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5448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77456.1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L11/00 , A23L3/3472 , A23L5/43 , A23L33/115 , A23L33/125 , A23L29/00 , A23L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变色糕点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即食变色糕点,它包括糕点胚体、酸剂以及碱剂;所述糕点胚体包括白芸豆、茶多酚、富含花青素的可食用原辅料、山茶油、木糖醇以及麦芽糖粉。一种即食变色糕点制备方法,步骤1、选料;步骤2、制作白芸豆沙;步骤3、炒制混料;步骤4、定量成型;步骤5、包装;步骤6、制备酸剂;步骤7、制备碱剂;步骤8、将酸剂或碱剂涂抹、描画或喷洒在糕点胚体的表面;将糕点胚体切开,再将多剂量的酸剂或碱剂喷洒在糕点胚体中,从而制备得到即食变色糕点。该糕点具有品质安全保障和健康功能属性,设计巧妙、外观高雅、食用趣味浓厚、口感柔和饱满;该制备方法便捷,效率高,便于产业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61957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350465.9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发糕,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粳米粉80‑130份、糯米粉15‑35份和茶酒酿30‑50份,所述茶酒酿采用糯米和茶粉发酵制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茶发糕的制备方法:制备茶酒酿;制备混合米浆;和面;发酵;蒸制。本发明提供的茶发糕兼具口感、色泽、营养,并能改善发糕贮藏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89217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710029111.9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包括摘取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粉碎,所述的揉捻工艺与生物酶解工艺结合,具体步骤为:萎凋叶在自然室温下轻压揉捻20±5min,加入酶,重压揉捻10±3min后,再中压揉捻50±10min;所述的酶选自纤维素酶、蛋白酶、单宁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采用夏秋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大宗红茶加工工艺中,融入生物酶解技术,针对性的降解、转化茶鲜叶中的大分子茶蛋白、茶纤维和茶多酚物质,形成甜香突出的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然后经粉碎后得到红茶粉,具有甜香突出、易粉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8921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029111.9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包括摘取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粉碎,所述的揉捻工艺与生物酶解工艺结合,具体步骤为:萎凋叶在自然室温下轻压揉捻20±5min,加入酶,重压揉捻10±3min后,再中压揉捻50±10min;所述的酶选自纤维素酶、蛋白酶、单宁酶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粉的加工工艺,采用夏秋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大宗红茶加工工艺中,融入生物酶解技术,针对性的降解、转化茶鲜叶中的大分子茶蛋白、茶纤维和茶多酚物质,形成甜香突出的茶面食品用甜香红茶,然后经粉碎后得到红茶粉,具有甜香突出、易粉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84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049116.4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血糖群体适用的茶小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烘焙技术领域,该茶小酥是以慢消化淀粉、低筋粉、谷朊粉、黄油和蛋黄等为主要原料进行营养复配,并添加茶制品开发出的;制备方法包括:称量原料、混合、成团、塑型和烘烤。本发明先将慢消化淀粉、低筋粉和谷朊粉按照低筋面粉的组成进行初步复原,以慢消化淀粉代替小麦淀粉,辅以谷朊粉与低筋粉进行组合,保证复原面粉烘焙特性的同时提高其营养功能,且利用茶制品对淀粉的糊化老化性能的影响,先将茶制品与复原面粉混合。本发明制得的茶小酥可以有效调节血糖,可供高血糖人群长期食用,且产品香味浓郁,口感酥脆,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4186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258844.4
申请日:2018-03-2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花脱水保质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采收、微波杀青、预冻、冷冻干燥等制得茶树花干品,花成朵完整饱满、色泽鲜活、香气清香馥郁,水分含量≤10%;产品形状、色泽、香气、理化成分等品质稳定,通过调控贮藏条件可使茶树花贮藏时间延长至18个月;并可将该茶树花与茶叶进行提质泡饮,既有茶的香,又有花的清香甘甜,散发出独特的复合香气,所得汤色色泽明亮,滋味鲜、醇、爽,得到色、香、味、形俱佳的新型茶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7897427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46881.0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18 , C07D31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F3/18 ,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多产物同步分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茶叶经逆流提取、离心除渣、微滤除杂、超滤截留、浓缩、喷雾干燥等步骤制得水溶性茶叶提取物,并通过大孔树脂实现茶叶多产物同步分离制备,即将茶叶提取物中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选择性吸附于大孔树脂上,并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洗脱,分段收集洗脱液,选择性地收集目标产物,可实现脱咖啡碱高EGCG含量酯型儿茶素(咖啡碱<1%,EGCG>55%,酯型儿茶素占总儿茶素>90%,茶多酚含量>90%)的制备,同时制得富咖啡碱速溶茶、脱咖啡碱高茶多酚含量速溶茶等不同类型茶制品,实现茶叶多产物同步分离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7593239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44805.6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乔灌木型茶园套种茶基木腐菌的生态互作栽培模式,包括如下步骤:(a)茶基原料收集管理;(b)茶基原料加工管理;(c)木腐菌菌种选择管理;(d)茶基培养基配料管理;(e)培养基原料混合;(f)培养基接种管理;(g)木腐菌发菌管理;(h)茶园栽培及出菇管理。本发明采用的茶树修剪枝-木腐菌-茶园互作生态循环栽培模式不仅可以实现茶资源作为基料栽培食用菌增加附产值,而且茶枝回土在木腐菌及土壤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还可以给茶树提供营养元素从而促进茶树生长,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过程,实现茶树与食用菌两者互作,增加茶园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95665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75329.4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浙江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
IPC: A23L13/60 , A23L13/40 , A23F3/18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香肠及其制作方法,该红茶香肠包括精肉丁、精肉糜、肥肉丁、烧酒‑红茶浸提液、白砂糖、食盐、白胡椒粉、硝酸钠以及水;该制作方法为:步骤1、原料肉选择与预处理,步骤2、清洗与修整,步骤3、绞肉与切丁,步骤4、辅料准备,步骤5、拌料与灌肠,步骤6、烘烤,步骤7:冷却与包装,本发明产品口感鲜香适口、风味浓郁;制作方法效率高,效果好,便于产业化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14145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49889.5
申请日:2021-12-1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42 , A23L27/10 , A61K8/9789 , A61Q13/00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香萃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茶叶原料粉碎后喷洒复合酶液,搅拌混匀后进行酶解,向酶解后的物料中先后加入蒸馏水、浓香型白酒、氯化钠或氯化钠茶汤干燥物,蒸馏收集得茶香萃取液。本发明提供的茶香萃取液的制备方法,首次利用白酒和氯化钠或氯化钠茶汤干燥物辅助进行茶叶香气物质的蒸馏萃取,不仅能显著提高芳香物质得率,同时能抑制因长期存放引起的茶香萃取液中芳香物质的挥发损失、析出浑浊、微生物生长等现象,延长贮藏期;制得的茶香萃取液,绿色、安全可食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茶香萃取液在食品、护肤品及香水的配制上的应用,可赋予产品天然浓郁茶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