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连铸装置中制造金属长材产品的工艺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832624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84550.4

    申请日:2012-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1206 B22D11/041 B22D11/1282 B22D11/142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连铸装置中制造长材金属产品的工艺和设备,其中,引导产品沿具有实现第一变形阶段的曲线段和实现第二变形阶段的直线段的轨迹而行;提供多对辊以在包括至少第一变形阶段和跟随在第一变形阶段之后的第二变形阶段的多个阶段中使产品发生变形;在产品中仍然存在有半液态芯部的冶金长度内且在产品的每个变形促使产品的速度增加的位置处实施第一和第二变形阶段,所述多对辊至少包括第一至第六对辊且所述多对辊均定位在冶金长度内,所述多对辊为交替设置且在相邻对的辊之间具有互相垂直的旋转轴线的偶数对辊,冶金长度延伸超过直线段中的最后一对辊,由此在任何的进入位于冶金长度之后的轧制单元之前实现6m/min的速度,以节约成本。

    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和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07517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100369.4

    申请日:2015-0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和上引式连续铸造方法。上引式连续铸造装置包括:保持熔融金属(M1)的熔融金属保持炉(101);形状确定部件(102),其配置于保持在保持炉(101)中的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表面附近并借助于熔融金属从形状确定部件(102)通过来确定铸造的铸件(M3)的截面形状,其包括设置在形状确定部件的上表面上的图案(P);成像部(109),其构造成捕捉反射到已从形状确定部件通过的被保持的熔融金属(M2)和通过所述被保持的熔融金属凝固而形成的铸件(M3)两者上的所述图案(P)的图像;构造成由所述图像来确定凝固界面的图像分析部(110);和构造成改变铸造条件的铸造控制部(111)。

    用于铸造和轧制金属的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4119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080010653.8

    申请日:201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用于铸造和轧制金属的装置和方法,其中,设置有用于铸造板坯的至少一个第一和一个第二铸造线以及用于轧制所铸造的板坯的轧机机组,并且第一铸造线构造成水平的薄板坯铸造设备(1),其包括用于熔体的至少一个作业容器(5)和在铸造方向上在该至少一个作业容器(5)后面水平伸延的传送带(6),并且第二铸造设备同样构造成水平的薄板坯铸造设备(1)和/或竖直的薄板坯铸造设备(2),其至少包括用于竖直地铸造板坯的铸模(4)以及用于将竖直铸造的板坯弯曲并矫正到水平的位置中的弯曲和矫正装置(7),其中,用于轧制所铸造的板坯的轧机机组(11)后置于该至少两个铸造线,并且该至少两个铸造线如此地构造,即相应地利用该至少两个铸造线中的一个所铸造的板坯可被输送给轧机机组(11)。

    小截面铸坯的连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8448A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780053124.4

    申请日:2007-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截面铸坯的连铸方法。该连铸方法采用弯曲型或立式的连铸机,边使铸型上下振动边进行铸造,其中,通过在铸坯拉拔用的夹送辊驱动电动机与夹送辊之间设置后述的拉拔速度增减机构,使得铸坯的拉拔速度在铸型的上升期比平均拉拔速度慢,且在铸型的下降期比平均拉拔速度快,并且适当设置铸坯长度、二次冷却的比水量、铸造速度、振动的振幅及振动的振动频率;前述的拉拔速度增减机构由弹性体构成或由弹性体及阻尼器的组合构成,其沿驱动旋转方向以及驱动旋转方向反方向具有游隙,由该拉拔速度增减机构的自中间位置向驱动方向或向驱动方向反方向偏出的游隙所产生的位移量,在换算成夹送辊的周长后,在驱动方向为±2~±30mm,该拉拔速度增减机构具有向中间位置的返回力。由此,稳定地降低铸型与铸坯之间的摩擦阻力,防止铸坯向铸型中产生粘砂等,能够在稳定操作的基础上连铸小截面铸坯。

    具有高锰含量的轻质结构钢的生产方法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160183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680007190.3

    申请日:2006-03-03

    Abstract: 钢的生产,这些钢具有高含量的锰(Mn)、铝(Al)和硅(Si),且具有TWIP-性质(孪生诱发塑性:Twinning Induced Plasticity),采用连铸法,按现有技术状况就各种原因来看,都被认为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所述及的原因可能包括:在凝固时由于Mn的强烈的微观偏析之故致使铸坯凝固外壳的强度很小;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有高的强度;钢中的铝与铸造粉剂的反应;低倍偏析,边缘部位中合金元素的减少;以及在连续式加热炉中板坯再次加热时晶界的氧化。因此,本发明提出如下方案:通过依次布置的工序,将具有预定化学成分-15~27%Mn、1~6%Al、1~6%Si、≤0.8C,余为Fe和伴随元素—的轻质结构钢在使用合适铸造粉剂的条件下,在一种薄板坯铸造机(1)(d≤120mm)上进行铸造,直接与凝固相连,从连续铸锭(2)上分取板坯(3),在一中间炉(4)中在通过时实现一种温度平衡,然后将板坯(3)不需中间时间冷却而直接进行热轧。

    钢材的连续铸造法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670C

    公开(公告)日:2000-01-26

    申请号:CN94118816.7

    申请日:1994-11-24

    Applicant: 山田胜彦

    Inventor: 山田胜彦

    Abstract: 在钢坯的连续铸造中,使铸坯内部的液芯停止在铸坯拉坯轨迹的特定点Q处,在该Q点的下流侧形成空芯,在铸坯拉坯行程的后半部用轧辊将该空芯部压接轧制,制成实心铸坯。通过采用适当的浇铸温度得到的实心铸坯由外皮激冷细晶和内部的柱状晶构成。另外还公开了将连铸与后续热轧工序结合起来的钢材连铸连轧方法。据此可以获得铸造效率的飞跃提高、质量的改善和铸造壁厚自由的铸坯设备,并且能够将连铸与轧制直接连结,使各种钢材接近于制品的净形状。

    连铸钢带用的弧形连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234A

    公开(公告)日:1990-11-28

    申请号:CN90102322.1

    申请日:1990-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1/085 B22D11/142

    Abstract: 为连续铸造坯带和轧条的弧形装置,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它使连铸装置在装配好的状态下很容易运输,可直接放到铸造现场的地基上。对各种带芯,将带有摆动式导杆(11)的连铸模(2),驱动矫直机构(5),刚性起动带(6)和它的导引及移动机构(7,7′)构造成独立的单元装置,作为一个装配、调整好品机组可以放到铸造现场,这样就达到了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