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CO2岩石致裂试验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47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2319.2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临界CO2岩石致裂试验系统,属于岩石致裂技术领域,包括试验台及放置于试验台上的岩石试样,致裂试验组件设置在试验台上,致裂试验组件包括装有超临界CO2的储能器,设置在试验台上,储能器释放冲击气体的一端插入岩石试样的内部,多个试样压板环绕设置在岩石试样的外侧,试样压板与岩石试样抵接,施压机构设置在试验台上,施压机构的输出端与试样压板连接,施压机构驱动试样压板对岩石试样施加载荷,本发明利用储能器使得超临界CO2相变产生的冲击气体,从岩石试样内部对其进行直接冲击致裂,同时施压机构驱动试样压板对岩石试样施加载荷,能够对超临界CO2相变致裂岩石进行精确模拟,提高超临界CO2岩石致裂动力学冲击指标测量的准确性。

    一种风沙滩矿区储水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75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34278.5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沙滩矿区储水方法,本发明创新利用定向钻使得天窗区风沙滩含水层与非天窗区风沙滩含水层连通,提升了水资源快速跨区域补给,加大补给程度后使得整个矿区含储的水量大幅度增加;为防止大量的水资源通过地表泉水排泄,因此通过煤柱的留设,改变了原有的风沙滩含水层渗流路径,留设煤柱区相对于开采区沉降量小,阻断或减少泉水的排泄,增加地下水的运移路径,从而增加了下渗量;本发明提升了由风沙滩入渗转化为其他含水层的水资源量,水资源的存储有效缓解了缺水的问题;避免了大量水资源进入采空区,水质有所提升;同时有效控制了风沙滩区积水过量的问题,减少了煤炭开采安全风险。

    矿山巷道智能监测集成装置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8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84421.0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矿山巷道智能监测集成装置及应用方法,包括主体装置,其底部配置可拆卸履带式轮胎,内部设有数据收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顶部设有的监测装置包括巷道全断面变形扫描仪、支护结构电镜扫描仪、锚杆无损监测系统以及施工环境监测装置;所述数据收集系统收集所述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并传输给所述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分析;本发明提供的矿山巷道智能监测集成装置,集巷道全断面变形扫描仪、支护结构电镜扫描仪、锚杆无损监测系统和施工环境智能监测装置于一体,能够同时满足矿山巷道多种监测需求,加快矿山巷道监测速度,提高监测效率,节省人力物力。

    一种煤矿井下机械臂姿态检测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197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02452.7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煤矿井下机械臂姿态检测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煤矿特种机器人及机械臂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在接收到机械臂运动指令时,获取所述机械臂当前位姿数据和环境数据;获取所述机械臂当前位姿数据和环境数据;利用所述当前位姿数据进行机械臂动力学计算,得到机械臂姿态数字模型;利用所述环境数据对所述机械臂的作业空间进行三维重建,得到三维环境模型;基于所述机械臂姿态数字模型、所述三维环境模型进行避碰分析,得到当前位置下所述机械臂的安全移动路径。提升控制精度和作业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操作安全风险,实现了煤矿井下重载机械臂的自动化位姿检测和自主避碰决策,有效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设备碰撞风险,提高了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一种黄土层覆盖矿区储水及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26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12290.4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土层覆盖矿区储水及利用方法。本发明主要运用以下原理:第一,在矿区选定地下水储水区考虑了煤炭开采地下水影响半径及采煤底板破坏深度,确定了垂向和水平两个方面的区域。第二,为控制水质考虑了黄土地区水土流失实际,采用了地面蓄水系统。第三,通过采用补水钻孔限制地下含水层蓄水高度,确定选定地下水储水区距离已经采煤的区域最小距离。同时,考虑黄土水位过高对地表生态的危害和煤矿安全问题。第四,由于补给前后水位都是关于时间的函数,因此基于第一观测数据和第二观测数据确定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以通过采集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有效提升矿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且未影响生态环境和煤矿安全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