐标系,采集所述拱轴线坐标系下的拱轴线控制点坐标并转换至大地坐标系中,以获得无人机的悬停坐标;通过所述悬停坐标操控无人机进行放样采集,以获得施工放样数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施工放样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针对大跨径水上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施工放样任务,能够在复杂地形环境下,无需或较少使用地面像控点获取三维空间坐标,实现拱轴线施工放样。
-
公开(公告)号:CN11864239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54225.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OS智能路锥机器人的交通应急管控系统,属于交通运输安全管控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路锥机器人和管理中心,路锥机器人通过云端和管理中心无线通信;其中,路锥机器人内设置有ROS模块、GPS模块、通信模块、传感器模块和边缘决策模块,路锥机器人底部安装有执行模块;管理中心包括人机交互模块、路锥机器人描述和建模模块、智能决策分析模块以及指令转化发送模块。本发明具有自行走可编队自动摆设、交通事件场景识别与警示响应等能力,通过云边端协同与数字孪生技术,设计和建立单体智能与群体协同交管系统,实现交通管理与控制,大幅提升雨雪、大雾、团雾、隧道火灾、交通事故等事件场景的交通管控效率和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