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43410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29771.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泥基材试件的一体化多功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矿化养护箱、储蓄箱、进气瓶、集气瓶、真空机;储蓄箱通过进水通道和泄水通道与矿化养护箱连接,储蓄箱中的Ca(OH)2溶液通过进水通道输入到矿化养护箱中,矿化养护箱中的Ca(OH)2溶液通过泄水通道回流到储蓄箱中;进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进气通道与矿化养护箱连接,所述矿化养护箱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泄气通道回流到集气瓶中;真空机与矿化养护箱连接,用于将矿化养护箱中的气体抽出,使得矿化养护箱形成负压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07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11418725.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水沙循环控制的材料加速冲蚀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控制系统以及与控制系统连接的用于调节含沙水流中含沙量的水沙调节装置、用于控制含沙水流的流动状态的稳流装置、用于进行含沙水流冲蚀待试验试件的试验过程的试验装置、用于回收含沙水流并输送到水沙调节装置循环利用的循环回收装置;该装置同时可控制试件块冲蚀、锈蚀时间和形貌及厚度采集时间,可实现试件块冲蚀、锈蚀、形貌厚度采集三者有序协同工作。本发明通过对实时流速、含沙量检测和调控以及冲蚀锈蚀的控制,可实现试验区内流速可调、含沙量可控的效果,可模拟构件干湿交替全过程,最终实现构件水沙冲蚀与加速锈蚀以及形貌、厚度分析一体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09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113218.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干湿交替‑交变水压耦合的试验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交变水压装置、环境模拟试验箱、控制单元;交变水压装置设置于环境模拟试验箱中;交变水压装置,用于对待测试对象进行交变压力测试;环境模拟试验箱,用于对待测试对象进行干湿交替测试;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交变水压装置、环境模拟试验箱的测试过程,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测试流程分别对交变水压装置、环境模拟试验箱进行控制,完成交变水压测试和干湿交替测试。所述系统及方法可让试件在特定的腐蚀环境下同时实现干湿交替的湿润过程中同时令试件受大小逐渐变化的交变水压力作用,解决了试件在干湿交替和交变水压耦合作用下的试验问题,为之后的相关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7443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18708.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驱动履带式涂覆装置及方法,包括机身、驱动装置、涂覆装置、检测装置以及控制系统;机身用于搭载上述各个装置,可依据需求拆卸拼装;驱动装置安装于机身内部最上层,通过装配若干永磁性履带并由可拆卸式电源提供驱动力实现整个装置在钢构件上行走;涂覆装置可实现风干‑喷涂‑涂抹一体化;检测装置可实现对涂层涂覆均匀程度、涂覆厚度的及时观测;该装置可以自动完成管状钢构件表面的喷涂以及效果检测操作,避免了人工长时间工作出现工作疲劳的情况,同时避免了人工高空作业的高风险性,避免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降低了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288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18714.X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材料加速锈蚀自动实时监测试验系统及方法,通过监测装置采集试验过程的数据,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或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为后续的研究分析提供了大量的监测数据;可以全面准确评价材料在水位变动区的失效原因,适用于特定因素对冲蚀‑锈蚀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所得结果对冲蚀‑锈蚀机理研究、防护措施优化,以及材料的筛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试验过程中可进行材料的原位电化学加速锈蚀试验,有助于分析锈蚀分量在材料冲蚀‑锈蚀失效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520548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825040.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6T17/10 , G16C60/00 ,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三维细观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及氯离子传输仿真系统,该方法首先利用Monte‑Carlo法、Fuller级配关系、德洛内三角网算法随机生成混凝土三维多面体集料,然后按照集料粒径从大到小排序后进行随机投放,在投放的过程生成多面体集料的界面区并根据重叠判别准则建立全部多面体集料及其界面区,完成混凝土三维细观数值模型的构建;本发明所生成的多面体集料在形状、粒径、分布等具有随机性,更符合实际情况,且计算效率高;同时,基于混凝土三维细观数值模型建立的氯离子传输仿真系统,可克服混凝土内氯离子传输数值仿真研究当中大多数将集料形状假定为规则球形或椭球形等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91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16024.0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算法实时检测金属锈蚀深度的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图像识别算法来检测锈蚀深度,根据已有检测结果构建大型金属构件形貌特征和锈蚀深度的数据库,并通过图片匹配的方式实时反馈金属构件的锈蚀深度。保证了金属锈蚀状态和服役寿命的长期稳定追踪和预测,实现了为客户端实时检测提供准确及时的锈蚀数据,减少了现场检测的试验工作体量和工作成本。相比于传统的检测方法,本方法可极大程度地减少检测的频次和工作量,以及可更智能更实时地检测锈蚀的程度。利用锈蚀形貌与锈蚀深度相关联,不同的形貌有不同的深度来检测金属构件的锈蚀深度,减少大规模现场检测的工作量,同时提供长期检测的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37015.X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4 , G06T7/60 , G06T7/70 , G06V10/1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船闸浮式系缆角度获取及结构受力监测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传统的缆绳监测技术,并且弥补了现有浮式系缆设施应变监测技术中系缆力反演误差大、无线传输方式信号不稳定等缺陷。通过监测船闸浮式系缆设施柱身应变,结合图像识别获取得到的缆绳系缆角度,实时监测浮式系缆设施的受力状况,为评估船闸浮式系缆设施运行状态提供技术支撑。本方法通过图像识别来获取系缆角度,通过具备稳定数据信号有线传输方式对浮式系缆设施受力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解决了现有的浮式系缆设施安全评估技术难以准确地评估船舶过闸通航的安全状态以及不能全覆盖监测过闸通航船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71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311423344.9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港口基础设施结构耐久性安全预警系统及方法,通过港口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浓度分布数据的实时监测数据,构建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港口混凝土结构氯离子动态传输模型,适用于多海区港口混凝土氯离子浓度阈值及结构耐久性预警,构建港口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安全预警平台。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基于氯离子浓度分布数据监测、氯离子传输参数动态反演分析以及结构物耐久性预警的多模块互联互通功能,研发的港口基础设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安全预警平台,实现对港口基础设施结构物使用寿命的自动化实时预测和预警。克服了常规有损检测方法与室内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233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418720.5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调控含沙量的水沙冲蚀试验系统及方法,用于试验室条件下模拟水沙冲蚀‑材料加速锈蚀‑紫外老化耦合下的试验,能够更全面准确评价材料在水位变动区的失效过程,可研究水沙冲蚀速度、水沙冲蚀角度、冲蚀周期、含沙量、干湿交替时间、光照等因素对材料冲蚀‑锈蚀行为的影响,最终达到流速可控、含沙量可调等效果。其试验环境可控,还可以研究特定因素对冲蚀‑锈蚀行为的影响,所得结果对冲蚀‑锈蚀机理研究、防护措施优化,以及材料的筛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