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4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60075.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冠突散囊菌及其在护肤品中的应用方式,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冠突散囊菌的名称为冠突散囊菌K8824,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4643。所述菌株的茶‑沙棘叶复合发酵液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美白的功能,可以用于制备兼具上述特征的乳液、护肤霜、面膜等功能性护肤品。本发明的冠突散囊菌发酵工艺操作简便易行,成本可控,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同时,冠突散囊菌在茶‑沙棘叶发酵体系中的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发酵液抗氧化、抗皮肤衰老效果好,对护肤品中的典型致腐菌有明显抑制,能够有效避免护肤品易染菌问题,所述护肤品在人体试用后具有显著的美白和抗衰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9682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898372.4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G06V10/88 , G06V10/762 , G06V10/764 , G06V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特征的绿茶杀青程度判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不同时间段内的若干杀青图像;S2,对不同时间段内的杀青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训练样本集;S3,构造决策函数,并利用训练样本集进行训练得到杀青程度判别模型;S4,获取待判别绿茶的图像,并将待判别绿茶的图像进行与S2一致的预处理后输入到杀青程度判别模型,得到绿茶杀青程度;本发明实现了绿茶杀青过程中杀青程度的数字化判别,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智能化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03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77926.5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水去杂工具,该工具包括可依次串联的第一空柱、鲁尔接头和第二空柱,所述第一空柱内设置有推杆,所述第一空柱和第二空柱内均装填有PVPP填料,并在靠近出口一端的底部设置有筛板,筛板可使茶水通过并阻止PVPP填料漏出,所述第一空柱容积大于第二空柱容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利用该茶水去杂工具对茶叶中蔗糖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操作方便,且可有效去杂。
-
公开(公告)号:CN11595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75329.4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浙江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
IPC: A23L13/60 , A23L13/40 , A23F3/18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香肠及其制作方法,该红茶香肠包括精肉丁、精肉糜、肥肉丁、烧酒‑红茶浸提液、白砂糖、食盐、白胡椒粉、硝酸钠以及水;该制作方法为:步骤1、原料肉选择与预处理,步骤2、清洗与修整,步骤3、绞肉与切丁,步骤4、辅料准备,步骤5、拌料与灌肠,步骤6、烘烤,步骤7:冷却与包装,本发明产品口感鲜香适口、风味浓郁;制作方法效率高,效果好,便于产业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1280266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1911417784.7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浙江丰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形茶做形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炒制后的成品茶外形分叉,茶条不平直、轻飘,达不到扁平、匀直收拢、重实的品质要求的不足。该发明包括弧形的炒茶锅、主轴、刮杆组件、炒制组件,炒制组件包括左炒手、中炒手、右炒手,左炒手、右炒手分别铰接在中炒手的左右两侧,中炒手与主轴紧固连接,主轴上铰接左活塞缸、右活塞缸,左活塞缸伸缩杆铰接在左炒手上,右活塞缸伸缩杆铰接在右炒手上;刮杆组件与主轴紧固连接,刮杆组件上设有刮板,中炒手下表面呈与炒茶锅底面适配的弧形结构,中炒手靠近炒茶锅底面。炒制后的成品茶茶条平直,达到了扁平、匀直收拢、重实的品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145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49889.5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42 , A23L27/10 , A61K8/9789 , A61Q13/0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萃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茶叶原料粉碎后喷洒复合酶液,搅拌混匀后进行酶解,向酶解后的物料中先后加入蒸馏水、浓香型白酒、氯化钠或氯化钠茶汤干燥物,蒸馏收集得茶香萃取液。本发明提供的茶香萃取液的制备方法,首次利用白酒和氯化钠或氯化钠茶汤干燥物辅助进行茶叶香气物质的蒸馏萃取,不仅能显著提高芳香物质得率,同时能抑制因长期存放引起的茶香萃取液中芳香物质的挥发损失、析出浑浊、微生物生长等现象,延长贮藏期;制得的茶香萃取液,绿色、安全可食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茶香萃取液在食品、护肤品及香水的配制上的应用,可赋予产品天然浓郁茶香。
-
公开(公告)号:CN10829412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711026106.9
申请日:2017-10-2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茶降温保湿连续冷却回潮机,包括机架、平输机、进料斗和出料斗,其特征是还包括降温保湿装置、茶叶匀叶装置及茶叶摊放及下落装置,机架上设有封闭的机体,茶叶匀叶装置的执行终端和茶叶摊放及下落装置设于封闭机体内,降温保湿装置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封闭机体连接。本发明机体内温度可控,可实现杀青后茶叶的持续、均匀和快速冷却,保持茶叶“色绿”的特征,机体内环境湿度可控,结合封闭的空间,可使茶叶叶片内的水分在接近饱和的潮湿环境中不易散失,容易达到回潮效果,且回潮均匀、时间短,不仅提升了茶叶回潮的质量和成品茶品质,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结构紧凑,可实现连续作业,适于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50678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36010.4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品生物保鲜剂及其保鲜方法,属于食品保鲜领域。通过生物保鲜剂配方优化和包装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改进。本发明的水产品生物保鲜剂由防腐剂、抗氧化剂、促溶剂和保水稳定剂等组成,组份间相辅相成既可以改善、提高防腐剂中壳聚糖溶解度差的问题以及在水产品表面形成保护层起到保水作用,还可以在持久抑制细菌和真菌繁殖的同时兼具抗氧化效应。另外,通过在水产品包装环节以抑菌功能冰替代普通冰屑,抑菌功能冰不仅可以对制冰用水进行消毒,而且在后期贮藏或贮运的缓慢融化过程中持续释放抑菌和抗氧化物质,为水产品防腐保鲜效果提供双重保障。本发明的生物保鲜方法操作简便,实际保鲜效果显著,方便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34937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568506.7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硒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摊青、杀青、揉捻、解块、初烘和复烘;所述摊青和/或揉捻过程中添加食品级植物分解酶和/或蛋白酶;通过在摊青和/或揉捻过程中添加植物分解酶可以促进植物细胞壁破碎,添加蛋白酶可使有机硒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从而通过增加细胞通透性和减小有机硒分子量,提高富硒绿茶在冲泡过程中的硒元素溶解性,提高人体对硒元素的吸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148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510001063.3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茶多酚中纯化茶儿茶素的技术。包括利用硅胶柱层析串联低取代度的羟丙基纤维素富集精制茶儿茶素类成分,达到既除去茶多酚中的水溶性和脂溶性色素,又能彻底脱除咖啡碱类成分。层析、富集的填料经活化再生后可重复利用,茶儿茶素产品制备过程中所用试剂均具有“绿色”环保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