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靠背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8219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86548.5

    申请日:2013-09-30

    发明人: 清水秀一

    摘要: 座椅(1)的靠背(4)包括左右并列的左右的侧部框架(40b)、和设置在侧部框架(40b)之间且设置为能够前后摆动的受压部件(41)、和覆盖在侧部框架(40b)的前表面及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上的缓冲垫(48)。受压部件(41)具有主体部(41a)、和从主体部(41a)的左右侧部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伸出的左右的伸出部(41b)。缓冲垫(48)具有:背接纳部(48a),覆盖在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和堤状部(48b),以从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设置,覆盖在伸出部(41b)的前表面及侧部框架(40b)的前表面上。在堤状部(48b)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伸出部(41b)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48g)。

    用于车辆座椅的可控舒适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03906655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280053127.9

    申请日:2012-09-12

    IPC分类号: B60N2/68 A47C7/40

    摘要: 车辆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具有联接至座椅基底的支撑框架。座椅靠背还包括可变形座椅壳体,可变形座椅壳体适于响应于由就坐乘客的躯干所施加的可变的向后负载而在初始位置与最终位置之间采取多种形状。座椅壳体经由上部运动控制连接件和下部运动控制连接件通过服从式壳体运动控制件联接至支撑框架。运动控制连接件允许枢转运动,并且至少一个连接件包括球状接头。连接件基底在上部运动控制连接件和下部运动控制连接件之间延伸并使上部运动控制连接件和下部运动控制连接件互连,连接件基底联接至支撑框架,以使得连接件基底在座椅壳体变形期间不移动。壳体运动控制件可被预安装为靠背的一部分,或者运动控制连接件可在连接件基底附接至支撑框架后形成。

    座椅靠背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1810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380051461.5

    申请日:2013-09-30

    发明人: 清水秀一

    摘要: 座椅(1)的靠背(4)包括左右并列的左右的侧部框架(40b)、和设置在侧部框架(40b)之间且设置为能够前后摆动的受压部件(41)、和覆盖在侧部框架(40b)的前表面及受压部件(41)的前表面上的缓冲垫(48)。受压部件(41)具有主体部(41a)、和从主体部(41a)的左右侧部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伸出的左右的伸出部(41b)。缓冲垫(48)具有:背接纳部(48a),覆盖在主体部(41a)的前表面上;和堤状部(48b),以从背接纳部(48a)的前表面的左右两侧向前方鼓出的方式设置,覆盖在伸出部(41b)的前表面及侧部框架(40b)的前表面上。在堤状部(48b)的背侧的表面中的与伸出部(41b)对置的部位形成有凹部(48g)。

    腰部支撑良好且透气的汽车座椅靠背

    公开(公告)号:CN107444213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95537.0

    申请日:2017-07-20

    IPC分类号: B60N2/64 B60N2/66

    CPC分类号: B60N2/64 B60N2/66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部支撑良好且透气的汽车座椅靠背,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在靠背A面的靠背面套与人体之间设置具有柔韧性的立体网格结构,在立体网格结构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以上固定点,立体网格结构通过两端的固定点固定在靠背总成上,在立体网格结构表面包覆透气的弹性面料;通过改变固定点与靠背总成之间的相对位置,使立体网格结构卷起或折叠,局部形成两层以上的凸起形状。优点在于:通过在靠背A面增加具有柔韧性的立体网格结构,实现了腰部支撑调节功能,且可根据需求自行调节腰部支撑的前后高度及上下位置。增加了乘员背部的透气性。构思新颖、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节约能源,却可大幅提高舒适性。实用性强。

    车用随背变角背部支撑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2822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223234.6

    申请日:2017-04-07

    申请人: 孟祥厚

    摘要: 一种车用随背变角背部支撑,属车辆配件制造技术,用于车辆座位后面的靠背中。在车用座位1的后面的靠背中的背部有独立存在的随背变角背部支撑体2和供独立存在的随背变角背部支撑体2转动的轴3,屁股前后移动,独立存在的随背变角背部支撑体2与人的背角度一致,随时贴服在身体的背上,减少腰椎一半负荷,行驶中在不调节的前提下,随时坐立开车、半躺开车。头部支撑5下面是颈部后部7,再下面是肩部水平带支撑6,8是脊梁,10是变态销,实现两用的变态,两用机构4,两用、一种用途是随背变角,另外一种用途主要是平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