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8811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5356.5
申请日:2024-09-0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系统包括隔热箱体和恒温控制系统,隔热箱体内安装有待降温的目标设备,隔热箱体包括至少一个隔热面板,隔热面板内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中流动有冷却剂,恒温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冷却剂伺服阀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冷却剂伺服阀电连接,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隔热箱体内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隔热箱体内部的环境温度;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根据环境温度与目标温度的差值,生成针对冷却剂伺服阀的开度控制指令;冷却剂伺服阀用于执行开度控制指令,调节冷却管中的冷却剂的流量,实现对目标设备的降温。本申请的温度控制系统对热轧现场的检测设备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551723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671061.0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测量装置,涉及热轧带钢轧后冷却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热轧带钢轧后层流冷却宽度方向的冷却均匀性检测不便的技术问题。全自动测量装置与层流冷却集管配合,包括水量收集盒、自动排水机构、浮球液位计和控制系统,水量收集盒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自动排水机构安装于排水口处,自动排水机构设有排水触发点和停止排水点,浮球液位计内设于水量收集盒,浮球液位计包括设于排水触发点与停止排水点的水平高度之间的至少两个浮球。通过获取盒内液位经过多个浮球时对应的时间节点,计算得对应若干喷嘴的总流量,且利用自动排水机构通过自动化获得多组数据,为层流冷却设备的维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551723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110671061.0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自动测量装置,涉及热轧带钢轧后冷却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热轧带钢轧后层流冷却宽度方向的冷却均匀性检测不便的技术问题。全自动测量装置与层流冷却集管配合,包括水量收集盒、自动排水机构、浮球液位计和控制系统,水量收集盒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自动排水机构安装于排水口处,自动排水机构设有排水触发点和停止排水点,浮球液位计内设于水量收集盒,浮球液位计包括设于排水触发点与停止排水点的水平高度之间的至少两个浮球。通过获取盒内液位经过多个浮球时对应的时间节点,计算得对应若干喷嘴的总流量,且利用自动排水机构通过自动化获得多组数据,为层流冷却设备的维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33826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93757.X
申请日:2022-08-18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的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薄钢种带钢超快冷区域的生产方法,所述超快冷区域包括多组冷集管,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所述带钢的厚度,确定所述带钢的温控区域,以及所述温控区域对应的冷却模式;基于所述冷却模式对所述温控区域进行冷却;基于所述温控区域冷却后的温度,对所述温控区域进行温度补偿,获得目标带钢。本方法针对不同厚度的带钢,分析带钢经过超快冷设备后可能因冷却而发生变形的区域,通过控制温控区域的冷却模式,防止薄带钢在超快冷区域发生变形,从而提高产品成材率和生产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4777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71064.4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量装置,涉及热轧带钢轧后冷却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热轧带钢轧后层流冷却宽度方向的冷却均匀性检测不便的技术问题。测量装置包括水量收集盒、开闭阀、浮球液位计和控制系统,水量收集盒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对应至少一个喷嘴设置,开闭阀安装于出水口处,浮球液位计沿竖向安装于水量收集盒内,控制系统与所述浮球液位计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闭阀来控制水量收集盒内液位变化,获取液位从一个浮球位置上升至另一个浮球位置所需要的时间t,利用体积除以时间等于流量,来获得水量收集盒的进水口对应的喷嘴流量,为层流冷却设备的维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363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92977.6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化热镀锌钢板条纹缺陷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带钢进行热轧过程中,控制带钢的加热炉出炉温度在1220℃到1240℃之间,热轧粗轧温度在1050℃到1090℃之间;在带钢进行冷轧酸轧过程中,控制乳化液浓度在2.5%到3.0%之间,其中,所述乳化液的稳定系数在0.4到0.5之间;在带钢进行冷轧镀锌过程中,控制退火段的均热温度在790℃到810℃之间。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外板合金化条纹缺陷,提高钢板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71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72107.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IF钢在铁素体轧制的加热方法,属于热轧技术领域;通过加大预热段和第一加热段的功率负荷,并控制空气过剩系数不小于1,使板坯一入炉便制造强氧化,增大板坯表面烧蚀量;经过预热段和第一加热段的处理后,板坯温度已较高,此时第二加热段功率负荷会较低,板坯断面温差会进一步缩小,保持强氧化气氛,继续烧蚀板坯表面,最后板坯进入均热段后,继续进行快速升温,使板坯表面温度升高,板坯表面氧化铁皮进一步增厚烧蚀,有效的将板坯表面缺陷烧蚀掉,进而改善铁素体轧制的热卷表面卷渣、面翘皮缺陷封锁率,同时,均热段加热过程,能够制造板坯表面与心部温差,以抵消一部分表面散失的热量,有效的提高铁素体轧制卷的边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219551584U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20592842.5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轧带钢层流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量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水量测量机构,用于测量水量流量;两个安装机构,分设于水量测量机构的两侧,每个安装机构均包括连接杆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单元,安装单元包括:套筒,设置在水量测量机构的外侧;悬挂杆,可伸缩地设置在套筒中,且靠近其底部的一端设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可拆卸地固定在套筒上;连接杆可拆卸地设置在两根悬挂杆之间,且可安装在层流冷却集管上。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量测量装置,通过将悬挂杆在套筒中伸缩,以及对限位组件和连接杆进行固定、拆卸即可完成水量测量机构的安装以及安装机构的收纳,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用时短,可提高水量测量机构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8982691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2574437.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层流冷却水量测量系统,涉及热轧带钢层流冷却系统领域,包括层流冷却水量测试装置和固定装置,水量测量装置包括层流冷却集管、定位架和水量测量装置,层流冷却集管上设有若干个喷水管;固定装置包括若干个悬挂杆和若干个横向限位杆;悬挂杆一端与横向限位杆可拆卸式连接,悬挂杆和横向限位杆相连接形成固定结构,并将水量测量装置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更牢固,稳定性强,不易造成水量测试装置脱落层流冷却集管、损坏等严重后果,提高了水量测试精度,悬挂杆一端与横向限位杆可拆卸式连接,悬挂杆与水量测试装置插接,便于拆装,方便水量测试装置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26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18467.2
申请日:2024-01-04
Applicant: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武巧玲 , 李旭东 , 李金保 , 王秋娜 , 黄天华 , 徐伟 , 辛艳辉 , 黄旭 , 郭子峰 , 牛涛 , 龚坚 , 王伦 , 范建鑫 , 张衍 , 惠亚军 , 呼智勇 , 吴科敏 , 杨业 , 马明玉 , 颜晨曦 , 白凤霞 , 李蓓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3/04 , C21D8/02 , C21D6/00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钢材制备技术领域。一种高强钢,钢的化学成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05‑0.08%,Si:≤0.05%,Mn:1.3‑1.5%,P:≤0.010%,S:≤0.005%,Al:0.03‑0.05%,Nb:0.01‑0.02%,Ti:0.08‑0.12%,N:≤0.004%,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通过采用微量的Nb元素细化奥氏体晶粒,从而细化钢的组织,以提高钢的强度和结构性能;Ti元素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其可与C结合形成TiC弥散分布于钢的基体内,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和结构性能;通过控制N元素含量,从而增加钢中有效的Ti含量,并且减少大颗粒TiN的含量,从而防止大颗粒TiN回熔不充分影响钢冲击和疲劳性能,并降低TiN对TiC析出的量的影响,稳固析出强化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和结构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