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40895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80077122.3

    申请日:2015-04-01

    Inventor: 戎璐 刘亚林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用于编码待传输数据块的polar码的数量和用于编码待传输数据块的polar码中每个polar码的块长度;根据待传输数据块的比特数,用于编码待传输数据块的polar码中每个polar码的块长度,以及用于编码待传输数据块的polar码中每个polar码内的各个输入比特位置对应的输入复合信道特性,确定用于编码待传输数据块的polar码中每个polar码的有效输入比特分配信息;其中,用于编码待传输数据块的polar码的数量不少于两个,待传输数据块的比特数超过用于编码待传输数据块的polar码中任一个polar码所能支持的输入比特数。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64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80078088.7

    申请日:2014-04-30

    Inventor: 陈州辉 马征 林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基于变量节点度分布的打孔方式,不能对所采用LDPC码的待打孔的校验比特进行有效区分,所获得的高码率LDPC码性能较差的问题。方法包括:采用LDPC码校验矩阵对需要发送的信息比特进行编码,得到码字序列;根据该码字序列中的每个校验比特对应的变量节点对LDPC码校验矩阵的行破坏力和/或环破坏力,确定每个校验比特的打孔优先级;按照该码字序列中各校验比特的打孔优先级,对该码字序列进行打孔处理;根据打孔后的码字序列,生成比特序列并发送,从而提高了得到的高码率LDPC码的性能。

    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装置、无线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0036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80071656.0

    申请日:2014-03-31

    Inventor: 沈晖 李斌 施玉晨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装置、无线通信装置,以解决第一次传输的性能有损失的问题。上述方法包括从码长及码率均相同的M个极化码中选择与实际第一次传送码率相应的极化码,对信息比特序列进行极化码编码,得到编码后的比特;对所述编码后的比特进行速率匹配生成待发送的比特。与传统HARQ采用一个极化码不同,本实施例在初传时,从M个极化码中选择与实际第一次传送码率相应的极化码,可自适应地根据实际第一次传送码率选择不同的极化码。由于选择的极化码与实际第一次传送码率相应,从而可避免由实际第一次传送码率和极化码所对应的目标码率相差过大而带来的第一次传输性能受损的发生。

    用于单载波和/或正交频分复用的报头编码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7645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010156405.6

    申请日:2010-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依据将通过通信信道发射的帧的编码报头信息、使用缩减、删除和/或重复、针对SC和/或OFDM信令的报头编码方法,采用不同的删除模型应用于其不同部分。例如,第一删除模型应用于帧的第一部分,第二删除模型应用于帧的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可以是第一部分的重复版本)。可以在报头信息比特进行编码(例如在LDPC编码器内)之前,对报头信息比特进行缩减(例如通过向其内填补0值比特)。编码器输出信息比特和奇偶/冗余比特中的一者或两者均可进行选择性删除。此外,编码器输出信息比特和奇偶/冗余比特中的一者或两者均可在进行删除之前被重复/扩展以生成报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