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89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029111.9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包括摘取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粉碎,所述的揉捻工艺与生物酶解工艺结合,具体步骤为:萎凋叶在自然室温下轻压揉捻20±5min,加入酶,重压揉捻10±3min后,再中压揉捻50±10min;所述的酶选自纤维素酶、蛋白酶、单宁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采用夏秋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大宗红茶加工工艺中,融入生物酶解技术,针对性的降解、转化茶鲜叶中的大分子茶蛋白、茶纤维和茶多酚物质,形成甜香突出的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然后经粉碎后得到红茶粉,具有甜香突出、易粉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8921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29111.9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包括摘取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粉碎,所述的揉捻工艺与生物酶解工艺结合,具体步骤为:萎凋叶在自然室温下轻压揉捻20±5min,加入酶,重压揉捻10±3min后,再中压揉捻50±10min;所述的酶选自纤维素酶、蛋白酶、单宁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采用夏秋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大宗红茶加工工艺中,融入生物酶解技术,针对性的降解、转化茶鲜叶中的大分子茶蛋白、茶纤维和茶多酚物质,形成甜香突出的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然后经粉碎后得到红茶粉,具有甜香突出、易粉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76052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191099.8
申请日:2014-05-0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型茶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取茶叶,粉碎后加水浸提,浸提液添加β-葡萄糖苷酶进行酶解,酶解液过滤后获得茶汁;浓缩茶汁至茶多酚的浓度为10~120g/L,之后,向茶汁中加入碳源和植物源低聚肽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向茶汁中接种肠明膜串珠菌进行发酵,待发酵液的pH为4.0~4.5时,再向所述的发酵液中接种酵母和乳酸菌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发酵结束后,收集发酵液,发酵液经后处理后制得发酵型茶汁。本发明能够在发酵过程中对儿茶素进行糖苷修饰,改善茶汁发酵饮料的风味品质、生物利用度以及提高功能成分的稳定性,全面发挥茶叶中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整体协调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870943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387978.9
申请日:2012-10-1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G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糖,包括稳态化茶粉和糖,所述的稳态化茶粉占茶糖总重量的0.5%~10%,所述的稳态化茶粉由茶粉和茶叶籽油组成,其中:茶粉与茶叶籽油的重量比为0.5~5。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茶糖的制备方法,根据工艺不同可做成硬糖、硬质夹心糖、乳脂糖、充气糖果、凝胶软糖、抛光糖、压片糖、功能性糖果等不同类型的风味糖果。本发明以增加茶产业资源利用度为目标,解决茶糖果制作过程中茶粉变色和功效降低问题,能够使茶糖中茶粉保持其自然色,且能够避免糖果制作过程中高温对于茶粉天然功效成分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2964329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16362.7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高聚物反相色谱分离纯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采用一定浓度的经酸化的乙醇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溶解茶多酚原料,微滤膜过滤后上CCTRI-1单分散高聚物反相色谱柱,流动相洗脱,洗脱后的馏分分段收集,纳滤膜浓缩至一定浓度,浓缩物置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可得高纯度儿茶素单体EGCG产品。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周期短,分离效率高,产品纯度高,分离提纯过程所用的溶剂为乙醇溶液,无毒且可循环利用,低碳环保,有效避免使用有机溶剂带来的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89412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88196.7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绿茶粉,按重量份计算,所述的绿茶粉与护绿剂的比例为1~5∶5~20。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绿茶粉的制备方法,将绿茶粉与护绿剂水溶液充分混合,使护绿剂充分渗透进绿茶粉中,减缓叶绿素的分解,从而达到护绿的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绿茶粉在含茶烘焙食品中的应用,主要应用于含茶糕点、含茶饼干及含茶面包的烘焙。本发明选用适当的护绿剂对绿茶粉进行改性,降低了绿茶粉中叶绿素的分解速度,使得含茶烘焙产品在高温焙烤过程中保持鲜嫩的绿色,储存过程中也不易变色,护绿效果好,且所选择的护绿剂本身无毒无害,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6178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270477.X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潮茶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食品中的应用,其由茶粉和油相组成,其中茶粉颗粒被包埋在油相中;制备方法是通过溶剂混溶、均质后干燥制得,其中油相、溶剂、茶粉的质量比分别为:0.5~10:10~50:10~50;油相能有效阻隔茶粉颗粒与水、氧气等物质的接触,防止茶粉吸水变潮,遇氧变色等现象,延长茶粉贮藏时间。将制得的防潮茶粉均匀的分散在食品表面,茶粉不易吸潮、变色,提高茶食品的外观稳定性。有效解决茶粉在高水分食品表面使用时存在吸潮、变色等问题,提高茶粉附加值,拓宽其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88990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049917.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溶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浸提、过滤、离心、浓缩、干燥制粒,将茶叶原料用热水进行浸提,过滤离心,经轻刮平板膜、反渗透膜,采用离心薄膜蒸发机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加入麦芽糊精配制成混合物料,调节物料温度,再采用惰性气体中空造粒技术,加入惰性气体与物料充分混合后喷雾干燥获得速溶茶颗粒。本发明所制得的速溶茶为中空颗粒状,颗粒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平均粒径较大,流动性和速溶性好,综合品质较优,可作为冷溶性速溶茶使用,产品安全性高;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84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49116.4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血糖群体适用的茶小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烘焙技术领域,该茶小酥是以慢消化淀粉、低筋粉、谷朊粉、黄油和蛋黄等为主要原料进行营养复配,并添加茶制品开发出的;制备方法包括:称量原料、混合、成团、塑型和烘烤。本发明先将慢消化淀粉、低筋粉和谷朊粉按照低筋面粉的组成进行初步复原,以慢消化淀粉代替小麦淀粉,辅以谷朊粉与低筋粉进行组合,保证复原面粉烘焙特性的同时提高其营养功能,且利用茶制品对淀粉的糊化老化性能的影响,先将茶制品与复原面粉混合。本发明制得的茶小酥可以有效调节血糖,可供高血糖人群长期食用,且产品香味浓郁,口感酥脆,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8318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149958.1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保健食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人参1‑30、玛咖5‑40、蚕蛹蛋白1‑30、绿茶提取物10‑40、茯苓10‑40。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保健食品的制备工艺,以人参、玛咖、蚕蛹蛋白、绿茶提取物(茶氨酸)、茯苓为原料,经提取、分离、浓缩、制粒或压片和包衣等工艺制成。本发明基于传统中医药“治未病”理论和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状态的防治建议,采用新资源食品和药食同源食品为原料,安全可靠,适宜长期服用,组方简单,配伍合理,各原料间协同增效作用明显,通过实验证实其具有显著的增强免疫力和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且制备工艺简单、稳定,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