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951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186585.1
申请日:2022-09-27
申请人: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4L27/26 , H04B10/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带限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二维双模索引调制方法,包括:将输入比特序列通过串并转换分为K路,分别对应K个子块;在各个子块中,将输入的比特序列再一次通过串并转换分为两路,从而实现二维双模索引调制;在每个子块完成二维双模索引调制后,进行实数OFDM调制;产生输出光信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两个相邻时隙分别进行OFDM子载波双模索引调制,根据二维双模星座设计,在传输传统双模索引比特的同时,还可以额外传输维度索引比特,因此能够取得比传统双模索引调制更高的频谱效率;并且,本发明对幅度放大系数和相位旋转角度进行联合优化,取得最佳传输误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9513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186585.1
申请日:2022-09-27
申请人: 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4L27/26 , H04B10/11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带限OFDM可见光通信系统二维双模索引调制方法,包括:将输入比特序列通过串并转换分为K路,分别对应K个子块;在各个子块中,将输入的比特序列再一次通过串并转换分为两路,从而实现二维双模索引调制;在每个子块完成二维双模索引调制后,进行实数OFDM调制;产生输出光信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两个相邻时隙分别进行OFDM子载波双模索引调制,根据二维双模星座设计,在传输传统双模索引比特的同时,还可以额外传输维度索引比特,因此能够取得比传统双模索引调制更高的频谱效率;并且,本发明对幅度放大系数和相位旋转角度进行联合优化,取得最佳传输误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8257.9
申请日:2022-11-28
申请人: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国电电科院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过程监测报警装置的监测仪,包括:探头外壳、连接块和外壳;探头外壳内置太阳能板、电路模组、电池、液晶模块;探头外壳前端面设置感光探头;外壳内置双光摄像模块,用于给双光摄像模块和WIFI模块供电的电池,以及WIFI模块;外壳上端面设置按键开关,后端面设置卡扣,以及充电接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探头外壳设置了感光探头和液晶模块,具有自动变光遮光功能来辅助过滤强光,能够保证视频录制时不过度曝光;并且本发明不仅能拍摄焊接过程中熔池的视频,还能采集熔池温度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3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70018.X
申请日:2022-09-02
申请人: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煤炭及运输分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面向焊接过程的新型智能焊接监测仪设计,包括采集模块、视频检测模块和性能分析模块;采集模块包括焊接电压采集子模块和焊接电流采集子模块;视频检测模块包括可见光视频监视子模块、熔池红外温度检测子模块和第一存储子模块;性能分析模块包括图像处理子模块、信号处理子模块、数据挖掘子模块和第二存储子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充分使用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了焊接过程质量评估,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1288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96259.6
申请日:2024-04-03
申请人: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S17/88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车厢检测预警装置及方法,包括:模型构建模块:构建不同类型车厢的车厢检测通道;待检测数据获取模块:对目标车厢进行检测,获得待检测数据;检测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待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检测数据;第一车厢检测结果获取模块:若厢形变系数和车厢裂纹系数落入车厢检测通道的合格车厢形变区间和合格车厢裂纹区间,则得到目标车厢检测通道,并将标准检测数据输入目标车厢检测通道进行检测得到第一车厢检测结果;异构件结果获取模块:根据第一车厢检测结果进行异构件分析,获得异构件结果;车厢检测结果判断模块:将第一车厢检测结果和异构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终的车厢检测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
-
公开(公告)号:CN1179912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96259.6
申请日:2024-04-03
申请人: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S17/88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车厢检测预警装置及方法,包括:模型构建模块:构建不同类型车厢的车厢检测通道;待检测数据获取模块:对目标车厢进行检测,获得待检测数据;检测数据预处理模块:将待检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标准检测数据;第一车厢检测结果获取模块:若厢形变系数和车厢裂纹系数落入车厢检测通道的合格车厢形变区间和合格车厢裂纹区间,则得到目标车厢检测通道,并将标准检测数据输入目标车厢检测通道进行检测得到第一车厢检测结果;异构件结果获取模块:根据第一车厢检测结果进行异构件分析,获得异构件结果;车厢检测结果判断模块:将第一车厢检测结果和异构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最终的车厢检测结果为合格或不合格。
-
公开(公告)号:CN116311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2727.5
申请日:2023-03-01
申请人: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嘉华发电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20/52 , G06V20/40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V10/80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早期煤堆自燃检测方法,包括:采集煤堆的实时图像;部署基于改进的Yolov5s算法构建煤堆极早期自燃点识别模型,并对煤堆的实时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在识别出自燃点时进行告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极早期煤堆自燃检测方法能够有效检测煤场自燃点,并在识别自燃点后告警,极大降低了煤场火灾的风险;并提升小目标检测能力,自燃点的检测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79510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288338.1
申请日:2024-09-14
申请人: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33/00 , E21F17/18 , H04Q9/00 , H04B3/54 , G08B21/16 , G08B7/06 , G07C1/10 , H02J3/00 , H02M7/04 , H02M3/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载波通讯一氧化碳检测器,一氧化碳检测器布置在矿房内,矿房内设置有AC36V照明线路;一氧化碳检测器包括:灯口、外壳、电路板、CO传感器和第一载波通讯模块;灯口设置在外壳的一端,灯口与AC36V照明线路相连;AC36V电源通过AC36V照明线路和灯口向电路板供电;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载波通讯模块,电路板与安装在外壳上的CO传感器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矿房内已有的AC36V照明线路结合DC/DC电压变换技术为检测器供电,无需额外安装380/220V变压器或AC380V输入的开关直流电源,从而大幅简化了供电系统,降低了系统安装与维护的成本。同时,利用已有的AC36V照明线路进行载波通讯,无需架设专门电缆。
-
公开(公告)号:CN11720721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198445.0
申请日:2023-09-18
申请人: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场深层测温巡检机器人,包括:运动底盘、机械臂、测温杆、激光雷达、四合一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测温杆与机械臂相连接,所述机械臂、激光雷达和四合一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运动底盘上;所述机械臂通过电机进行控制,以调节测温杆插入煤堆的深度、角度和高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替代人工进行煤堆深层测温,检测效率更高,检测深度更深,覆盖面更广,可实现精准高效地监控整个煤堆内部的温度,能尽早发现煤堆深层内部自燃早期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7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62493.4
申请日:2023-09-11
申请人: 浙江浙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V20/52 , G06V40/10 , G06V10/25 , G06V10/62 , G06V10/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T7/246 , G06T7/27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Yolov5混合模型的评标室人员跟踪检测方法,包括:基于Yolov5构建评标室人员目标识别模型,并将Yolov5算法和Deepsort算法相结合构建混合模型;获取图像输入,根据所述评标室人员目标识别模型,对评标室人员进行目标识别和人数检测;根据所述混合模型,对评标室人员进行目标跟踪;根据所述混合模型,进行状态判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已有的人员目标进行ID赋予,利用上下图像帧之间的目标外貌和运动特征对比实现对目标的跟踪,解决评标室内人员流动造成的误报和漏报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