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544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77456.1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L11/00 , A23L3/3472 , A23L5/43 , A23L33/115 , A23L33/125 , A23L29/00 , A23L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变色糕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即食变色糕点,它包括糕点胚体、酸剂以及碱剂;所述糕点胚体包括白芸豆、茶多酚、富含花青素的可食用原辅料、山茶油、木糖醇以及麦芽糖粉。一种即食变色糕点制备方法,步骤1、选料;步骤2、制作白芸豆沙;步骤3、炒制混料;步骤4、定量成型;步骤5、包装;步骤6、制备酸剂;步骤7、制备碱剂;步骤8、将酸剂或碱剂涂抹、描画或喷洒在糕点胚体的表面;将糕点胚体切开,再将多剂量的酸剂或碱剂喷洒在糕点胚体中,从而制备得到即食变色糕点。该糕点具有品质安全保障和健康功能属性,设计巧妙、外观高雅、食用趣味浓厚、口感柔和饱满;该制备方法便捷,效率高,便于产业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971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095492.7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蛋白高F值低聚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茶蛋白加入水中,混匀,然后加入蛋白酶A进行第一步水解,得到第一步水解液;向第一步水解液中加入蛋白酶B进行第二步水解,得到第二步水解液;将第二步水解液进行脱盐,得到脱盐液;脱盐液经活性炭吸附、超滤、浓缩,得到茶蛋白高F值低聚肽。本发明以茶蛋白为原料,通过两步酶水解以及脱盐、活性炭吸附、超滤等分离纯化工艺,制备得到高F值低聚肽,制备方法便捷,条件温和可控,适合工业化应用。本发明方法不仅拓展了高F值低聚肽的原料来源,而且对茶蛋白的增值加工和综合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307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84246.6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苯骈罩酚酮结构化合物的纯化方法,包括:(1)将含有苯骈罩酚酮结构化合物的粗品溶解过滤后,微晶纤维素吸附,用10 %以下的乙醇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2)洗脱液进一步上样于装有纤维素衍生物的吸附柱,吸附后,用乙醇的水洗脱,收集目标产物,干燥,得目标产物纯度提高 2倍以上的纯化制品;(3)纯化制品以醇水(含50 mmol/L以下的磷酸二氢钾)溶解后,上样于装有Sephadex LH-20凝胶的层析柱,以低于15 % (v/v)乙酸乙酯的水(保持50 mmol/L以下的磷酸二氢钾和20 %( v/v)的乙醇在水中浓度不变)梯度洗脱,收集干燥得目标单体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012959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410218769.0
申请日:2014-05-22
Applicant: 杭州远圣茶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L1/29 , A23L3/35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微乳包括:茶叶提取物,0.1~8%;油相,30~70%;增效剂,0.05~0.5%;乳化剂,10~50%;助乳化剂,0~20%;水,1~5%;其中,所述的增效剂为抗坏血酸或/和枸橼酸;所述的茶叶提取物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或/和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微乳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均一透明、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制备方法简单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3549069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510284.4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咖啡因花草袋泡绿茶配方,该配方由脱咖啡因绿茶、桂花及甘草制备得到,各组分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如下:脱咖啡因绿茶42.5%~66.5%;桂花30%~38%;甘草3 %~27.5%。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干燥绿茶粉碎后,过10~60目筛后,通过超临界CO2萃取脱除其中的咖啡因,并干燥备用;(2)、将干燥桂花粉碎后,过10~60目筛后备用;(3)、将干燥甘草茎粉碎后,过10~60目筛后备用;(4)、将步骤(1)-(3)所得的脱咖啡因绿茶、桂花与甘草按其重量比混合均匀后,分装,即得脱咖啡因花草袋泡绿茶。本发明所得产品口味佳,咖啡因含量极低,安全性好,其制备工艺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74975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25967.5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提升茶鲜叶中儿茶素转化形成茶黄素产率的方法。所采用的方案为:将采摘的茶鲜叶装入软质封口袋中,真空密封(真空度控制在??-0.1MPa~-0.01MPa范围内),并将其充分冷冻后,置摄氏零度以上环境温度(4℃~37℃)回暖(2小时~15小时),促使茶鲜叶儿茶素酶促合成茶黄素。反应结束后,经高温杀青的茶鲜叶可用于直接加工成条形红茶、扁形红茶或经揉捻后加工成卷曲形条红茶;其所制备的红茶干茶样中四种茶黄素单体(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所占总质量百分数≧2%(w/w)。
-
公开(公告)号:CN102875232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87822.0
申请日:2012-10-12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C05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茶资源为主料的食用菌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原料组成为:茶资源60%-80%;快速营养源10%-30%;酸碱调节剂1%-8%;功能性锁水剂2%-8%。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食用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以抗生长因子的灭活和基料灭菌处理工艺为关键技术,对弃采夏秋茶、废弃茶园修剪枝叶、大量剩余的茶叶深加工副产物等茶资源进行处理。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食用菌培养基的应用,主要用于菇类、木耳、灵芝等食用菌的栽培,达到不同行业资源的高效整合,既解决了环境压力,又做到低碳化、高效化、实用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56407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383143.0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速溶红茶因伴温氧化导致的品质失风和特征性成分缺失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品质速溶红茶的制备工艺,是以茶鲜叶为原料,采用液态控制发酵结合中温酶法助提工艺制备一种高品质速溶红茶。本发明生产周期短,能耗低,速溶红茶中茶黄素含量可达2.0%以上,游离氨基酸总量5.0%以上,汤色橙黄明亮,香气纯正,整体品质优于传统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293468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323427.6
申请日:2012-09-04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江南大学
IPC: A23C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该绿茶酸奶包括以下原料:脱脂奶粉9-12%,超微绿茶粉0.5-1.5%,稳定剂1.2-1.9%,矫味剂0.1-0.5%,甜味剂3-9%,水75.1-86.2%。本发明以超微绿茶粉添加到复原乳中,经过均质、灭菌、接种、发酵、破乳和后熟工艺制备绿茶酸奶,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能有效提高绿茶粉的稳定性,并防止绿茶功效成分的破坏。所制得的绿茶酸奶中茶功效物质种类多且含量高,营养均衡,茶粉稳定性好;同时,产品质构细腻,酸甜可口,兼具绿茶和酸奶的风味。
-
公开(公告)号:CN11595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75329.4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浙江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
IPC: A23L13/60 , A23L13/40 , A23F3/18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香肠及其制作方法,该红茶香肠包括精肉丁、精肉糜、肥肉丁、烧酒‑红茶浸提液、白砂糖、食盐、白胡椒粉、硝酸钠以及水;该制作方法为:步骤1、原料肉选择与预处理,步骤2、清洗与修整,步骤3、绞肉与切丁,步骤4、辅料准备,步骤5、拌料与灌肠,步骤6、烘烤,步骤7:冷却与包装,本发明产品口感鲜香适口、风味浓郁;制作方法效率高,效果好,便于产业化实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