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6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377766.5
申请日:2024-03-2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便携式装置。凝血酶原时间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有聚集诱导发光碳点的检测区,所述检测区用于接收血浆;所述聚集诱导发光碳点由如下方法合成:二硫代水杨酸或柠檬酸与三亚乙基四胺或四亚乙基五胺混合后,经反应获得。本方案的碳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黏度响应特征,血浆样品在凝血试剂的作用下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在持续激发光作用下,聚集诱导发光碳点生成荧光‑时间曲线,其发射光产生红移现象,进而判定和计算凝血酶原时间。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凝血酶原时间检测装置依赖于电化学检测方式而导致的检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具有理想的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74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111162072.2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12Q1/6886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双位点顺反式突变检测的引物、探针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构建了一种基于不对称PCR偶联结构特异性核酸酶等温扩增技术,可以用于灵敏地检测肺癌患者用药相关双突变位点的顺反式构象及突变丰度。本发明可在核酸浓度为3ng时,检测低至0.1%的突变目标分子,整个检测过程不超过2.5小时。本发明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检测周期短,特异性好,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低。适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和临床标本的测定等,能成为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的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724799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0955057.6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12Q1/6806 , C12Q1/6844 , C12Q1/6876 , C12N15/11 , G01N33/5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DNA纳米探针的细胞外囊泡检测方法,属于探针检测技术领域。该DNA纳米探针是由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链1、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链2、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链3组装制得的。该探针在识别靶标细胞外囊泡之后,引发的变构反应能够同时介导多重扩增对外源信号的输入进行响应,Phi29DNA聚合酶介导的靶标回收技术及RCA技术的结合将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高度灵敏、特异、快速、经济高效地对靶标核酸进行多重检测。与传统DNA探针荧光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加入多个探针,降低了反应的复杂程度,减少了人为加样误差带来的非特异性,从而减少假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44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68659.6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2 , C12N15/11 , C12R1/86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白酒酿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酿酒酵母的特异性探针、定量检测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快速、准确的识别酿酒酵母的特异性探针、定量检测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测样品与杂交链式反应探针缓冲液混合后充分反应,然后加入底物发夹探针反应,再加入氯化血红素、ABTS以及过氧化氢混合反应,根据混合溶液最终颜色定量待测样品中的酿酒酵母。本发明通过设计探针检测体系,实现了酿酒酵母的26s rDNA的识别,信号放大以及最终的比色检测,通过构建巧妙而精简的等温扩增体系,实现了酿酒酵母26s rDNA的超灵敏,高特异性和简单便携的比色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752039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33991.9
申请日:2012-06-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MF-TDMA卫星系统中的载波信道内时隙分配方法,该方法将时隙资源树作为管理模型,同时引入优先级定位方法和二进制编码转换时隙分割法,将接收到的各用户终端时隙申请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重排列并标注优先级,并用二进制转换法把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时隙数分割为2n的时隙块之和。这样在分配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时隙申请量大的用户优先得到分配,减少业务时延,采用靠右原则的优先级分配法还可以使得大的时隙块首先得到大的时隙空间,不会因为时隙空间先被小时隙块占用而造成申请的拒绝,从而有效杜绝时隙碎片的产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4097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595780.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的微型离心装置及应用。该装置包括用于沿中轴线转动的芯片;芯片上刻蚀有微流控流道;将样品加样于微流控流道的入口处,并且预先包被特定的抗体、显色试剂或者其他检测试剂,可以通过指尖拨动装置实现全血分离,血细胞和血浆分别经过设有特定微柱阵列的弯曲流道,与检测样本、特定抗体、显色试剂或者其他检测试剂混合反应,最后在显色/检测区域观察检测结果。本发明实现了在一个指尖驱动的微流控装置上完成从样品加入到检测结果输出的全部过程,兼具经济、便携、快速的优势,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疾病检测新型装置和策略,丰富了微流控芯片用于临床检测的相关研究,本装置具有理想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86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210611063.5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12Q1/6886 , C12Q1/682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疾病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融合基因及其变体的系统以及方法和应用。一种检测融合基因及其变体的系统,包括识别切割单元和链置换单元;所述识别切割单元包括Cas13a RNA酶、用于识别融合基因的引导RNA和触发RNA;所述链置换单元包括探针H1和探针H2。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能够简单快速检测融合基因及其变体的系统以及方法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可在1小时内完成肺癌患者EML4‑ALK融合变异的灵敏可靠的检测;在RNA总量为10ng时,检测低至0.5%的突变分子,最低检测浓度可达10‑4ng/μL,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测定等,能成为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的检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67125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829700.0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A61K47/64 , A61K47/54 , A61K47/69 , A61K47/65 , A61K35/15 , A61P31/04 , A61P37/04 , B82Y5/00 , B82Y40/00 , C07K19/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激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生物医药领域。本申请纳米激动剂由可变形多肽进行自组装形成,可变形多肽含有依次偶联的靶向抗菌肽、功能化自组装肽、FcγR识别肽和脂肪酶响应性疏水分子,其中,功能化自组装肽能够在二次自组装中控制FcγR识别肽朝着目标病原体的表面翻转,目标病原体为被靶向抗菌肽靶向结合的病原体。本申请纳米激动剂将二次自组装中能够引导的FcγR识别肽的外翻与FcγR介导的内吞相结合,首次开发出一种兼顾病原体清除和宿主免疫功能修复的纳米激动剂,用于体内同时实现入侵病原菌的清除和受损免疫功能的修复,有望实现针对脓毒症及其继发感染的有效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71007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50866.3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肝癌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生物素化海藻酸钠;制备DNA探针;采用脂质挤出法制备包裹DNA探针的(2,3‑二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DOTAP)脂质体;在DOTAP脂质体中加入生物素化海藻酸钠,经孵育后制得靶向肝癌的纳米颗粒。本发明以生物素化的海藻酸钠为DOTAP脂质体涂层材料,实现电荷翻转,在降低纳米材料对细胞本身毒害作用的同时,可提高细胞对DNA探针体系的摄取效率。本发明结合海藻酸钠与肝癌细胞膜表面高表达的甘露糖受体固有的受体‑配体结合作用,和海藻酸钠的生物素化修饰对肝癌细胞的双重靶向作用,可提高纳米颗粒在肿瘤部位的积累,实现肿瘤的检测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1330851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614183.6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耐药微生物的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先用核酸适配体磁珠捕获多重耐药微生物,并释放出与适配体互补的阻断序列,将蛋白质信号转化为核酸信号,再通过指数扩增反应扩增阻断序列,对扩增后的阻断序列进行测定。本发明在指数扩增反应体系中加入分子增强剂来抑制非特异性扩增反应,在测定过程中加入纳米级过渡金属二卤族化合物作为结果读取载体,进一步降低背景信号的强度。本发明操作简便、高效,可实现无背景、快速、超敏检测的目的,能解决传统检测技术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检测结果存在背景信号、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判读不准确、等温扩增反应存在严重的非特异性扩增等关键技术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检测微生物的耐药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