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0689C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510051010.9
申请日:2005-02-2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2/0275 , H01M2/0295 , H01M4/02 , H01M6/42 , H01M10/0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2004/021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装置,该二次电池装置包括在表面形成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电体、在表面形成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电体、电绝缘性且多孔性的隔膜、和含有锂盐并且与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及隔膜相接触的电解质。而且,负极活性物质是具有石墨结构的碳材料,负极活性物质中的碳材料的载持量为2.0~4.0mg/cm2,碳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案中的石墨结构的(101)面的峰强度P101与(100)面的峰强度P100之比(P101/P100)为2.0~2.8。
-
公开(公告)号:CN1677741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63704.4
申请日:2005-03-3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5 , H01M2/1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36 , H01M10/0525 , H01M10/44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锂离子二次电池备有:表面上设置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0)的正极集电体(15);表面上设置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0)的负极集电体(16);电绝缘性而且多孔性的隔膜(40);以及浸渍在隔膜中的含有锂盐的电解质溶液。负极活性物质层(20)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载持量为2.0~6.0mg/cm2,隔膜(40)的空孔率为45~90%,隔膜(40)的格利式通气度小于200s/100cm3。
-
公开(公告)号:CN101276901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810086924.2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3 , H01M10/654 , H01M10/659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暴露在高温环境时的电化学器件的安全性的电极,以及使用该电极的电化学器件。该电极包括:集电体、被设置在集电体上的吸热材料层、以及被设置在吸热材料层上的活性物质层。吸热材料层包括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曲线中从80℃以上表现出吸热的吸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373682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510080682.2
申请日:2005-07-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用于为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的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3),其含有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该复合金属氧化物至少包含作为其金属成分的Li、Co、Mn以及Ni中的一个;负极(2),其含有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质溶液,该充电方法包括,利用等于或大于0.5C并且小于2C(这里提到的“C”为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额定容量)的设定充电电流值进行恒流充电,其中,该正极承载5到12mg/cm2的正极活性材料,并且该负极承载3到6mg/cm2的负极活性材料。
-
-
公开(公告)号:CN1913544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115721.2
申请日:2006-08-1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061 , H01M10/0585 , H01M10/425 , H01M10/46 , H01M2004/021 , H02J7/0042 , H02J7/0054
Abstract: 本发明的辅助电源装置(100),具备:辅助用锂离子二次电池(20),与辅助用锂离子二次电池(20)连接并从外部的充电器(200)接收电力的充电用连接器(40),与辅助用锂离子二次电池(20)连接并将辅助用锂离子二次电池(20)的电力供给外部的便携机器(1)的供给用连接器(50),辅助用锂离子二次电池(20)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厚度分别为10~4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113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08834.1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它使用具有正极、负极和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包含以至少含有Li、Mn和Ni作为金属成分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在相当于满足2C≤nC≤60C表示的条件的一个设定值nC的设定充电电流值I1下,进行定电流充电的定电流充电工序。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可为应充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其至少具有将电力供给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源;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方法,在充电时控制上述电源部,调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充电控制部。本发明的电力供给装置至少具有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给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290984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088602.1
申请日:2008-03-3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0404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628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抑制氢的产生且阻抗足够低的电极。具备铝集电体、设置于铝集电体上的氢氧化铝层以及设置于氢氧化铝层上的含锂金属氧化物层。氢氧化铝层的厚度为50nm以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719657A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200510080682.2
申请日:2005-07-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4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413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括:正极(3),其含有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复合金属氧化物,该复合金属氧化物至少包含作为其金属成分的Li、Co、Mn以及Ni中的一个;负极(2),其含有负极活性材料;以及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质溶液。一种充电方法特征在于,利用等于或大于0.5C并且小于2C(这里提到的“C”为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额定容量)的设定充电电流值进行恒流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1619877A
公开(公告)日:2005-05-25
申请号:CN200410086642.4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它使用具有正极、负极和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质溶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正极包含以至少含有Li、Mn和Ni作为金属成分的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包含在相当于满足2C≤nC≤60C表示的条件的一个设定值nC的设定充电电流值I1下,进行定电流充电的定电流充电工序。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可为应充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其至少具有将电力供给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源;根据本发明的充电方法,在充电时控制上述电源部,调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充电率的充电控制部。本发明的电力供给装置至少具有锂离子二次电池和给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