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2555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610027249.0
申请日:2016-01-1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东清连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IPC: E01C1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开缝中空弹性管嵌入接缝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防水结构,包括嵌入接缝内设置并可随路面板的膨胀和收缩而水平伸缩的中空弹性管,所述弹性管在路面板的挤压作用下至少向上具有一拱形凸起部,在正对缝隙的中空弹性管面设置有内外连通的开口缝;中空弹性防水件预压缩量大,可以有较大的伸展和压缩空间,可以长期适应混凝土板的变形,尤其是水平伸缩变形和竖向剪切变形,当横缝的宽度随温度变化时,由于中空弹性防水件的压缩程度适于其进行伸缩运动,弹性防水件在横缝伸缩变形和剪切变形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因横缝伸缩、剪切变形的界面应力而不会因脱离出横缝而造成横缝与弹性防水件的连接处产生破损。
-
公开(公告)号:CN222477138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23652304.X
申请日:2023-12-30
Applicant: 广东清连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 深圳高速运营发展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水泥基薄层罩面抗裂结构,包括加铺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薄层罩面,所述薄层罩面为超高性能混凝土;还包括预先铺设于路面裂缝上的裂缝隔离层,所述裂缝隔离层位于薄层罩面下;采用UHPC(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超高性能混凝土)与裂缝隔离作为薄层罩面的抗裂结构,通过路面开槽(沿裂缝全长或局部开槽)或/和裂缝隔离层以适应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阻止反射裂缝的扩展,同时路面开槽有益于避免旧路面开裂处相邻板块膨胀导致的UHPC薄层罩面屈曲失稳破坏及层间界面粘结失效。通过上述结构使薄层罩面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抗裂性和耐久性,可有效解决薄层罩面的屈曲、脱空以及在重载作用下的早期断裂、疲劳破坏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5557241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040576.5
申请日:2016-01-17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东清连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IPC: E01C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粘贴裂缝防水的路面结构,包括带有裂缝的路面和黏结固定于路面裂缝上的防水面层以及位于防水面层下方裂缝两侧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和防水面层相互无黏结;该结构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形变的防水结构以适应缝隙的伸缩形变,并分散裂缝的伸缩变形产生的应力,使其不会集中到一点,具有高低温性能优良和防水密封效果好的特点,随着裂缝伸缩变形施加给防水层的应变不会超过该材料自身的极限应变,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延长,能够有效保证防水效果,该防水处理结构形成的防水贴一方面具有较强的黏结力,同时又能适应变形,该结构施工时无需大型设备,常温施工,方便快捷,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即时防止裂缝对道路产生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09144597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186465.0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广东清连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环境电加热养护早强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基层以及铺设在所述基层上方的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上喷洒有养护剂;在养护过程中,混凝土层的上方铺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的加热温度为20-30℃,所述养护剂在加热养护过程中形成养护膜。该实用新型通过在早强混凝土层上喷洒养护剂,再通过设置在其上方铺设的加热装置,可在待混凝土初凝后,利用加热装置提供20℃左右的加热温度进行加热养护,其耗电少,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达到开放交通所需的混凝土弯拉强度要求,实现快速通车;并且,其具有可操作性强、弯拉强度形成快、养护成本较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714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91633.6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清连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既有桥梁桩基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桥梁桩基检最佳测频率快速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桩基上选定激振点;获取既有桩基的桩径、上部结构高度、激振点距上部结构距离;基于桩径、上部结构高度、激振点距上部结构距离、激振频率与三维效应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根据桩径、上部结构高度、激振点距上部结构距离和设定三维效应系数,确定最佳激振频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依据经验采用常规检测锤敲击,会导致不当检测频率会致使检查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