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74624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517301.2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28
Abstract: 一种大展宽比高强级别管线钢的边部平面形状控制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在中厚板轧机粗轧的三个阶段的工艺中控制合适的技术参数。在粗轧第一阶段成型道次,实行变截面厚度轧制,使钢板轧制后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挖坑”效果,钢板中间位置比钢板头尾的厚度薄,厚度差为Δh。之后将板坯回转90°进行展宽,此时钢板长度变为实际轧制的宽度,由于宽向厚度不同,从板边到板中心的压下率也不同,从而使得边部平面形状得以改善。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120366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281822.1
申请日:2014-06-2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压力容器用钢技术领域。钢板厚度规格为10~60mm。其特征是:钢的冶炼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6~0.09%,Si:0.15~0.3%,Mn:1.3~1.55%,P≤0.012%,S≤0.005%,Nb:0.015~0.035%,V:0.03~0.05%,Ti:0.008~0.02%,Cr:0~0.2%,Ni:0.3~0.5%,Mo:0.2~0.3%,N≤70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包括冶炼、连铸、板坯加热、高压水除磷、轧制、矫直、探伤、调质。优点在于,实现钢板高强度与优异低温韧性的匹配,其中,屈服强度高于550MPa,抗拉强度不低于630MPa,-60℃下的夏比冲击吸收功达到250J以上,韧脆转变温度在-80℃以下,纤维断面率达到90%以上,侧膨胀值达到2.2m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25235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62576.3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48
Abstract: 一种控轧中厚板轧制规程计算方法,属于轧钢技术领域。粗轧阶段综合利用等负荷分配方法结合斜率分布设定设备最大能力;精轧阶段利用等负荷分配方法设置最大能力,剩余2-3道次时将轧机能力设置为最大值的40-60%重新计算剩余规程。对于单机架轧制模式,分为粗轧和精轧两个阶段进行设置;对于双机架的轧制模式,分别对粗轧机和精轧机两个设备进行设置。优点在于,可以保证粗轧阶段尤其是末道次具有较大的压下率,确保变形渗透到钢板心部从而均匀钢板组织;同时,能保证精轧阶段具有较大的压下率,实现晶粒的细化和加工硬化,得到良好的轧制板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909216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407383.5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特厚钢板兼顾板形及探伤性能的双机架轧制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通过合理选择坯型,使粗轧机采取钢坯直接纵轧方式,不进行展宽轧制,同时钢板控温厚度设定为在目标厚度基础上加15-20mm,以保证粗轧阶段总压下量最大,使钢板芯部晶粒充分细化,改善芯部组织性能;精轧机总压下量15-20mm,分3-5道次轧制完成,末道次压下量约2-5mm,通过采取小压下,起到平整钢板板形作用,从而保证钢板板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909216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210407383.5
申请日:2012-10-23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特厚钢板兼顾板形及探伤性能的双机架轧制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通过合理选择坯型,使粗轧机采取钢坯直接纵轧方式,不进行展宽轧制,同时钢板控温厚度设定为在目标厚度基础上加15-20mm,以保证粗轧阶段总压下量最大,使钢板芯部晶粒充分细化,改善芯部组织性能;精轧机总压下量15-20mm,分3-5道次轧制完成,末道次压下量约2-5mm,通过采取小压下,起到平整钢板板形作用,从而保证钢板板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284507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47952.X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王志勇 , 王新 , 田士平 , 闫智平 , 毕海啸 , 丁志勇 , 刘彦川 , 张韫韬 , 董占斌 , 张跃飞 , 霍常浩 , 李群 , 郭伟 , 马志伟 , 邱志宏 , 荀利涛 , 田鹏 , 陈楠 , 杨强华 , 管红义 , 扬子江 , 王喜帅
Abstract: 一种针对高强度薄规格钢板的轧机板型控制方法,属于宽厚板轧制技术领域。在精轧中控制如下技术参数:终轧压下量控制在1~1.5mm,最大扭矩范围在500~3000kNm,根据钢板厚度规格,设置最少载荷道次为6~10道次,为了防止道次突变,在道次锁定框下输入需锁定的道次数5~10来锁定道次,实现理想的轧制道次;根据轧辊状况和钢板宽度配备相应的弯辊力,保证轧机的输出板形为微中浪;调整弯辊力,弯辊力调整范围为1800~4000KN;凸度值控制在0.1~0.2mm。优点在于,高强度薄规格钢板板型合格率目标达到90%以上,冷矫率控制在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4120366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281822.1
申请日:2014-06-2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压力容器用钢技术领域。钢板厚度规格为10~60mm。其特征是:钢的冶炼成分按质量百分数为:C:0.06~0.09%,Si:0.15~0.3%,Mn:1.3~1.55%,P≤0.012%,S≤0.005%,Nb:0.015~0.035%,V:0.03~0.05%,Ti:0.008~0.02%,Cr:0~0.2%,Ni:0.3~0.5%,Mo:0.2~0.3%,N≤70ppm;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包括冶炼、连铸、板坯加热、高压水除磷、轧制、矫直、探伤、调质。优点在于,实现钢板高强度与优异低温韧性的匹配,其中,屈服强度高于550MPa,抗拉强度不低于630MPa,-60℃下的夏比冲击吸收功达到250J以上,韧脆转变温度在-80℃以下,纤维断面率达到90%以上,侧膨胀值达到2.2m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500658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110347349.9
申请日:2011-11-07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IPC: B21D1/02
Abstract: 一种实现特厚板板形控制的热矫直方法,属于中厚板热矫直机技术领域。在钢板轧制的最后道次轧机将向矫直机发送钢板生产数据,矫直机进行特厚板矫直预计算;然后给出相应的预计算参数,各参数设定范围为:矫直力范围:1000KN-5000KN,矫直速度范围:0.2~0.7m/s;当钢板到达矫直机1#光栅时,启动特厚板矫直模式:根据钢板厚度和温度的不同设置相应的矫直辊缝,以两个温度区间,三个厚度区间进行辊缝设置。优点在于,既操作简单又安全,有效解决了厚度大于100mm钢板轧后无法进行矫直的问题,为特厚板的板形控制提供了技术保证,同时也可以保护矫直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28450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247952.X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王志勇 , 王新 , 田士平 , 闫智平 , 毕海啸 , 丁志勇 , 刘彦川 , 张韫韬 , 董占斌 , 张跃飞 , 霍常浩 , 李群 , 郭伟 , 马志伟 , 邱志宏 , 荀利涛 , 田鹏 , 陈楠 , 杨强华 , 管红义 , 扬子江 , 王喜帅
Abstract: 一种针对高强度薄规格钢板的轧机板型控制方法,属于宽厚板轧制技术领域。在精轧中控制如下技术参数:终轧压下量控制在1~1.5mm,最大扭矩范围在500~3000kNm,根据钢板厚度规格,设置最少载荷道次为6~10道次,为了防止道次突变,在道次锁定框下输入需锁定的道次数5~10来锁定道次,实现理想的轧制道次;根据轧辊状况和钢板宽度配备相应的弯辊力,保证轧机的输出板形为微中浪;调整弯辊力,弯辊力调整范围为1800~4000KN;凸度值控制在0.1~0.2mm。优点在于,高强度薄规格钢板板型合格率目标达到90%以上,冷矫率控制在10%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974624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17301.2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IPC: B21B37/28
Abstract: 一种大展宽比高强级别管线钢的边部平面形状控制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在中厚板轧机粗轧的三个阶段的工艺中控制合适的技术参数。在粗轧第一阶段成型道次,实行变截面厚度轧制,使钢板轧制后在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形成“挖坑”效果,钢板中间位置比钢板头尾的厚度薄,厚度差为Δh。之后将板坯回转90°进行展宽,此时钢板长度变为实际轧制的宽度,由于宽向厚度不同,从板边到板中心的压下率也不同,从而使得边部平面形状得以改善。提高了成材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