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211675A

    公开(公告)日:1999-03-24

    申请号:CN98119146.0

    申请日:1998-09-11

    Abstract: 一种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装置。将大致为长方体形状的本体1的缸筒16置于中间,相对对置的一对右侧面10和左侧面11采用压铸成形向左右拢模,形成泵安装凹部41和水套45,用进气罩2覆盖右侧面10的水套45。在左侧面11的泵安装凹部41上嵌合水泵40的泵体并盖住。在泵体43的中央开设有与水套45相通的水道43a,使叶轮46通过该水道43a靠近水套45。在前面12并列形成水出口56和水入口57,使水出口56通过连接通道59连向水泵40。

    双动活塞型压缩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06783A

    公开(公告)日:1999-02-03

    申请号:CN98116637.7

    申请日:1998-07-28

    Abstract: 一种例如用于内燃发动机升压的双动活塞型压缩机。设有泵活塞主体20和泵活塞25,其中泵活塞主体20两端被第1及第2泵缸盖231、232关闭,泵活塞25在两端设有第1及第2活塞端头251、252,在其与第1及第2泵缸盖231、232之间,分别划成各自的第1及第2泵室361、362;配置了曲轴26和连杆40,其中曲轴26设在该泵活塞25设置的工作室37上,连杆40把它连接在泵活塞25,通过泵曲轴26的旋转强制泵活塞25往复运动。

    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155A

    公开(公告)日:1996-10-02

    申请号:CN95120548.X

    申请日:1995-12-05

    Abstract: 在以前轮打滑率和后轮打滑率为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内,确定随着前轮打滑率的增大而后轮打滑率减小的目标打滑率直线,分别设定目标打滑率直线的上方侧的制动减力控制区域、目标打滑线下方所定幅度的死区、以及该死区下方侧的制动增力控制区域,同时计算打滑率当前位置,根据上述位置在那一控制区域来判别制动控制模式,根据该判别手段的判定结果确定调节器的控制量,同时,当打滑率当前位置位于死区时,设定调节器的控制量为“0”。

    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154A

    公开(公告)日:1996-10-02

    申请号:CN95120547.1

    申请日:1995-12-05

    Abstract: 在以前轮打滑率和后轮打滑率为坐标轴的直角坐标系内,确定随着前轮打滑率的增大而后轮打滑率减小目标打滑率直线,分别设定目标打滑率直线的上方侧的制动减力控制区域、目标打滑线下方侧的制动增力控制区域,同时,由上述打滑率计算手段得到的前轮及后轮打滑率确定打滑率在上述直角坐标系上的打滑率当前位置,根据上述位置在那一控制区域来判别制动控制模式;当由该判定手段判定为是制动增力模式时,将调节器的向制动增力侧的控制量设成定值。

    水冷四冲程发动机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293C

    公开(公告)日:2002-05-22

    申请号:CN98120259.4

    申请日:1998-09-11

    Abstract: 一种水冷四冲程发动机。皮带轮的张力通过松开螺钉、转动一个偏心管适配器并移动公共皮带轮来增加。在皮带轮的张力被调节后,螺钉被紧固。一个由两个螺钉装在一个引导槽中的轴部分支撑的水泵除为调节传动带的张力外不能被移动。由于张紧轮起皮带轮的作用,因此能减少皮带轮的数量并因此简化皮带轮的布局、减少零件数量,由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个恒温器安装在靠近缸盖的进气口部位的一个水套中,并且适接于一个进水口歧管。

    车辆的刹车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508C

    公开(公告)日:2000-04-19

    申请号:CN95106663.3

    申请日:1995-05-22

    Inventor: 松任卓志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一单独的作动器机构改变双轮刹车元件的相应制动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成本和重量。作动器包括一行星齿轮机构14,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一中心齿轮24,一共心地环绕中心齿轮的环形齿轮25,一系列与中心齿轮24和环形齿轮25相啮合的行星齿轮26,一行星支架34;和一与构件24、25和34中的第3构件24相连的电机15。第1传动系统6R和第2传动系统6β的相应的中间部分各自连接于第1构件25和第2构件3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