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连接的相位级数矩阵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8602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80054795.1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一种选择天线波束的方法包括:选择第一相位级数矩阵的波束端口,该第一相位级数矩阵具有终止于相应的第一特性阻抗中的天线端口的第一子集;选择与该第一相位级数矩阵分开的第二相位级数矩阵的波束端口,该第二相位级数矩阵具有终止于相应的第二特性阻抗中的天线端口的第二子集;以及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组合来自该第一相位级数矩阵的所选择的波束端口的第一接收信号部分和来自该第二相位级数矩阵的所选择的波束端口的第二接收信号部分,或者将发送信号的第一部分提供给该第一相位级数矩阵的所选择的波束端口并且将该发送信号的第二部分提供给该第二相位级数矩阵的所选择的波束端口。

    一种天线系统、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44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1107919.6

    申请日:2023-08-29

    Abstract: 一种天线系统、天线系统控制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该天线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第一开关组,至少三个天线阵面,发射机、接收机、以及第二开关组;第二天线阵面位于第一天线阵面的上端,第三天线阵面位于第一天线阵面的下端;第一开关组用于控制至少三个天线阵面中的任意一个天线阵面的开启或关闭;第二开关组用于控制至少三个天线阵面中的任意一个天线阵面与发射机或接收机连接;控制模块通过第一开关组和第二开关组控制天线系统的工作模式,天线系统的工作模式为通信模式或雷达模式。采用上述天线系统可以实现空地通信和雷达探测功能,能够在两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一种L型阵列下的鲁棒非相干分布源二维到达角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19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66389.9

    申请日:2024-10-21

    Inventor: 徐鹤 常生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型阵列下的鲁棒非相干分布源二维到达角估计方法,其建立L型阵列下的广义阵列流型接收模型,L型阵列由两个分别位于xoz平面的x轴和z轴上的均匀线阵组成;对x轴上和z轴上的均匀线阵输出的数据进行N个时刻的采样;利用统计平均运算和共轭对称策略,构建x轴上和z轴上的均匀线阵对应的孔径扩展阵列互协方差向量;根据两个孔径扩展阵列互协方差向量,获得以x轴为基准的所有方向角估计值和以z轴为基准的所有方向角估计值,再进行配对得到所有二维到达角估计值;优点是其不仅适用于均匀和非均匀噪声场景,而且不依赖于信号源数量的先验信息,提高了算法实用性和灵活性。

    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647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111619125.9

    申请日:2021-12-27

    Inventor: 王健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设备及数据传输方法,涉及通信领域。该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包括:接口模块,被配置为经由光纤与第二信号处理设备进行以太网数据传输;调度模块,被配置为基于传输配置信息将待处理的数据调度到第一处理模块或者第二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第一切分模式处理来自调度模块的数据;第二处理模块,被配置为按照第二切分模式处理来自调度模块的数据;以及天线模块,被配置为发送第一处理模块或第二处理模块处理后的数据和/或接收上行链路数据。如此,第一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按照第一切分模式或第二切分模式来处理数据,从而能够满足各种业务的需求。这样能够降低部署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成本。

    基于覆盖误差范围和自适应码本的动态目标波束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6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636836.0

    申请日:2024-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误差范围和自适应码本的动态目标波束跟踪方法,实现步骤为:构建对动态目标的波束跟踪场景;基站计算当前时间段动态目标轨迹的误差最大范围;基站对波束宽度进行自适应调整并计算最优波束宽度和最优波束朝向;基站获取最优码字;基站获取动态目标的波束跟踪结果。本发明由于基站在利用轨迹预测信息计算波束朝向,考虑到轨迹预测误差对波束跟踪精度的影响,生成的波束宽度覆盖误差范围,避免了在训练频率增大而对跟踪精度的影响,且由于基站自适应调整波束时以最小化波束切换开销为目标,降低波束切换频次,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系统开销大和时延大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波束跟踪的实时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