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骨架模型的液压管路三维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37251.6

    申请日:2024-1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压系统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骨架模型的液压管路三维设计方法,所述方法首先创建三维骨架模型,然后基于三维骨架模型来布置整车所有组别、所有零部件的装配模型,装配基准统一参考骨架模型中的要素。所有组别的三维模型包括骨架模型均存在于数据管理系统中。一旦某些三维布置发生变化,可以快速地进行修改或者替换而不会影响别的组别、零部件的装配,能快速的形成新的整车三维模型,其中管路的设计依赖可靠的、准确的整车三维布置。依据整车三维布置设计管路既能从总体上把握管路设计的功能性、维修性、保障性、美观性又方便管路的快速更改。

    基于终端滑模的仿生机器人柔性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15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00374.5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关节驱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终端滑模的仿生机器人柔性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柔性关节转动驱动器迟滞非线性系统模型的建立、状态观测器与终端滑模控制器的设计。研究对象为基于智能材料的仿生机器人柔性关节角位移跟踪控制,选定观测误差和跟踪误差这两种性能,继而设计状态观测器和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确保闭环系统中所有信号均有界,实现在特定工况下仿生机器人柔性关节转动驱动器迟滞非线性系统的快速精确的角位移跟踪控制和系统的强鲁棒性。

    一种机电悬架用滤振缓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5730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832885.1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电悬架用滤振缓冲装置,包括从动盘、缓冲块、主动盘、从动盘盖、螺钉、平键。本发明装置能够消减惯性冲击力矩在高频时的恶劣影响,同时有利于滤除高频振动冲击。本发明通过输入轴与主动盘通过花键联接,输出轴与从动盘通过平键联接,缓冲块和减振盘之间的间隙可对输入轴的振动起到高频滤振的作用。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紧凑,便于拆装维修、利于布置,通过参数的设计调整,可实现对机电悬架高频振动的过滤作用。本发明装置应用缓冲块,缓冲了机电悬架惯性质量造成的振动冲击。

    一种齿轮齿条式摇臂悬架

    公开(公告)号:CN1086741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810244572.2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齿条式摇臂悬架,摇臂悬架包括:摆动缸和连接阀块;摆动缸为工字形,构成所述工字形摆动缸(1)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阀块(2)横向联接的蓄能气缸(4),所述摆动缸(1)和所述蓄能气缸(4)通过竖直设置的联接卡箍(3)联接;所述蓄能气缸(4)内置有减振阀(403)。本发明提供的齿轮齿条式摇臂悬架,实现了油缸与气缸油道互连以及二者的安装固联,联接牢固,密封可靠,关键是分体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拆装作业灵活,结构紧凑实现了摇臂悬架模块化集成布置;齿轮齿条式摆动缸与蓄能气缸的油路连接及固定连接以及车轮地面激励对齿条的径向力消减规避结构设计。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移动闭式液压系统的散热回路

    公开(公告)号:CN111677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80298.9

    申请日:2020-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功率移动闭式液压系统的散热回路,包括闭式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箱、散热器、冷却控制装置及管路;闭式液压泵通过管路与液压马达相连,散热器串联在液压马达出油口与闭式液压泵吸油口之间或串联在闭式液压泵出油口与液压马达进油口之间;闭式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泄漏油路与液压油箱连接;散热器允许通过的液压油流量为液压系统的总循环流量,承压范围为0-35Mpa;散热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与分别与冷却控制装置的对应接口连接进行冷却液循环;冷却控制装置根据采集的液压系统油温,控制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使闭式液压系统在设定温度区间内运行。本发明散热量大且可调节。

    一种可实现轮式与履带式状态相互转换的履带轮

    公开(公告)号:CN105882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92561.2

    申请日:2016-05-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5/084 B62D5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行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轮式与履带式状态相互转换的履带轮,包括:驱动制动总成、履带、保持架、诱导轮、负重轮、执行器。本发明设置了驱动与制动总成、履带、保持架、张紧轮、托带轮、诱导轮、负重轮、执行器相组合的结构,能够通过执行器控制保持架变形,实现轮式行走状态向履带式行走状态、履带式行走状态向轮式行走状态的转换,因此可以根据车辆行驶的需要进行行走状态转换,在松软湿滑路面上,可以转换成履带行走,从而增大接地面积,提高附着力与牵引力,从而提高通过性;在平坦硬质路面上,可以转换成轮式行走,从而降低功率消耗,提高行驶速度,从而利于高机动能力的实现。

    一种验证校准可测试负重轮装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4614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310643362.8

    申请日:2013-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坦克装甲车辆负重轮测试领域,为解决长期以来装甲车辆底盘行动系统负重轮参数的不可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测试负重轮装置及其验证校准方法,将原负重轮轮毂结构改进为梁辐式结构弹性体,不改变平衡肘连接轴尺寸,尽可能缩小轴承尺寸,加长应变梁,选择适当位置贴应变片,既起到原轮毂的联接与支撑作用,又能利用弹性体上的应变片组桥,每个电桥的差分输出即可对应一维载荷,同时对各组载荷进行采集、解耦、存储,可以实现对负重轮所受到的三维载荷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测量。由此,本发明将为坦克装甲车辆底盘系统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提供有效支持,具有显著的军用价值,并且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种车姿调节系统轮胎载荷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0231B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110243197.8

    申请日:201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与控制的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姿调节系统轮胎载荷控制方法,调节系统包括悬架、油箱、液压泵、液控单向阀、三位四通比例换向阀、可调节流阀、油缸、两位两通阀;先预设车辆在正常路面行驶状态下的目标车高、目标速度、目标载荷百分比,然后检测当前车高,将检测到的当前车高与目标车高进行对比分析,再根据检测到的当前车高与目标车高对比得到的结果,分上升、下降和不调节三种情况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对油缸位移和压力信息的监测,使四个悬架油缸的压力分布合理,在车姿调节的过程中,保证轮胎载荷分布合理,解决以往由于车姿调节而带来的车轮载荷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