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79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30358.6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铁路隧道三维瓦片数据多维时空索引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设计一种数字孪生铁路隧道系统‑单元‑部件多维度时空索引结构,建立一种内外存协同的瓦片数据缓存算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从各部件级孪生模型轴平行包围空间出发,实现贴合铁路隧道带状空间走向的OBB包围空间纠偏;其次,依次构建部件、单元、系统级索引,并以三维瓦片为核心实现三者关联;然后,根据瓦片数据访问频率划分冷温热属性,将高频访问数据迁移至内存并建立数据缓存;最后,面向多维时空索引及缓存算法,实现在高并发环境下铁路隧道部件级孪生模型生命周期‑单元里程‑部件类型多维检索。
-
公开(公告)号:CN1195549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70932.7
申请日:2024-11-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围岩变形自动化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外壳、可伸缩吸盘、三维激光扫描仪、若干移动轮、若干风扇、动力模块和控制及通讯模块;所述外壳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其下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可伸缩吸盘位于外壳内部,其一端固定于外壳上表面内部中心处,另一端可通过外壳下表面开设的通孔伸出实现固定,三维激光扫描仪设置于外壳上表面的外部中央位置,若干风扇均匀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和四周表面。本装置可通过移动轮配合风扇实现自行移动,可伸缩吸盘实现自动固定,对隧道环境的适应性强且无需额外人力在洞内操作,人员投入更少,成本更低,还可不间断采集变形数据,实时传输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348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845828.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12/66 , H04L67/12 , H04L41/0803 , G16Y40/10 , G16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网关。目前智能网关采用先配置后使用方式,在安装、使用及后期维护中,运维代价较大。本发明包括主控制器、总线监听模块和n个电源管理模块;n个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n个总线设备;电源管理模块接收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对总线设备的电源接通或切断,并监测其电压和电流;总线监听模块用于监测主控制器发送到总线上的数据,并监测总线设备返回的数据;主控制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上传至云平台;同时接收云平台的命令,实现对主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及总线设备参数的调整。本发明可实现新设备的自动识别及接入,在安装调试、使用及后期维护中,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2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9907.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监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相关参数;将所述安全相关参数输入到安全风险识别模型中,获取安全风险类型以及等级;其中,所述安全风险识别模型通过第一预设样本集合训练得到的,所述第一预设样本集合包括多组第一预设样本,每组第一预设样本包括:安全相关参数;和,对应的安全风险类型以及等级;根据所述安全风险类型以及等级,确定应急响应方案;向应急工作组的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应急响应方案。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基于安全相关参数自动确定应急响应方案,并向应急工作组的终端设备发送该应急响应方案,从而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73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1330.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时段多传感器融合的隧道检测方法及系统,可解决隧道内环境检测依赖于人工检测或机器主动式检测,可能存在遗漏点及人力、机械、时间消耗的问题。隧道检测系统中包括多个检测装置和服务器,每个检测装置上安装有多个传感器和定位装置,每个传感器用于采集不同类型的数据,通过第一检测装置实时获取待测隧道的第一环境数据和第一位置信息,以及通过第二检测装置实时获取待测隧道的第二环境数据和第二位置信息;将第一环境数据、第一位置信息、第二环境数据和第二位置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以使得服务器根据各个时刻上传的第一位置信息和第二位置信息,对第一环境数据和第二环境数据进行融合,得到待测隧道的检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10919.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车辆的动态调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线路的客流量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当前时间的未来时间;获取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到站的第一线路的车辆的剩余运力,所述剩余运力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承载量与已承载量确定,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车辆单元;根据所述客流量信息和所述剩余运力,确定增加或者减少的车辆单元的数量;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到站的第一线路的车辆中获取目标车辆,对所述目标车辆增加或者减少所述车辆单元的数量对应的车辆单元。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提高车辆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773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09889.9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运维材料管理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各储存位置的运维材料的维保信息;将所述维保信息输入运维材料识别模型,获取所述各运维材料的数量以及损耗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运维材料识别模型通过第一预设样本集合训练得到,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样本集合包括多组第一预设样本,每组第一预设样本包括:维保信息,和,对应的数量以及损耗状态信息;根据所述运维材料的数量以及损耗状态信息,以及,所述运维材料的历史用量和使用期限,确定所述运维材料的需求信息;输出所述需求信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实现轨道交通运维材料的智能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8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51327.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作业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内多机协同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作业需求选择辅机的数量以及辅机的类型,然后通过主机确定每个辅机的位置;主机对隧道内所需作业区域进行扫描并建立隧道的三维模型;主机对辅机规划路径及预设作业速度和作业起点;辅机移动至作业起点并按规划路径和预设作业速度进行作业,从而避免机械容易与隧道内部及隧道壁周围的障碍物发生碰撞致使检测机械和障碍设备受损;主机实时规划辅机路径和作业速度;通过主机对每个辅机路径的规划,和主机与每个辅机实时通信,保证检测更加全面,避免检测发生遗漏,从而达到了辅机检测类型和面积更加全面、辅机和障碍设备不易磕碰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0610919.8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的车辆的动态调度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第一线路的客流量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当前时间的未来时间;获取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到站的第一线路的车辆的剩余运力,所述剩余运力根据所述车辆的最大承载量与已承载量确定,所述车辆包括至少一个车辆单元;根据所述客流量信息和所述剩余运力,确定增加或者减少的车辆单元的数量;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到站的第一线路的车辆中获取目标车辆,对所述目标车辆增加或者减少所述车辆单元的数量对应的车辆单元。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提高车辆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481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845828.1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12/66 , H04L67/12 , H04L41/0803 , G16Y40/10 , G16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智能网关。目前智能网关采用先配置后使用方式,在安装、使用及后期维护中,运维代价较大。本发明包括主控制器、总线监听模块和n个电源管理模块;n个电源管理模块分别连接n个总线设备;电源管理模块接收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对总线设备的电源接通或切断,并监测其电压和电流;总线监听模块用于监测主控制器发送到总线上的数据,并监测总线设备返回的数据;主控制器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上传至云平台;同时接收云平台的命令,实现对主控制器参数的调整及总线设备参数的调整。本发明可实现新设备的自动识别及接入,在安装调试、使用及后期维护中,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