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317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311151329.3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的砂轮磨耗磨损率测量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通过拟合砂轮磨损前后的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的分布规律,得到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分布矩阵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分布矩阵,得到砂轮磨粒磨损高度分布矩阵,可求解砂轮磨耗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51330.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磨粒随机特性的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砂轮磨削面展开为二维圆环平面,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为等腰梯形平面,以等腰梯形平面构建方形矩阵,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形状和朝向等不同的信息,实现砂轮多信息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93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1151330.6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磨粒随机特性的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建模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砂轮磨削面展开为二维圆环平面,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为等腰梯形平面,以等腰梯形平面构建方形矩阵,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形状和朝向等不同的信息,实现砂轮多信息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75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51329.3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南京工大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30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砂轮多信息融合模型的砂轮磨耗磨损率测量方法,首先利用砂轮磨削面与工件磨削面之间的共轭接触关系,通过工件磨削面廓形方程得到砂轮磨削面廓形方程,而后再通过轴向侧视将传统的磨粒位置三维表达转换为磨粒位置二维表达,最后,通过将二维圆环平面沿周向方向展开将磨粒位置二维表达转换为矩阵表达,构建得到砂轮矩阵;具体的,砂轮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磨粒的位置,每一个元素的数值大小则可以表示对应磨粒的凸出高度;通过拟合砂轮磨损前后的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的分布规律,得到砂轮磨粒凸出高度分布矩阵和砂轮磨粒残余高度分布矩阵,得到砂轮磨粒磨损高度分布矩阵,可求解砂轮磨耗磨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605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86595.2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18/2135 , G06F18/15 , G06F18/23213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多源数据驱动的增程式汽车行驶工况智能识别方法,结合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灰狼优化算法构建行驶工况智能识别模型,旨在提高行驶工况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具体的,首先,通过实车采集典型工况的多源数据,并对多源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选取反映行驶特性的主成分作为算法输入;然后,利用滑动窗口函数对对多源数据按照时间序列分割为多个时间段,结合聚类分析对每个时间段数据分类;最后,利用LSSVM进行行驶工况的分类,并采用GWO寻找最优超参数,以期在保证识别性能的同时,扩展算法的识别范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行驶工况识别方案,这对于提高PHEV的能源利用效率、优化驾驶体验和支持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81492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210936.3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25B21/00 , B25B23/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力矩自平衡电动扳手,包括扳手本体,所述扳手本体包括外壳和扭矩输出轴,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对所述扭矩输出轴施加扭矩作用的动力单元;还包括力矩自平衡机构,所述力矩自平衡机构包括力矩平衡杆,所述力矩平衡杆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扭矩输出轴的端部设有与待拧螺钉配合的扭矩输出头;所述力矩平衡杆上设有力矩平衡件,所述力矩平衡件用于将其受到的力矩作用传递至与所述待拧螺钉配合的螺孔所在的设备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远距离螺钉拆装方法。本发明的力矩自平衡电动扳手及远距离螺钉拆装方法,能够自平衡拆卸或安装螺钉时的力矩作用,以满足远距离操作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9775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38336.0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类产品举升装置,通过设置齿轮箱和举升板,使用时,将轴类产品放置在放置仓内,启动举升动力装置,可同时驱动盖板驱动轴和举升输入轴,盖板骨架在盖板驱动轴的作用下盖在放置仓上,起到固定轴类产品的技术效果;举升连杆机构在举升输入轴的作用下驱动举升板绕转轴转动,从而将举升板一端抬高到设定高度,从而实现将轴类产品举升到设定位置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轴类产品转运装置,不仅能够实现轴类产品的举升和转运,而且可灵活调整姿态,并能够在核辐射等工作场景中使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9916569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90307.2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M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性能试验系统,包括密封性能试验机;密封性能试验机包括密封外套,密封外套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内环;密封外套内套装设有滑动内套,滑动内套的外周壁与密封外套的内周壁之间形成密封试验环腔,密封试验环腔内安装设有密封挡环,密封试验环腔的开口端设有密封端盖;密封挡环与限位内环之间形成第一密封安装腔,密封挡环与密封端盖之间形成第二密封安装腔;密封挡环上设有导流通道,且密封外套上设有连接头;密封外套和密封端盖之间设有施力机构;滑动内套上设有滑动连接机构;连接头上连接设有检测管路,检测管路的另一端连接流体介质源,且检测管路上设有精密减压阀,精密减压阀与连接头之间设有压力表和流量表。
-
公开(公告)号:CN11465427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450440.1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斜面工件的加工方法、双斜面夹具体及其加工方法。首先将夹具体的工艺定位基准面与机床工作台贴合安装,使所有的前定位件的顶面和后定位件的顶面之间共面,同时保证后定位件的前侧面与后定位件的顶面之间的垂直度;而后将标准样件定位装夹在夹具体上后,修磨底板的工艺定位基准面,保证工艺定位基准面与机床工作台之间的平行度;翻转夹具体使工艺定位基准面与机床工作台贴合,修磨前定位件的前侧面以保证其与标准样件的前凸缘的前端面之间的平行度,测量标准样件的前凸缘的前端面与前定位件的前侧面之间的间距;如此,本发明利用标准样件生产得到的夹具体能够满足双斜面工件的加工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