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82741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348141.1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 B60K17/04 , B60G3/20 , B60G7/00 , B62D9/00 ,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的电动汽车模块化车轮总成,包括车架;转向电机,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以及副车架,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副车架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能够绕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其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驱动车轮旋转;立柱,轮毂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立柱具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驱动车轮;上悬架摆臂,其两端通过橡胶衬垫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上端和所述立柱之间;下悬架摆臂,其两端通过橡胶衬垫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下端和所述立柱之间。本发明的车轮总成集成驱动、制动、悬架和转向系统,实现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799503B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610352299.6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辽宁工业大学
IPC: B60K17/356 , B62D5/04 , B62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四轮轮边电机驱动和四轮独立转向的电动汽车底盘总成,包括:车架;转向电机,其固定在车架上;以及转向托臂,能够绕转向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转向架,能够随着转向托臂一同旋转;驱动电机,转向立柱,轮毂可旋转的连接转向立柱,弹簧减振器总成,其设置转向托臂和转向立柱之间,用于对转向托臂支撑和减振;导向机构,用于对弹簧减振器总成运动提供导向,本发明采用轮边电机驱动汽车转向并将轮边电机设计成为簧上质量,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动力性,采用轮边电机控制驱动四轮驱动转矩,能够实现在不同车轮间的驱动转矩合理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5882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48141.1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 B60K17/04 , B60G3/20 , B60G7/00 , B62D9/00 ,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18 , B60G3/20 , B60G7/008 , B60G2200/44 , B60G2204/14 , B60K17/04 , B62D5/046 , B62D6/002 , B62D9/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的电动汽车模块化车轮总成,包括车架;转向电机,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以及副车架,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副车架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能够绕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其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驱动车轮旋转;立柱,轮毂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立柱具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驱动车轮;上悬架摆臂,其两端通过橡胶衬垫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上端和所述立柱之间;下悬架摆臂,其两端通过橡胶衬垫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下端和所述立柱之间。本发明的车轮总成集成驱动、制动、悬架和转向系统,实现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79950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352299.6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辽宁工业大学
IPC: B60K17/356 , B62D5/04 , B62D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四轮轮边电机驱动和四轮独立转向的电动汽车底盘总成,包括:车架;转向电机,其固定在车架上;以及转向托臂,能够绕转向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转向架,能够随着转向托臂一同旋转;驱动电机,转向立柱,轮毂可旋转的连接转向立柱,弹簧减振器总成,其设置转向托臂和转向立柱之间,用于对转向托臂支撑和减振;导向机构,用于对弹簧减振器总成运动提供导向,本发明采用轮边电机驱动汽车转向并将轮边电机设计成为簧上质量,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动力性,采用轮边电机控制驱动四轮驱动转矩,能够实现在不同车轮间的驱动转矩合理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205854270U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20859894.4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2D2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电动车车架,包括:中间纵梁,其与车架纵轴线重合,且两端垂直连接有横梁;前后部模块化总成区域,其为四个相同的区域且呈向上拱曲结构,以中间纵梁为对称轴呈对称分布;四个动力总成固定板,其固定在所述前后部模块化总成区域上,所述四个动力总成上分别固定有转向总成固定板;其中,所述向上拱曲结构能够形成容纳空间,实现车轮的横行、原地转向等转向模式。本车架采用向上拱曲结构设计,赋予车轮区域足够的空间,使车轮区域有足够的空间实现横行、原地转向、斜行等特殊转向模式。该车架为前后、左右对称结构以便模块化总成的安装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05615576U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20484553.3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辽宁工业大学
IPC: B62D5/04 , B62D9/00 , B62D6/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四轮轮边电机驱动和四轮独立转向的电动汽车底盘总成,包括:车架;转向电机,其固定在车架上;以及转向托臂,能够绕转向电机的输出轴旋转;转向架,能够随着转向托臂一同旋转;驱动电机,转向立柱,轮毂可旋转的连接转向立柱,弹簧减振器总成,其设置转向托臂和转向立柱之间,用于对转向托臂支撑和减振;导向机构,用于对弹簧减振器总成运动提供导向,本实用新型采用轮边电机驱动汽车转向并将轮边电机设计成为簧上质量,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动力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890991U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20860093.X
申请日:2016-08-10
Applicant: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辽宁工业大学
IPC: B62D2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电动车的车架,包括:车架整体为向上拱曲的双层结构,在车架的上层和底层之间,车架的纵向对称面上,有四根竖直方向的二力杆和四根倾斜的支撑来连接两层车架,在前后部模块化总成区域之间有四根钢管纵向连接,使上层车架的载荷能够转移到下层车架上,保证车架不因过载而产生严重变形。设计双层车架结构,使上层车架的载荷能够转移到底层车架上,上下两层车架共同承受载荷,使全车的载荷分布更合理,防止车架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205675099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478979.8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 杭州伯坦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2D5/04 , B60K17/04 , B60G3/20 , B60G7/00 , B62D9/00 , B62D6/00 , B62D113/00 , B62D101/00 , B62D13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的电动汽车模块化车轮总成,包括车架;转向电机,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以及副车架,其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副车架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车架上;所述转向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能够绕输出轴转动;驱动电机,其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用于驱动车轮旋转;立柱,轮毂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立柱具有通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通孔驱动车轮;上悬架摆臂,其两端通过橡胶衬垫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上端和所述立柱之间;下悬架摆臂,其两端通过橡胶衬垫连接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下端和所述立柱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车轮总成集成驱动、制动、悬架和转向系统,实现四轮独立驱动与转向。
-
公开(公告)号:CN1108616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911280511.2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传动比机构,包括:外壳,其内壁沿轴向均布多条直线凹槽;第一端盖,其与外壳一端固定连接,用于将可变传动比机构与转向机构固定;第一电磁铁,其固定在第一端盖内侧;第二端盖,其与第一端盖对称设置,且与外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铁,其固定在第二端盖内侧;套筒,其设置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之间,且其靠近第二电磁铁的一端与转向齿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套筒的外壁具有曲线凹槽;钢球环形架,套设在套筒外部;多个钢球,其可转动的均布在钢球环形架上,钢球的内侧与所述曲线凹槽相匹配,外侧与直线凹槽相匹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传动比转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707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546402.7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辽宁工业大学
IPC: G05D1/43 , G05D1/644 , G05D1/648 , G05D1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水陆两栖车的航行变权重动态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隶属于水陆两栖车能量管理领域,方法主要包括:确定水陆两栖车的系统变量,初始化航行变权重动态协调控制的第一优化控制策略;采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建立满足水陆两栖车工作的航行变权重动态协调控制的第二优化控制策略;确定模糊推理调节器的输入变量和隶属度函数,构建模糊规则,建立水陆两栖车的航行变权重动态协调控制的第三优化控制策略。该动态协调控制方法可以实时调节权重系数,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自动地适应不同的工况需求,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