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7842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097768.8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青岛市地铁一号线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14/48 , E21D11/086 , C04B14/06 , C04B14/02 , C04B18/08 , C04B2103/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BM隧道用无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管片技术领域,无筋钢纤混凝土管片由钢纤混凝土浇筑制成,钢纤混凝土由148-150重量份的水泥、321-323重量份的砂子、416-418重量份的碎石、37-39重量份的粉煤灰、3-4重量份的减水剂和18-19重量份的钢纤维按水胶比0.32-0.33加入水制成;包括混凝土制备、管片浇筑、振捣密实和管片养护的工艺步骤,通过该方法制备的混凝土管片不仅可弥补普通管片抗裂性、抗疲劳性、耐久性差的不足,且取消配置钢筋,减少了用钢量,简化了制备工艺,可用于大规模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46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167116.X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市地铁一号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正截面承载力及配筋测定方法,以开口梁三点弯曲试验所得弹性弯拉残余强度值作为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参数,将试验所得的弹性弯拉残余强度转化为本构模型下的轴拉残余强度,再根据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和应力分布函数确定盾构管片正截面上的钢纤维混凝土轴向力和弯矩,然后将钢筋配置考虑进来,建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平衡方程组,确定盾构管片正截面上的极限承载力或钢筋配置。因此本发明既能用于确定极限状态承载力,又能用于确定钢筋配置,进一步完善了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承载能力测算体系,有助于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在其他领域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2204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167116.X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青岛市地铁一号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正截面承载力及配筋测定方法,以开口梁三点弯曲试验所得弹性弯拉残余强度值作为材料本构模型的基础参数,将试验所得的弹性弯拉残余强度转化为本构模型下的轴拉残余强度,再根据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和应力分布函数确定盾构管片正截面上的钢纤维混凝土轴向力和弯矩,然后将钢筋配置考虑进来,建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正截面极限承载力平衡方程组,确定盾构管片正截面上的极限承载力或钢筋配置。因此本发明既能用于确定极限状态承载力,又能用于确定钢筋配置,进一步完善了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正截面承载能力测算体系,有助于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结构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在其他领域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53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980892.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成都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30/018 , G06Q10/04 , G06N3/084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核算及预测方法,针对高速公路在建设期产生的碳排放情况,提出了一种完整、可行、计算结果准确的高速公路建设期碳排放核算方法,并构建了一种借助少量新建高速公路关键信息和相关数据的碳排放预测方法,本发明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预测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碳排放情况。有助于企业在高速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快速比较不同路线方案的碳排放水平,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发明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减少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碳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219571562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1204565.2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成都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的碳排放计量装置,伸缩杆可转动从而调节吸盘位于检测装置本体底部或背面,吸盘不但可置于平面还可吸附于光滑立面,扩大检测装置本体的安装范围,伸缩杆可伸缩调节检测装置本体至吸盘的距离,即调节检测装置本体的高度或前伸范围,检测装置本体经由转向盘可相对于伸缩杆转动,即调节检测装置本体的倾角,转向盘内侧的限位扣与检测装置本体的侧面接触产生巨大摩擦阻力,人为调节检测装置本体的倾角时可施加大于摩擦阻力的推力,即可正常转动检测装置本体从而调节倾角,待检测装置本体的倾角调节完成则不再施加外力,检测装置本体在限位扣的摩擦阻力下固定在原位,有利于检测装置本体的调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