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浮力调节装置、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1581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13000.0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浮力调节装置、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水下航行器技术领域。复合浮力调节装置包括密封舱端盖、气密封舱、固定板、水密封舱、水舱压板、滤网、浮力调节机构和俯仰调节机构;气密封舱和水密封舱分别连接在固定板的相对两侧,密封舱端盖连接在气密封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水舱压板连接在水密封舱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滤网安装在水舱压板上;浮力调节机构安装在气密封舱和水密封舱中,俯仰调节机构安装在气密封舱中。该装置在结构上独立成段,集成了浮力调节和重心调功能,可在满足浮力调节的同时,利用剩余空间实现对俯仰角的控制,还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简化安装步骤。

    消力池安全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33958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10108070.4

    申请日:2020-02-21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消力池安全评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首先,依据获得的各安全指标的当前值计算出各安全指标与对应安全等级的关联度,获得消力池安全评估需要的各项安全指标的关联度,再依据关联度和预设定的权重进行安全评估,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关联度,获得消力池整体安全评估结果。以此获得的安全评估结果,相对现有技术更准确,更全面,从而更有利于消力池的安全维护。

    浅水湖泊稳态转换阈值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29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108772.6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浅水湖泊稳态转换阈值的判定方法,涉及河湖水生态环境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水生态环境指标、筛选出关键驱动因子、构建水生态环境数值模型、判定稳态转换阈值和评估治理效果。通过对水生态环境指标的全面透彻感知,在水生态环境指标中筛选出关键驱动因子,借助水生态环境数值模型,模拟水生态环境要素变化趋势,判定稳态转换阈值。通过稳态转换阈值动态评价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定量评估不同治理措施对水生态系统变化趋势的影响。本方法将水生态环境数值模型融合到浅水湖泊的稳态转换阈值判定中,为城市浅水湖泊富营养化防控和长期健康运行管控提供科学定量化手段。

    水工消力池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076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1377109.6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消力池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其包括获取水工消力池的设计参数和实测损伤信息,并根据设计参数模拟计算水工消力池底孔的水动力荷载;采用设计参数、水动力荷载作为先验概率,检测渗流变化和实测损伤信息作为边缘似然率,并利用贝叶斯理论计算水工消力池风险的后验概率;获取影响水工消力池组成部件的安全风险因素,并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梳理出影响水工消力池安全的关键因素建立水工消力池事故的逻辑层次;根据水工消力池事故的逻辑层次,利用信息物元方法确定水工消力池位于的安全等级。本方案提供的方法可以对水工消力池安全风险进行全覆盖定量评估,可以节省了力池检修需要的造围堰、抽水等复杂工程带来的时间、经济及人力成本。

    闸门密封状态检测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37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69685.9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闸门密封状态检测装置,涉及闸门检修技术领域。闸门密封状态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壳体、观测箱模块、示踪模块、压缩杆模块和顶盖模块,安装壳体开设有观测窗和喷口,观测箱模块安装在安装壳体内、且用于通过观测窗拍摄外界画面,示踪模块安装在安装壳体内、且用于通过喷口向外界喷出示踪剂,压缩杆模块安装在安装壳体的外侧、且用于与外界接触,顶盖模块安装在安装壳体的顶部、且用于连接线缆。闸门密封状态检测装置能够代替人工进入门槽内检测门与混凝土密封面的漏水点,提供视觉观看和散播示踪剂的功能,准确掌握渗漏点及其渗漏量。

    一种光阵列分控便携式光激励红外热成像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8061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208354.0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阵列分控便携式光激励红外热成像检测装置,涉及红外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精度不足、使用不便以及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其主要结构为:包括检测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带握持把手的检测机构、围绕检测机构的检测镜头设置的光激励加热机构以及外接的工控机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阵列分控便携式光激励红外热成像检测装置,其能在加热待检部件的同时对其进行红外检测,检测精度高;并且,有了握持把手后,装置使用方便、提高了检测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