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度可调点衍射干涉系统中波片设计及误差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32653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10038732.8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比度可调点衍射干涉系统中波片设计及误差校正方法。本发明采用在检测路中放置四分之一波片的方式进行光束偏振态的调整,进而实现干涉条纹对比度可调。本发明解决了波片放置于发散球面波中引入较大波前误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在于,波片采用凸面为非球面的平凸玻璃基底,在平面镀偏振膜层。利用波片基底的偶次非球面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大数值孔径球面检测时引入的波前畸变像差。通过建立差分复原模型对波片引入的位姿误差进行校正。由于偶次非球面四分之一波片在检测路中的设计位置是固定的,因而位姿误差校正完成后,波片位置无需根据待测镜数值孔径的变化进行调整。本发明使点衍射系统调整简单,并且提高了检测效率。

    一种同步强化产酸与除磷的污泥厌氧发酵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66082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03827.2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强化产酸与除磷的污泥厌氧发酵处理方法,属于污泥与污水处理领域。步骤如下:(1)将剩余污泥加入厌氧反应体系中,所述剩余污泥的总悬浮固体TSS的浓度为10000~15000mg/L,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浓度为6000~9000mg/L;(2)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剩余污泥的pH值调节为10±0.1;向剩余污泥中投加磁铁矿,磁铁矿的投加量为0.3~0.9g/gVSS;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后,密闭反应器,在搅拌状态下厌氧发酵10~15天,且在搅拌发酵过程中剩余污泥的pH始终维持在10±0.1。本发明方法条件下和单纯碱性条件相比,短链脂肪酸的积累量提升20%以上,有效促进了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且剩余污泥发酵液中正磷酸含量减少了10%以上,减轻了发酵液作为碳源对于生物除磷的影响。

    一种投加生物质炭颗粒强化UASB工艺性能的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70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18142.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投加生物质炭颗粒强化UASB工艺性能的装置及其方法,目的在于实现污染物的快速降解、提高甲烷产率、缓解厌氧生物处理体系出现的酸化现象、增强厌氧耐负荷冲击能力。该装置的筒体底部进水口与进水泵相连,筒体内下部设有布水板,中部为污泥床,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上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溢流堰及出水口。本发明通过生物质炭颗粒的添加,利用生物质炭的对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吸附聚集作用、导电性以及其表面基团的氧化还原能力,改善了厌氧体系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促进微生物之间的电子传递,使反应器得以高效稳定运行。

    一种2,3,4-三取代的喹啉氮氧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8501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853402.5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3,4‑三取代的喹啉氮氧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钴催化剂、添加剂和氧化剂的作用下,硝酮类化合物和炔类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成环反应,反应结束后经过后处理得到所述的喹啉氮氧类化合物。该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可以用于合成带各种取代基的喹啉氮氧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于纳米线波导的点衍射干涉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80117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361333.5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线波导的点衍射干涉检测系统。传统的针孔点衍射干涉系统存在针孔透射光强较弱,针孔对准误差以及入射波前像差的问题,且难以进行两干涉波前的光强调整操作。本发明解决了点衍射干涉系统中对比度可调以及难以产生大数值孔径的高精度参考波前的难题。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利用一纳米线波导将光波限制在波长尺寸孔径内出射,从而产生近乎理想的大数值孔径参考球面波,其中与之相连的单模光纤可有效滤除入射波前像差的影响。并且凭借其微小尺寸,可放置于待测球面镜球心处,实现参考波前的振幅调整以及移相操作。本发明可实现不同反射率球面镜面形的高精度通用化检测,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海底观测网络次级接驳盒的电压转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3915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785767.X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海底观测网络次级接驳盒的电压转换系统,包括稳压保护电路、2N+1路将375V直流电压转换为48V直流电压的电压转换电路以及通信控制模块,所述的稳压保护电路的输入端与375V直流电压相连,输出端与2N+1路电压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2N+1路电压转换电路中的2N路输出端分别为48V直流电压供电端,另一路输出端与通信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通信控制模块的2N个控制信号端分别与2N路电压转换电路的信号端相连,N为正整数。每一路电压转换电路均采用工业级VICOR电压转换模块,抗干扰能力强,保证系统的高稳定性;并且采用两路并联冗余设计,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一种海底观测网次接驳盒内的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16319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24963.4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海底观测网次接驳盒内的监控系统包括:电压转换电路,采集次接驳盒腔内环境数据的环境监测电路,嵌入式PC,以太网交换机,继电控制保护电路和备用继电控制保护电路以及接地故障检测电路。本发明以嵌入式PC为核心控制单元,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实现岸基与嵌入式PC、科学设备的通讯;环境监测电路检测次接驳盒内的电压、电流、温湿度和漏水情况;接地检测电路检测下级负载的接地故障情况;继电控制保护电路检测下端科学设备的输入端电压、电流,实现负载的电能通断和过流、短路保护功能。本发明对海底观测网次接驳盒接驳功能进行快速响应,对故障实时处理和报警,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海底观测网的长期可靠运行。

    高性能双相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055C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02111603.2

    申请日:2002-04-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双相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稀土永磁材料中,含6.2~12.0at%的稀土元素,0.5~4.5at%的氮元素,2.5~6.0at%的以B为主的类金属元素,其余为以Fe为主的过渡族金属。首先,采用真空熔炼法制备合金;然后,采用快淬法或机械合金化法,结合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制备合金粉末;最后,采用粘结、冷压、热压法或温变形制备合金磁体。本发明所得磁粉及磁体具有较好的综合永磁性能,更高的工作温度或较好的抗腐蚀能力,所需的稀土元素含量少。本发明的磁体制备方法,设备与工艺较简单。

    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91238A

    公开(公告)日:2003-01-15

    申请号:CN02136137.1

    申请日:2002-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相(Fe3B,α-Fe)/Nd2Fe14B磁性材料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制取合金蒸发靶材;2)蒸发合金,制取纳米粉末;3)收集粉末;4)原位加压制取高密度的纳米复相磁性材料,将合金粉末放入加压室内,先进行预热处理,然后升温并保温加压,降温并同时继续冷压直到合金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绝对密度的90%~95%。本发明的制备环境的真空度高,材料的含氧量低,制备装置对原材料的污染小,制备出的纳米颗粒圆滑,表面清洁,晶粒的完整性好,粒度的分布范围窄,颗粒比较的均匀,粒径大小较容易控制,能够控制软硬磁性相晶粒的大小与理论模型很好的符合,同时使用原位加压法能使材料的致密度很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