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51330.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磨粒随机特性的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砂轮磨削面展开为二维圆环平面,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为等腰梯形平面,以等腰梯形平面构建方形矩阵,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形状和朝向等不同的信息,实现砂轮多信息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51344.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磨粒微观几何模型计算不同磨损状态下磨粒几何参数,提出了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研究了砂轮磨损对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以及齿距偏差的影响规律。其中,通过不同砂轮半径磨粒的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齿廓倾斜偏差;通过相同砂轮半径、不同转角位置测点的磨粒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螺旋线偏差;而由于前序切削轮齿的齿厚同样会受到磨损的影响,齿距偏差与砂轮磨损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即本发明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在磨粒微观层面上对砂轮磨损进行分析,揭示砂轮磨损对齿面误差的影响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7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311151344.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磨粒微观几何模型计算不同磨损状态下磨粒几何参数,提出了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研究了砂轮磨损对齿廓偏差、螺旋线偏差以及齿距偏差的影响规律。其中,通过不同砂轮半径磨粒的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齿廓倾斜偏差;通过相同砂轮半径、不同转角位置测点的磨粒磨耗磨损高度差分析螺旋线偏差;而由于前序切削轮齿的齿厚同样会受到磨损的影响,齿距偏差与砂轮磨损没有明显的影响关系;即本发明基于砂轮磨损的齿面误差计算方法,通过在磨粒微观层面上对砂轮磨损进行分析,揭示砂轮磨损对齿面误差的影响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3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151330.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磨粒随机特性的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砂轮磨削面展开为二维圆环平面,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为等腰梯形平面,以等腰梯形平面构建方形矩阵,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形状和朝向等不同的信息,实现砂轮多信息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1025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51340.X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形磨齿切屑参数计算与修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构建考虑齿面法矢量方向的磨削运动学模型:11)计算磨粒运动轨迹:对磨削过程中磨粒运动轨迹进行计算;12)构建磨齿运动学模型:求解相邻切削磨粒的切削路径,建立考虑相邻磨粒运动叠加效应的加工过程磨粒切削轨迹及切屑数值模型;步骤二:计算与修正成形磨齿的切屑参数:21)成形磨齿切屑几何形状:求解相邻两个磨粒法向磨削深度最大位置的运动轨迹平面,得到成形磨齿的切屑几何形状;22)计算切削截面和未变形切削厚度:基于获得的切屑几何形状计算成形磨齿的切削截面;采用等效切削直径和成形磨齿切屑截面积系数修正未变形切削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2424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151334.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轴功率的砂轮磨损在线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求解磨粒‑工件接触临界条件,得到犁耕阶段和切削阶段的临界切削深度;步骤二:得到刮擦力计算模型、犁耕力计算模型和切削力计算模型;步骤三:修正磨粒‑工件接触临界条件和磨削力模型,得到修正后的犁耕阶段和切削阶段的临界切削深度以及刮擦力‑砂轮磨损模型、犁耕力‑砂轮磨损模型和切削力‑砂轮磨损模型;步骤四:基于刮擦力‑砂轮磨损模型、犁耕力‑砂轮磨损模型和切削力‑砂轮磨损模型,构建得到磨削合力‑砂轮磨损模型;步骤五:基于主轴功率与磨削合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主轴功率‑砂轮磨损模型;步骤六:实时检测主轴功率,对砂轮磨损进行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242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51334.4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轴功率的砂轮磨损在线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求解磨粒‑工件接触临界条件,得到犁耕阶段和切削阶段的临界切削深度;步骤二:得到刮擦力计算模型、犁耕力计算模型和切削力计算模型;步骤三:修正磨粒‑工件接触临界条件和磨削力模型,得到修正后的犁耕阶段和切削阶段的临界切削深度以及刮擦力‑砂轮磨损模型、犁耕力‑砂轮磨损模型和切削力‑砂轮磨损模型;步骤四:基于刮擦力‑砂轮磨损模型、犁耕力‑砂轮磨损模型和切削力‑砂轮磨损模型,构建得到磨削合力‑砂轮磨损模型;步骤五:基于主轴功率与磨削合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主轴功率‑砂轮磨损模型;步骤六:实时检测主轴功率,对砂轮磨损进行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763764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0047634.6
申请日:2024-01-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18/2135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动压油膜蜗杆蜗轮副主动确定方法与精密加工方法,涉及蜗杆蜗轮副设计与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建立考虑粗糙形貌的蜗杆蜗轮副修形齿面精确三维数字化模型;提出跨尺度的蜗杆蜗轮副啮合接触分析方法,建立考虑修形齿面宏观形貌、齿面粗糙度和波纹度的蜗杆蜗轮副三维接触热弹流润滑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以摩擦系数、油膜厚度、油膜压力以及摩擦力为目标,基于改进后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最佳的蜗杆蜗轮修形曲线、蜗杆齿厚分布、压力角、螺旋线升角、齿面粗糙度和波纹度;利用确定的双导程变齿厚滚刀进行蜗轮齿面的加工。本发明能够准确设计蜗杆蜗轮副,实现修形轨迹的精确控制及蜗杆蜗轮副的精密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451174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158816.1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V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标签点焊电极帽状态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点焊电极帽的外观原始图像:针对同一个点焊电极帽采集的外观原始图像包括端面俯视图、侧身图和两个方向的斜视图;2)得到点焊电极帽的检测图像:针对同一个点焊电极帽,将采集得到的端面俯视图、侧身图和两个方向的斜视图分别裁剪缩放为设定尺寸后,拼接为一张图像,得到点焊电极帽的检测图像;3)设置批次检测图像的数量:根据获取的检测图像的总数量,设置每一批次检测图像的数量;4)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自动识别点焊电极帽的外观多标签类别,得到检测图像和多标签类别矩阵。
-
公开(公告)号:CN117606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35180.6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了一种切削粉尘净化系数测量装置,包括型腔和控制系统;型腔进风口上连接有正压进风系统和切削粉尘进料系统,型腔出风口上连接有负压出风系统;正压进风系统包括第一轴流风机,第一轴流风机上连接有第一过滤器,第一轴流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阀组连接型腔进风口,阀组包括串联连接的电动球阀和电磁阀;切削粉尘进料系统包括切削粉尘储料仓和由电机驱动的螺旋给料机,切削粉尘储料仓的下方设有称重传感器;阀组与型腔进风口之间设有三通管,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与三通管连接;负压出风系统包括第二轴流风机,第二轴流风机的进风口与型腔出风口连接,第二轴流风机的出风口上连接有第二过滤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切削粉尘净化系数测量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