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环境下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无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9948A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1110123198.9

    申请日:2011-05-1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CPC分类号: Y02D7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环境下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无线检测系统及方法,它主要由若干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和一个数据处理终端组成;本发明借助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低成本、自组织、低功耗的特点,构建了一种适合极端环境动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无线检测系统,在功能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线路布置,长期全天候工作;利用角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器的共同工作,保证测量位移数据的同向性并获得所需的层间位移反应。

    一种预应力后浇楼板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204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325452.6

    申请日:2016-05-1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E04B5/32 E04C5/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后浇楼板施工方法,它包括预埋锚具和管道,插入并锚固钢筋,套筒连接张拉、焊接钢筋桁架、模板的悬搭等施工顺序。本发明通过预埋锚具和管道为后浇楼板处钢筋的施工提供简单方便的方法,无需造价较高且施工较麻烦复杂的植筋,或者难以控制弯折损伤的预留钢筋方法;通过套筒连接产生的拉力来支撑平衡悬搭的模板,避免了繁琐的逐层支模拆模过程或者角钢预制钢承板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简单经济实用,能够满足后浇楼板施工的工程需求。

    一种预应力后浇楼板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2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25452.6

    申请日:2016-05-17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E04B5/32 E04C5/12

    CPC分类号: E04B5/32 E04C5/12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后浇楼板施工方法,它包括预埋锚具和管道,插入并锚固钢筋,套筒连接张拉、焊接钢筋桁架、模板的悬搭等施工顺序。本发明通过预埋锚具和管道为后浇楼板处钢筋的施工提供简单方便的方法,无需造价较高且施工较麻烦复杂的植筋,或者难以控制弯折损伤的预留钢筋方法;通过套筒连接产生的拉力来支撑平衡悬搭的模板,避免了繁琐的逐层支模拆模过程或者角钢预制钢承板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简单经济实用,能够满足后浇楼板施工的工程需求。

    具有曲面自适应吸附的磁轮式爬壁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3009373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540925.6

    申请日:2012-12-1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B25J5/00 B62D57/0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曲面自适应吸附的磁轮式爬壁机器人,它包括具有曲面自适应吸附的移动平台、加速度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摄像头和上位机;曲面自适应吸附的移动平台由磁性驱动轮单元和曲面自适应车架组成,通过磁性驱动轮中弹性永磁吸附层和车架中活页铰链的共同变形,实现曲面自适应吸附;本发明的磁轮式爬壁机器人具有良好的曲面自适应能力和越障能力,能够在曲率半径较小的曲面上稳定行走,可满足大跨度空间网格结构的无线健康检测等工程应用需求。

    正三角形组合面同单元空间桁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015526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73618.8

    申请日:2012-12-26

    IPC分类号: E04B1/19 E04C3/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三角形组合面同单元空间桁架结构。由20榀构造、尺寸、型号完全相同的桁架构件单元和11个构造、尺寸、型号完全相同的桁架接头单元组成;每一榀桁架构件单元包括在同一平面内的一根上弦杆、一根下弦杆和连接上弦杆与下弦杆的多根腹杆,上弦杆长度大于下弦杆;每一个桁架接头单元由一根杆件和连接杆件两端的相同接头组成。空间桁架结构的桁架构件单元和桁架接头单元相同,有利于工厂批量生产、包装、运输,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方便了结构的安装;任何一个单元在安装或使用中损坏,可用标准件单元替代;正三角形组合面同单元空间桁架结构的构成均为三角形,属于几何不变结构体系,结构承载力大、稳定性好、抗震性好。

    球面肋环型索穹顶结构一次张拉脊索成形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0560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220565.7

    申请日:2011-08-03

    IPC分类号: E04G21/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球面肋环型索穹顶结构一次张拉脊索成形的一种施工方法。首先,分别将脊索与各根竖压杆的上端节点相连,各竖杆下部分别安置临时脚手架上并将各根竖压杆顶升至施工标高,施工标高点即为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计算所得的施工标高;然后,将中心斜索一端连接于脊索,另一端连接于中心竖压杆下端。再由内向外逐圈将环索与竖压杆下端连接、斜索一端与脊索连接,另一端与竖压杆下端以及环索连接;最后在环梁处张拉脊索索端部,待张拉至设计位置后,将脊索锚固于受压环梁上。本发明的索穹顶结构施工方法只需一次张拉脊索,可按照本发明给出的表中数值进行安装即可,从而使得这种原施工技术极复杂的结构有可能得到普遍的推广。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城镇砌体住宅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288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561857.3

    申请日:2019-06-2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G06Q1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城镇砌体住宅安全评估方法,属于工程结构性能评估领域。该方法首先对结构进行环境振动下的加速度采集,得到加速度数据。其次,采用多参考点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及其不确定性。然后,以得到的不确定性模态参数为输入,采用基于渐进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TMCMC)的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修正结构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得到带有不确定性参数的城镇砌体住宅安全评估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同时考虑荷载作用及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安全评估。本发明能够构建有效的城镇砌体住宅安全评估模型,从而实现该类房屋长期安全管理与灾害预警的目标。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建筑结构震害评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0712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74421.7

    申请日:2011-11-2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IPC分类号: G01M7/02 G08C1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建筑结构震害评估系统及方法;系统主要由若干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和一个控制计算中心通过无线连接组成;本发明借助于无线传感网技术低成本、自组织的特点,构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建筑结构震害评估系统,在功能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线路布置,长期全天候工作;本发明利用检测到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反应,进行数值分析计算得到结构的速度反应和层间位移反应,从而除了通过层间位移对整体结构和结构构件进行震害评估外,还可以通过结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反应对非结构构件等速度或加速度敏感型构件进行震害评估,真正实现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震害评估要求。

    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城镇砌体住宅安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288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61857.3

    申请日:2019-06-26

    申请人: 浙江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城镇砌体住宅安全评估方法,属于工程结构性能评估领域。该方法首先对结构进行环境振动下的加速度采集,得到加速度数据。其次,采用多参考点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及其不确定性。然后,以得到的不确定性模态参数为输入,采用基于渐进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法(TMCMC)的贝叶斯模型修正方法,修正结构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得到带有不确定性参数的城镇砌体住宅安全评估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同时考虑荷载作用及结构参数不确定性的安全评估。本发明能够构建有效的城镇砌体住宅安全评估模型,从而实现该类房屋长期安全管理与灾害预警的目标。

    振动环境下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无线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99948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110123198.9

    申请日:2011-05-13

    申请人: 浙江大学

    CPC分类号: Y02D70/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环境下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无线检测系统及方法,它主要由若干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和一个数据处理终端组成;本发明借助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低成本、自组织、低功耗的特点,构建了一种适合极端环境动荷载作用下建筑结构层间位移的无线检测系统,在功能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线路布置,长期全天候工作;利用角速度传感器和加速度器的共同工作,保证测量位移数据的同向性并获得所需的层间位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