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指标异响判定阈值确定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8329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586689.6

    申请日:2020-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多指标异响判定阈值确定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将齿轮传动机械异响判定阈值确定问题转变为数学模型,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快速实现判定指标阈值确定,其中将有无异响逻辑表达转变为0和1的数学问题,以方便数学模型的构建,通过构建阈值向量与权重向量将异响逻辑判断转变为数学表达,进而与人工标定结果对比获得具有漏判与误判特性的优化目标函数,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可快速进行目标函数的优化工作,再此过程中得到最佳阈值向量与权重向量,与人工统计指标阈值方法相比,该方法可自动优化得到各指标的阈值,并且所需时间大大减少,由于引入各指标的影响权重,故判断准确率显著提高。

    一种单中间轴AMT变速器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961706.9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中间轴AMT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为铝合金压铸成型,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主悬置和第二主悬置,顶部设置有辅助悬置,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变速器壳体上设置有油泵连接面,其上设置有油泵吸油口和油泵内部出油口,油泵内部出油口与安全阀接口连通,粗滤器接口与油泵吸油口连通,变速器壳体上设置有油泵出油口、精滤器接口、若干油冷器接口和进油口,变速器壳体隔墙上开设有变速器壳体主油道出油口、油管孔和主副箱油道,通过加强筋与变速器壳体的内壁和中间轴轴承孔凸台连接,后端面上开设有油槽和油孔。在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保证强度要求,提供丰富接口,满足整箱润滑、冷却、可靠性及动力总成悬置匹配要求。

    一种后盖壳体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0932871.1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盖壳体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结构,包括变速器壳体和后盖壳体,变速器壳体连接后盖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悬置,所述后盖壳体外部的轴承孔周围设置有外部轴承孔环筋,所述后盖壳体的内腔中沿轮廓设置有内腔侧壁,所述内腔侧壁与变速器壳体的侧壁重叠,所述后盖壳体内腔中的轴承孔周围设置有内腔环筋,所述内腔环筋通过内腔辐射筋与内腔侧壁连接。解决了在有限的后盖长度下,没有足够空间加筋增加强度的问题,同时保证壳体悬置强度和静扭强度,能够适用于AMT和各类变速器。

    一种11挡AMT变速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8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60261.8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挡AMT变速器,属于汽车变速器领域,一轴上空套安装有分速齿轮组和传动齿轮组,分速齿轮组和传动齿轮组之间固定安装有前副箱同步器,一轴通过轴承连接二轴,二轴上空套安装有一挡齿轮组、爬挡齿轮组和倒挡齿轮组,一挡齿轮组与传动齿轮组之间固定安装有一二挡滑套,爬挡齿轮组和倒挡齿轮组之间固定安装有倒爬挡滑套,二轴与副箱主轴通过驱动齿轮连接,副箱主轴上空套安装有减速齿轮组,减速齿轮组与驱动齿轮之间固定安装有副箱同步器。在挡位数增加的情况下减少一排主箱齿轮,减小轴向尺寸;将前副箱气缸、电磁阀组和气路均集成在前端盖上,电控气动选换挡执行机构和离合器执行机构,提高了集成度和一体性。

    一种轴承定位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3394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36898.8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定位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贯穿轴,所述轴上轴向依次设置有隔垫、轴承、转子、法兰盘和螺母;所述轴承的一端设置限位台,另一端设置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定位卡板,定位卡板内壁设置有卡环,所述定位卡板与壳体的内侧壁连接;限位台与壳体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轴承定位结构,轴承盖和壳体设计为一个壳体,即采用一体化壳体,减少了零件数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壳体强度。轴承位于壳体总成内部,内圈两端分别靠隔垫和转子限位,外圈的前端设置有壳体限位止口,后端设置有限位组件,当轴承承受向前的轴向力时,靠限位止口定位并将轴向力传递到壳体上。当轴承承受向后的轴向力时,靠限位组件定位并将轴向力传递到壳体上。

    一种变速器副箱行星排总成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9861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17979.4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副箱行星排总成,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包括行星排和后盖壳体;行星排包括行星架总成、太阳轮、行星轮、行星齿圈等部件;行星架总成由固定连接的前侧行星架和后侧行星架组成;前侧行星架通过轴承支撑在二轴上;后侧行星架通过轴承支撑在后盖壳体上;太阳轮周向均匀啮合有若干个通过轴承支撑在行星轮轴上行星轮;若干个行星轮均与行星齿圈的内齿啮合。有效解决了行星架悬臂带来的行星架挠度大、行星轮轴弯扭变形、行星轮啮合偏载等问题,并且本发明中二轴上花键连接有推力环,用于与行星轮前端接触对其进行轴向限位;所述行星轮轴上套设有轴承组件或止推垫片,用于与行星轮后端接触对其进行轴向限位。

    一种纯电动桥传动系统的润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307424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322344.4

    申请日:2021-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桥传动系统的润滑结构,包括油泵、变速器壳体和固设在变速器壳体的内腔中的第一集油环和第二集油环,第一集油环和第二集油环分别空套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上,第一集油环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径向通孔,所述第一径向通孔贯通至输入轴的表面,第二集油环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径向通孔,第二径向通孔贯通至输出轴的表面,所述变速壳体上设有润滑油道,所述润滑油道的出口和第一径向通孔以及第二径向通孔连通,所述润滑油道的入口和油泵的出油口连通,油泵的进油口对接变速器壳体的内腔中的润滑油。本发明直接在变速器壳体上铸造润滑油道,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可靠性高。

    一种解决输出测速转子磨损的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6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67249.2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解决输出测速转子磨损的结构及方法,包括副箱壳体、输出轴轴承、测速转子、输出法兰盘、锁紧件、输出主轴和密封总成;输出主轴外侧围设副箱壳体,副箱壳体和输出主轴同轴设置,副箱壳体和输出主轴之间设置输出轴轴承,副箱壳体和输出轴轴承的同侧设置密封总成,密封总成内侧同轴设置测速转子,测速转子的外径大于密封总成的最小内径,测速转子的内侧同轴设置输出法兰盘,输出法兰盘的顶部同轴设置锁紧件,测速转子的最小内经小于输出法兰盘的最小外径。或输出法兰盘的顶部同轴设置锁紧件,测速转子和输出法兰盘的连接处设置卡紧部件。通过新的结构设计,同时兼顾加工与装配工艺性,解决了输出测速转子磨损跑圈的问题。

    一种后盖壳体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34217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32871.1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盖壳体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结构,包括变速器壳体和后盖壳体,变速器壳体连接后盖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主悬置,所述后盖壳体外部的轴承孔周围设置有外部轴承孔环筋,所述后盖壳体的内腔中沿轮廓设置有内腔侧壁,所述内腔侧壁与变速器壳体的侧壁重叠,所述后盖壳体内腔中的轴承孔周围设置有内腔环筋,所述内腔环筋通过内腔辐射筋与内腔侧壁连接。解决了在有限的后盖长度下,没有足够空间加筋增加强度的问题,同时保证壳体悬置强度和静扭强度,能够适用于AMT和各类变速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