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55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010233589.5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FRP板与蜂窝铝芯的长距离隧道通风隔板及工法,所述通风隔板横向设置于斜井内,将斜井分为上部的进风道和下部的出风道;通风隔板为FRP板与蜂窝铝芯组成的复合板,复合板由三层材料组成,上下面层为FRP面板,中间层为蜂窝状铝芯强化层,使用结构胶结剂进行连接;通风隔板下方为钢结构支撑龙骨架,上部为支撑悬杆。本发明采用斜井分隔式通风技术,利用承压效果好且自重轻的隧道通风隔板,解决长大隧道由于地形限制及设斜井时坡度等因素而引起的通风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555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233589.5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FRP板与蜂窝铝芯的长距离隧道通风隔板及工法,所述通风隔板横向设置于斜井内,将斜井分为上部的进风道和下部的出风道;通风隔板为FRP板与蜂窝铝芯组成的复合板,复合板由三层材料组成,上下面层为FRP面板,中间层为蜂窝状铝芯强化层,使用结构胶结剂进行连接;通风隔板下方为钢结构支撑龙骨架,上部为支撑悬杆。本发明采用斜井分隔式通风技术,利用承压效果好且自重轻的隧道通风隔板,解决长大隧道由于地形限制及设斜井时坡度等因素而引起的通风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6770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061786.9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水量平衡系统,隧道水沟中的水流流往横向矩形涵,再流向纵向矩形涵。由于纵向矩形涵与两侧第一排水管道的交叉口高程及第一排水管道内截面大小均一致,所以纵向矩形涵中的水流可以通过第一排水管道均匀分配至两侧的第二排水管道。在第二排水管道中的水流流动一段距离高于隧道水沟高程后,再次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匀分配至单管隧道左右两侧的隧道水沟,通过以上过程将隧道中的水流均分为四等分流向四个隧道水沟,能够保证每个隧道水沟内的水量均衡,防止某一侧水沟中的水量过大威胁隧道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354349.7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仰拱结构。其中,第二仰拱预制件与两个第一仰拱预制件可拆卸连接;第一仰拱预制件顶部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二仰拱预制件顶部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第一预制填充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板、第一和第二承重板;第一和第二承重板垂直于第一支撑板底面;两个第二承重板与第一安装槽对应的可拆卸插接,两个第一承重板与第二安装槽对应的可拆卸插接;第二预制填充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支撑板和两个第三承重板,第三承重板垂直于第二支撑板底面;两个第三承重板与第二安装槽对应的可拆卸插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拼装的隧道仰拱结构,以对已开挖路段的变形沉降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47133.3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14 , C04B28/00 , C04B103/1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环保早强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制备方法和喷射混凝土,所述无碱液体速凝剂的组成成分包括硫酸铝、有机酸和有机胺,所述有机胺选自三异丙醇胺。在本公开中,通过特异性选择有机酸和有机胺与硫酸铝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得到的速凝剂的存储稳定性较好,同时在喷射混凝土中添加本公开提供的速凝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同时增加后期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59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520129.7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棚架。上述防护棚架包括多块防护网和多个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为拱形,且多个支撑架沿纵向间隔的设置;多个第一连接件沿纵向分别穿设在多个支撑架的顶部和两个侧部中,以连接多个支撑架;多个第一连接件间隔的分布;多个第二连接件沿纵向分别设置在多个支撑架的两个侧部,以连接多个支撑架;多个第二连接件间隔的分布,且第一连接件的位置高于第二连接件;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防护网,防护网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且防护网的位置高于第二连接件的位置,防护网用于防止隧道的混凝土块落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碎块掉落的防护棚架。
-
公开(公告)号:CN106400768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815097.0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湿陷性黄土隧道浸水试验方法。针对湿陷性黄土隧道工程特点,研究合理的试验方法与场地湿陷变形正确的评价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发明在需评价的隧道场地地表及仰拱持续灌入足量的水,通过水分自由下渗使湿陷性土层达到饱和,发生湿陷性变形;通过布设的各类监测数据分析地层湿陷变形分布、水分运移情况及衬砌结构受浸水影响的受力变形情况,从而对黄土隧道建设场地以及隧道基底土层湿陷性大小做出评价。本发明能较为真实地反映黄土隧道建设场地在实际浸水条件下湿陷变形规律,能揭示地表大面积浸水及基底浸水情况下对黄土隧道受影响程度大小,从而为基底处理与否、衬砌结构合理设计等问题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58690.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大隧道洞内污水站洞室群结构及方法。现有国内隧道废水最为常见的处理方式为在洞口附近建设废水处理厂。本发明洞室群结构设置于辅助坑道内;在沉砂洞室起止位置靠近洞室侧沿辅助坑道纵向设置污水收集水沟,至旋流沉砂洞室截止;沉砂洞室流出的污水通过重力流的方式由污水收集沟进入旋流沉砂洞室;旋流沉砂洞室与调节沉淀洞室连接,调节沉淀洞室与涡流沉淀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过滤洞室连接、涡流沉淀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相连;过滤洞室与污泥浓缩洞室连接,污泥浓缩洞室与压滤洞室连接。本发明采用较少的支护措施可建成废水处理洞室,避免洞外建厂征用林(牧)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457326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0247133.3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14 , C04B28/00 , C04B103/12 , C04B111/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环保早强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制备方法和喷射混凝土,所述无碱液体速凝剂的组成成分包括硫酸铝、有机酸和有机胺,所述有机胺选自三异丙醇胺。在本公开中,通过特异性选择有机酸和有机胺与硫酸铝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得到的速凝剂的存储稳定性较好,同时在喷射混凝土中添加本公开提供的速凝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同时增加后期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5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53260.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防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防冻害系统,包括多个风机装置,还包括多个水轮装置,风能装置和水轮装置的设置,能够利用隧道内部的风能和水能转换为机械能。每个风机装置和每个水轮装置的一侧均连接有能量转换装置,能量转换装置用于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隧道内壁上设有导电线和环向盲管,环向盲管中设有多个电热丝,导电线与环向盲管贴合设置,并且导电线与能量转换装置电连接,导电线还与电热丝电连接,通过电热丝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电热丝用于为环向盲管供热。通过电热丝的供热,能够防止隧道内冻害产生流水不畅,进而达到避免破坏衬砌结构的目的。此外本公开能够充分利用隧道内自有能源,无需后期费用投入,能够节约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