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62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10622.7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转氨酶突变体及在制备L‑草铵膦中的应用,所述D‑转氨酶突变体是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第265位色氨酸突变为丝氨酸。本发明D‑转氨酶突变体具有高对映选择性(ee>99.9%),仅仅催化D‑草铵膦转化为4‑(羟基(甲基)磷酰基)‑2‑氧代丁酸,L‑草铵膦得以保留,降低了反应难度。采用一锅法,以市售的D,L‑草铵膦为底物,将无除草活力的D‑草铵膦合成L‑草铵膦,具有更高的原子利用效率,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操作简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L‑草铵膦产物的产率高达100%,对映体过量(ee)大于99.9%。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030831.9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ω‑胺转氨酶、重组菌及其应用。所述的ω‑胺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3所示。所述重组菌是将包含有编码ω‑胺转氨酶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入宿主大肠杆菌中,并经筛选得到的。本发明首次从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c ZJB‑061中克隆、鉴定了一种新型ω‑胺转氨酶基因,经验证发现该ω‑胺转氨酶可以改善转氨反应的不利平衡常数问题,在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为底物转氨反应制备L‑草铵膦等类似反应中该酶具有转化酮酸等副产物来推动反应平衡的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0840.8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ω‑胺转氨酶、重组菌及其应用。所述的ω‑胺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或SEQ ID NO.3所示。所述重组菌是将包含有编码ω‑胺转氨酶编码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转入宿主大肠杆菌中,并经筛选得到的。本发明首次从高效固氮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diazoefficiens ZJY088中克隆、鉴定了一种新型ω‑胺转氨酶基因,经验证发现该ω‑胺转氨酶可以改善转氨反应的不利平衡常数问题,在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为底物转氨反应制备L‑草铵膦的氨基供体等类似可逆反应中该酶具有转化酮酸等副产物来推动反应平衡的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104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78823.9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稳定性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工程菌与应用。所述转氨酶突变体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23位的组氨酸取代为丙氨酸,第43位的酪氨酸取代为天冬氨酸,第128位的精氨酸取代为丝氨酸,第214位的苯丙氨酸取代为半胱氨酸得到。经测定,本发明提供的ω‑转氨酶突变体的酶活达45U/mg以上。所述ω‑转氨酶突变体能够生物催化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不对称合成L‑草铵膦,200mM底物反应3h,底物转化率高达88%以上,产物ee>99.9%,相比于原始酶,转化率提高了1.8倍。此外,本发明采用三酶级联法,进一步提高了转化率,可催化300mM底物PPO转化为L‑草铵膦,300mM底物反应10h,底物转化率为100%,产物ee>99.9%,体现了极佳的L‑草铵膦生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4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17110.X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工程菌与应用,所述转氨酶突变体由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241位氨基酸经单点突变而获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来源于沙门氏菌新的高活力转氨酶突变体,酶活可达79.81U/(mg蛋白)。所述转氨酶突变体能够生物催化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制备L‑草铵膦,200mM底物反应3h,底物转化率为83.19%,产物ee>99.9%,相比于原始酶,转化率提高了2.23倍,在生产L‑草铵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2159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560336.3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氨酶突变体以及其编码基因,以及其在微生物催化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为底物不对称合成L‑草铵膦中的应用。所述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1所示,其突变体是将SEQ ID: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第138和141位中的一个进行单位点突变或组合突变获得的。本发明实现了高转化率转氨酶活力突变体基因的高效表达,酶活最高可达3827U/g。本发明转氨酶突变体在温度40℃,以pH 8.0缓冲液为反应介质进行生物催化反应获得L‑草铵膦,收率高达99%,产物e.e.值达到99%,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86298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1610622.7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转氨酶突变体及在制备L‑草铵膦中的应用,所述D‑转氨酶突变体是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第265位色氨酸突变为丝氨酸。本发明D‑转氨酶突变体具有高对映选择性(ee>99.9%),仅仅催化D‑草铵膦转化为4‑(羟基(甲基)磷酰基)‑2‑氧代丁酸,L‑草铵膦得以保留,降低了反应难度。采用一锅法,以市售的D,L‑草铵膦为底物,将无除草活力的D‑草铵膦合成L‑草铵膦,具有更高的原子利用效率,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操作简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具有工业化应用的潜力,L‑草铵膦产物的产率高达100%,对映体过量(ee)大于99.9%。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4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162858.1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天冬氨酸氧化酶启动子突变体及其应用,所述启动子突变体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天冬氨酸氧化酶启动子突变体,成功实现D‑天冬氨酸氧化酶在E.coli BL21(DE3)中目的蛋白高水平表达,酶活可达178.79±8.57U/mg,且可高效催化底物转化为α‑酮戊二酸,实现500mM D‑Glu的完全转化。与带有原生启动子的D‑天冬氨酸氧化酶相比,本发明带有启动子突变体的D‑天冬氨酸氧化酶的蛋白浓度和时空转化率分别提高了4.47、1.54倍。
-
公开(公告)号:CN1170705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1132.6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12P1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L‑草铵膦的方法,本方法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为底物,将其在(S)‑转氨酶的催化下与底物氨基供体发生转氨反应,得到L‑草铵膦以及脱氨基酮酸副产物;脱氨基酮酸副产物在(S)‑胺转氨酶的催化下,与脱氨基酮酸副产物氨基供体反应,生成转氨反应的底物氨基供体,所述(S)‑胺转氨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SEQ ID No.5所示。本发明通过构建包含有(S)‑转氨酶和(S)‑胺转氨酶的双转氨酶级联系统,可以解决以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为底物转氨反应制备L‑草铵膦可逆转氨反应中,底物氨基供体需求量大,脱氨基酮酸副产物含量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43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517111.4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转氨酶突变体及其在合成L‑草铵膦中的应用,所述α‑转氨酶突变体是将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第131位或214位进行单突变或多突变获得的。本发明α‑转氨酶突变体可催化20mM底物2‑羰基‑4‑[羟基(甲基)膦酰基]丁酸转化为L‑草铵膦,转化率达96.37%,相比较于野生型,CkTA‑W131Y突变体对PPO的特异性活性提高了1.5倍,CkTA‑A214V突变体对PPO的特异性活性提高了2.8倍,双突变CkTA‑W131Y‑A214V对PPO的特异性活性提高了3.7倍,其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pH为8.5,产物ee值大于99.9%。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