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0032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19437.X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球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F127溶于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液中,然后加入氨水,搅拌直至澄清,得到溶液A,向溶液A中加入单宁酸搅拌至单宁酸溶解后加入甲醛溶液,搅拌,得到溶液B;向溶液B中加入单宁酸和甲醛溶液搅拌后加入金属盐搅拌,最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金属离子‑聚单宁酸微球;将金属离子‑聚单宁酸微球进行高温碳化处理即可。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微球电磁波吸收材料具有电磁协同效应,在低填充量条件下可实现轻质高效的电磁波吸收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7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91041.1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中空异质双壳结构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单宁酸对所述ZIF‑67多面体进行蚀刻‑保护,得到中空ZIF‑67多面体;对所述中空ZIF‑67多面体进行高温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700~900℃,得到中空结构的磁性Co/NC;采用水热法在所述中空结构的磁性Co/NC表面原位包覆具有分级结构的MnO2纳米片。基于水热法在高温退火后的ZIF‑67表面包覆具有分级结构的MnO2纳米片,使得本发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有利于提高纳米中空异质双壳结构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满足实际应用时的轻量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31573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91041.1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中空异质双壳结构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通过单宁酸对所述ZIF‑67多面体进行蚀刻‑保护,得到中空ZIF‑67多面体;对所述中空ZIF‑67多面体进行高温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700~900℃,得到中空结构的磁性Co/NC;采用水热法在所述中空结构的磁性Co/NC表面原位包覆具有分级结构的MnO2纳米片。基于水热法在高温退火后的ZIF‑67表面包覆具有分级结构的MnO2纳米片,使得本发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有利于提高纳米中空异质双壳结构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满足实际应用时的轻量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88139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156179.6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按照质量比将添加剂与基液混合,得到混合液A;在低速搅拌条件下,在混合液A中加入与添加剂质量比为1:0.1的增稠剂,高速搅拌,得到混合液B;在高速搅拌条件下,将混合液B加热;在混合液B中加入质量比为1:0.5纳米多孔材料,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纳米流体吸能材料。制备得到的吸能材料提高了吸能密度,碰撞冲击条件下的防护性能,能够满足煤矿阻燃抗静电等矿用要求。适用于煤矿无轨运输设备中安全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1841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29929.4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吸能行车缓冲装置,属于交通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包括迎撞端头,所述迎撞端头包括迎着撞击方向为突出的弹性弧形面,所述迎撞端头的一侧通过第一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所述迎撞端头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导向块;至少两个导向部件,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护栏,连接于导向护栏底部的支撑件,固定连接于导向护栏朝向撞击一侧、且朝向墙体方向的第二导向块;相邻两导向部件的导向护栏相对导向和滑动;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与墙体固定连接,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导向块相适配的第一导向块;一级缓冲吸能组件和二级缓冲吸能组件。本发明具备分级耗能结构设置,提高了纳米吸能安全缓冲装置的缓冲吸能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5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1312057.7
申请日:2020-11-20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摩擦吸能板碰撞试验墙体及其预制和施工安装工艺,摩擦吸能板碰撞试验墙体包括混凝土墙体及预埋在混凝土墙体内的支撑钢筋骨架和锚固螺杆,锚固螺杆一端预埋在混凝土墙体内,另一端伸出混凝土墙体。预制方法:制作支撑钢筋骨架,将锚固螺杆一端固定在支撑钢筋骨架上,另一端从支撑钢筋骨架伸出;在支撑钢筋骨架外周安装支撑模板,锚固螺杆另一端从支撑模板伸出;向支撑模板的腔体内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墙体;拆除支撑模板。安装时,在试验场预订位置开挖基坑;将摩擦吸能板碰撞试验墙体吊至基坑内,使混凝土墙体垂直地面,在基坑内混凝土墙体周围浇注混凝土固定混凝土墙体,安装完成。本发明螺杆稳定牢固,墙体施工安装方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62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342396.8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碰撞试验墙体及其预制安装方法,属于碰撞试验场墙体施工领域。所述碰撞试验墙体包括垂直固定于地面的混凝土墙体单元,混凝土墙体单元的一面上设有用于连接纳米吸能安全防护装置的锚固螺栓,混凝土墙体单元的另一面上设有用于与地面连接的支撑钢筋骨架,支撑钢筋骨架通过连接螺栓与混凝土墙体单元固定,混凝土墙体单元通过支撑钢筋骨架维持混凝土墙体单元与地面的垂直固定状态。所述碰撞试验墙体能够通过工厂预制安装方法进行大规模高效制造,其构型合理方便装配运输,且安装方法易于操作;能够针对不同的试验路段如直线段或弯道段,能够重复利用,工程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127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30683.2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安全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吸能安全防护装置,耗能箱体,耗能箱体上设置用于容纳导向轮的凹槽以及用于安装缓冲吸能组件的安装孔;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立柱转动安装于耗能箱体的凹槽内且突出于耗能箱体的防护面,立柱的两端与耗能箱体的安装孔之间安装缓冲吸能组件。本发明通过在立柱的两端与耗能箱体之间安装缓冲吸能组件,当立柱受到冲击时,缓冲吸能组件对冲击能量进行吸收,避免立柱因受到瞬时冲击时其两端与耗能箱体之间产生移位,从而防止导向轮与耗能箱体接触摩擦而影响其转动,有效保证整个安全防护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防护装置存在的结构稳定性差易变形、安全效果更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1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323765.0
申请日:2020-11-23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9D175/04 , C09D5/24 , C09D5/18 , C09D163/00 , C09D175/02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基阻燃抗静电聚脲喷涂剂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聚脲喷涂技术领域。所述石墨烯基阻燃抗静电聚脲喷涂剂由A组分和B组分以质量比为(1~10):1混合得到;A组分中,以质量分数计,包括:A基料100份,双端乙烯基硅油5~10份,固化剂5~10份,氧化石墨烯5~10份,A阻燃剂10~15份,醇类分散剂0.01~0.05份,醇类消泡剂0.01~0.05份;B组份中,以质量分数计,包括:B基料100份,甲基硅油5~10份,含氢硅油0.1~0.5份,增粘剂0.1~0.5份,着色剂0.1~0.5份,抑制剂0.01~0.05份,B阻燃剂5~10份。本发明所述石墨烯基阻燃抗静电聚脲喷涂剂具有高效导电性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通过在聚氨酯基体表面依次涂覆底漆、所述石墨烯基阻燃抗静电聚脲喷涂剂和面漆,能够有效使用于聚氨酯基体表面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3346831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32342.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S20/30 , F24S25/13 , F24S25/16 , F16F15/067 , H02N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吸能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立柱、地桩、斜梁和减震装置;所述立柱下端与地桩上端通过减震装置连接,斜梁与立柱上端连接;所述减震装置包含活塞承力杆、缸盖、缸筒、缸底、活塞和纳米吸能封装结构;缸底安装在缸筒的底部,活塞设置在缸筒内部,活塞上表面与活塞承力杆的下端连接,活塞承力杆的上端穿过缸筒的顶面与缸盖连接;所述纳米吸能封装结构装于缸筒内部,且位于活塞下表面与缸筒底部内侧面之间;所述纳米吸能封装结构内填充有纳米吸能材料。抵消部分横向或竖向的风力振动,减小光伏组件在风中产生的摇摆,提高支架寿命,降低运营期间组件发生隐裂的风险,保证光伏电站的收益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