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13353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80005585.0

    申请日:2011-02-24

    IPC分类号: F16H15/42 B60K6/543 F16H15/22

    摘要: 将锥环式CVT应用于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使装置全体形成紧凑的配置。将输入侧摩擦轮(22)配置于与发动机输出轴同轴的第一轴(I),将输出侧摩擦轮(23)配置于第二轴(II),将电动马达(2)配置于与第一轴、第二轴平行的第三轴(III)。将电动马达(2)与锥环式CVT(3)配置为一部分沿轴向重叠。从轴向观察,第三轴(III)配置为比线(v-v)靠未被环包围的摩擦轮(23)侧,该线(v-v)经过环(25)移动到最靠近未被该环包围的摩擦轮(23)的轴心(II)侧时的环的中心(t),并且与连接第一轴(I)和第二轴(II)的线(p-p)垂直。

    摩擦轮式无级变速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45933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50382.3

    申请日:2009-12-17

    IPC分类号: F16H15/22

    CPC分类号: F16H15/42 F16H61/6649

    摘要: 提供使用2个转矩凸轮、并且能够设定为没有太过或不足的适当轴向力特性的推压装置(12)。将第1转矩凸轮(15)与第2转矩凸轮(20)相对于转矩的传递路径并列配置。在传递转矩比规定值(b)小的区域(第1阶段、第2阶段)中,该传递转矩通过第1转矩凸轮(15),从而第1转矩凸轮(15)产生与该传递转矩相应的轴向力。在传递转矩比上述规定值(b)大的区域(第3阶段)中,传递转矩通过第2转矩凸轮(20),从而第2转矩凸轮(20)产生与该传递转矩相应的轴向力。

    摩擦轮式无级变速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45932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50374.9

    申请日:2009-12-17

    IPC分类号: F16H15/22

    CPC分类号: F16H15/42 F16H61/6649

    摘要: 本发明提供具有当被牵引时等的无载荷时、即便是在最初的1次滚动等的极低扭矩下也能够得到所需要的轴力的推压装置的摩擦轮式无级变速装置。推压装置(12)具有:基于弹簧(13)的预压的第1阶段;全部经由第1扭矩凸轮(15)传递扭矩的、基于该第1扭矩凸轮的第2阶段;以及全部经由第2扭矩凸轮(20)传递扭矩的、基于该第2扭矩凸轮(20)的第3阶段。第1阶段的轴力恒定,第2阶段由比较大的斜度(α)构成,第3阶段由小的斜度(β)构成。

    动力传递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74166A

    公开(公告)日:2010-10-27

    申请号:CN200980101114.2

    申请日:2009-03-02

    IPC分类号: F16H15/42 F16H37/02 F16H57/02

    摘要: 在箱体(2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将配置有CVT(30)的第一空间与配置有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4)和差动齿轮(28)的第二空间分隔开的间隔板(21d),将用于分别支撑输入锥形件(34)和输出锥形件(36)的单纯转动的作为圆柱滚子轴承形成的轴承(42、46)配置在第一空间内,将用于支撑输入轴(32)的一端并能够承受轴向力的作为圆锥滚子轴承形成的轴承(41)、用于支撑输出轴(38)并能够承受轴向力的作为圆锥滚子轴承形成的轴承(49)、用于支撑输出锥形件(36)一端的轴承(45)配置在第二空间内,并使用油封(43、47)密封,在第一空间中填充牵引油,并且在第二空间中填充润滑油。

    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13353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180005585.0

    申请日:2011-02-24

    IPC分类号: F16H15/42 B60K6/543 F16H15/22

    摘要: 将锥环式CVT应用于混合动力驱动装置,使装置全体形成紧凑的配置。将输入侧摩擦轮(22)配置于与发动机输出轴同轴的第一轴(I),将输出侧摩擦轮(23)配置于第二轴(II),将电动马达(2)配置于与第一轴、第二轴平行的第三轴(III)。将电动马达(2)与锥环式CVT(3)配置为一部分沿轴向重叠。从轴向观察,第三轴(III)配置为比线(v-v)靠未被环包围的摩擦轮(23)侧,该线(v-v)经过环(25)移动到最靠近未被该环包围的摩擦轮(23)的轴心(II)侧时的环的中心(t),并且与连接第一轴(I)和第二轴(II)的线(p-p)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