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34073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711382025.2

    申请日:2017-12-20

    发明人: 向井悠

    IPC分类号: B60C9/22 B60C9/00 B60C9/17

    摘要: 本发明提供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优异。该轮胎(2)的冠带层(14)具有由具备帘线(28)的带体(26)在周向上卷绕而成的螺旋卷绕状构造。上述冠带层(14)具有:中心部(C),其位于轴向中央;以及胎肩部(S),其位于该中心部(C)的轴向外侧。上述中心部(C)处的上述带体(26)的间距(Pc)为该带体(26)的宽度(W)的2.0倍以上且2.5倍以下。上述胎肩部(S)处的上述带体(26)的间距(Ps)为该带体(26)的宽度(W)的0.8倍以上且1.2倍以下。优选上述胎肩部(S)在轴向上的宽度(Ls)为上述冠带层(14)在轴向上的宽度(Lb)的16%以上且30%以下。

    充气轮胎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070640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780027141.4

    申请日:2017-05-12

    摘要: 提供一种如下的充气轮胎:通过采用胎体帘线的角度在踏面区域和侧面区域连续地变化的弯曲胎体构造,从而能够一边实现轮胎的轻量化,一边在踏面区域和侧面区域中分别确保所期望的刚性。胎体层4的一方的末端延伸至以轮胎中心线为基准而位于相反侧的胎面部1的接地端为止,胎体层4具有2层构造,所述2层构造包括在踏面区域Rt中位于轮胎径向内侧的内侧层4A、和在踏面区域Rt中位于内侧层4A的轮胎径向外侧的外侧层4B,胎体层4的所述踏面中央区域Rc中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帘线角度θ1在内侧层4A和外侧层4B中的至少一方中与胎体层4的侧面区域Rs中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帘线角度θ1不同。

    在内部环形腔体中具有增强结构的用于车辆的充气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1138620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80076333.9

    申请日:2018-12-0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1),其与标准充气轮胎相比具有改进的性能,而且不会使滚动阻力变差。根据本发明,充气轮胎(1)包括加强结构(7),所述加强结构(7)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元件(8),所述加强元件(8)在内部环形腔体(6)中从与胎冠的径向内表面(23)连接的胎冠界面(81)连续延伸至与胎圈的轴向内表面(41)连接的胎圈界面(82);所述加强结构(7)沿周向分布在充气轮胎的圆周上;轴向最外加强元件(8)的胎冠界面(81)设置在相对于赤道平面(XZ)的轴向距离A处,所述轴向距离A至多等于轴向宽度S的0.45倍;径向最外加强元件(8)的胎圈界面(82)设置在相对于胎圈的轴向内表面(41)的径向最内点(I)而言的径向距离B处,所述径向距离B至多等于径向高度H的0.5倍。

    充气轮胎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706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7274.1

    申请日:2017-05-12

    摘要: 一种充气轮胎,通过采用在踏面区域和侧面区域中胎体帘线的角度连续地变化的弯曲胎体构造,能够在使轮胎轻量化的同时在踏面区域和侧面区域分别确保期望的刚度。胎体层(4)的两末端(40A、40B)在踏面区域(Rt)彼此重叠,胎体层(4)具有包括在踏面区域(Rt)位于轮胎径向最内侧的内侧层(4A)、在踏面区域(Rt)位于轮胎径向最外侧的外侧层(4B)、在踏面区域(Rt)位于内侧层(4A)与外侧层(4B)之间的中间层(4C)的3层构造,胎体层(4)的踏面中央区域(Rc)中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帘线角度(θ1)在内侧层(4A)、外侧层(4B)、中间层(4C)中的至少一方中,与胎体层(4)的侧面区域(Rs)中的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帘线角度(θ1)不同。

    充气轮胎
    5.
    发明公开
    充气轮胎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0556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0982952.0

    申请日:2019-10-16

    IPC分类号: B60C9/02 B60C9/1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充气轮胎。一种轮胎包括胎面、从胎面的一个边缘大致以径向向内方向延伸至胎圈结构的胎侧、和沿胎侧的轴向内侧延伸至胎圈结构的胎体。胎体包括第一帘布层和第二帘布层,所述第二帘布层从胎侧径向向内延伸至与胎圈结构紧邻的末端端部。胎圈结构包括在胎侧的轴向向内处周向延伸的胎圈芯、朝向胎圈芯径向向内延伸的胎圈包布、邻接胎圈芯的三角胶、和设置在第一帘布层与三角胶之间的内部加强构件,所述内部加强构件从靠近胎圈芯的位置径向向外延伸至由三角胶径向向外的位置。

    充气子午线轮胎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42250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3713.1

    申请日:2008-10-31

    发明人: 伊藤贵弘

    摘要: 本发明的充气子午线轮胎包括:一对胎圈部(2A、2B),其具有环形状;胎面部(3),其具有胎面踏面部;一对胎侧部(4A、4B),其将胎面部(3)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和胎圈部(2A、2B)的轮胎径向的外方端连结起来;胎体层(5),其在胎圈部(2A、2B)、胎侧部(4A、4B)及胎面部(3)的各内部连续地延伸,形成轮胎的骨架;在胎面部(3)的包括中心线的轮胎赤道部和车辆安装内侧分别形成有沿胎面部(3)的轮胎圆周方向延伸的主槽和配置在胎面部(3)的轮胎赤道部的车辆安装外侧、沿轮胎圆周方向连续地排列多个花纹块而成的陆部花纹块列,在沿轮胎宽度方向的截面中,就充气状态下的胎体层(5)的主线(5a)的表面曲率半径而言,车辆安装外侧大于车辆安装内侧。

    轮胎
    7.
    发明公开
    轮胎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60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80098541.0

    申请日:2021-11-18

    发明人: 清村崇

    摘要: 根据本公开的轮胎包括相对于轮胎赤道面在车辆安装外侧的第一半部和在车辆安装内侧的第二半部,并设置有在位于第一半部中的第一胎圈芯和位于第二半部中的第二胎圈芯之间延伸的胎体,其中:胎体包括在第一胎圈芯和第二胎圈芯之间延伸的胎体本体部、从胎体本体部延伸并围绕第一胎圈芯折返的第一胎体折返部和从胎体本体部延伸并围绕第二胎圈芯折返的第二胎体折返部;第一胎体折返部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二胎体折返部的第二端部的轮胎径向上的外侧;以及,在第一半部的胎侧部中在第一端部的轮胎径向内侧且在第二端部的轮胎径向外侧埋设有通信装置。

    包括加强结构的车辆用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1316543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80081161.9

    申请日:2019-12-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1),其与标准轮胎相比具有改进的性能,而且不会使滚动阻力变差。根据本发明,轮胎(1)包括加强结构(7),所述加强结构(7)包括两个加强元件(8),每个加强元件在环形内部腔体(6)中从与胎冠的径向内表面(23)连接的胎冠界面(81)连续延伸至与胎圈的轴向内表面(41)连接的胎圈界面(82)。加强结构(7)沿周向围绕轮胎的整个圆周分布。胎冠界面(81)设置在相对于赤道平面(XZ)的轴向距离A处,所述轴向距离A至多等于轴向宽度S的0.45倍,并且胎圈界面(82)设置在相对于胎圈的轴向内表面(41)的径向最内点(I)而言的径向距离B处,所述径向距离B至少等于径向高度H的0.10倍且至多等于径向高度H的0.5倍。

    充气轮胎
    9.
    发明公开
    充气轮胎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81535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589385.X

    申请日:2021-05-28

    IPC分类号: B60C9/02 B60C9/17

    摘要: 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能够在维持良好的耐切割性和耐久性的同时抑制制造成本。充气轮胎(1)具有在沿轮胎轴向分离的第一胎圈部(4A)与第二胎圈部(4B)之间经过胎面部(2)以及一对胎侧部(3)而延伸的胎体(6)。胎体(6)具有至少两片胎体帘布层(7)。胎体帘布层(7)包含有帘布长度彼此相同的第一胎体帘布层(7A)和第二胎体帘布层(7B)。第一胎体帘布层(7A)和第二胎体帘布层(7B)分别相对于轮胎赤道(C)非对称地配置。

    包括加强结构的车辆用轮胎

    公开(公告)号:CN1131654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81161.9

    申请日:2019-12-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1),其与标准轮胎相比具有改进的性能,而且不会使滚动阻力变差。根据本发明,轮胎(1)包括加强结构(7),所述加强结构(7)包括两个加强元件(8),每个加强元件在环形内部腔体(6)中从与胎冠的径向内表面(23)连接的胎冠界面(81)连续延伸至与胎圈的轴向内表面(41)连接的胎圈界面(82)。加强结构(7)沿周向围绕轮胎的整个圆周分布。胎冠界面(81)设置在相对于赤道平面(XZ)的轴向距离A处,所述轴向距离A至多等于轴向宽度S的0.45倍,并且胎圈界面(82)设置在相对于胎圈的轴向内表面(41)的径向最内点(I)而言的径向距离B处,所述径向距离B至少等于径向高度H的0.10倍且至多等于径向高度H的0.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