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液压鼓式刹车装置
    1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18052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837822.5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液压鼓式刹车装置,包括套设于轮毂内的刹车盘,所述刹车盘内对称设置有左、右刹车蹄片,左、右刹车蹄片的顶端通过上伸缩液压缸相连,左、右刹车蹄片的底端通过与上伸缩液压缸对称的下伸缩液压缸相连,左、右刹车蹄片的上端分别连接上拉伸弹簧的一端,左、右刹车蹄片的下端分别连接下拉伸弹簧的一端。本实用新型在左、右刹车蹄片的顶端和底端设置对称的上、下伸缩液压缸,在刹车时,左、右刹车蹄片的上、下端同时向外移动,使得刹车蹄片与轮毂接触面积大,减小了刹车过程中摩擦力的集中汇聚、进而降低了因其摩擦力过于集中而引起的刹车蹄片过于集中发热的问题发生,提高刹车蹄片的耐用。

    轻型电动斗轮堆取料机
    1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45472U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20219419.1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钦州学院

    Inventor: 潘宇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电动斗轮堆取料机,其斗轮悬伸臂俯仰装置包括设于车架前部的机架俯仰机构和设于车架后部的复合铰架,机架俯仰机构包括四连杆机构和支撑杆,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摇杆、连杆和摆杆,复合铰架包括相互铰连的上、下铰架,下铰架设于车架上;机架由机架俯仰机构和复合铰架支撑,支撑方式为机架后底部与上铰架连接,机架前底部与支撑杆铰连;斗轮悬伸臂前端安装斗轮,斗轮悬伸臂后端铰链于机架前部,斗轮悬伸臂前部臂体由牵拉绳斜拉于机架顶部,机架后部设有配重机构;摇杆的驱动为设于车架上的摇杆电动机。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克服传统液压式斗轮堆取料机加工装配要求高、维护保养成本高、寿命不长、漏油等缺点。

    三自由度连杆机构式混合驱动正面吊运机

    公开(公告)号:CN203754296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127611.8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连杆机构式混合驱动正面吊运机,其吊臂包括转动臂和上、下举升臂,上、下举升臂前端安装夹紧装置;其吊臂举升机构包括于吊臂两侧对称设置的前、后连杆组件,前连杆组件包括设于吊臂前下方的前摇杆和前连杆,后连杆组件包括设于吊臂后方的四连杆机构和传动杆以及后摇杆和后连杆,四连杆机构包括摇杆、连杆和摆杆,摇杆的驱动为对应设于车架上的大功率常规电机,前摇杆和后摇杆的驱动为对应设于车架上的小功率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具有三个自由度,由大功率常规电机和小功率伺服电机联合驱动,输出轨迹灵活多变,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具有更大的动力输出和更高的可靠性,并且整机造价更为低廉,维护保养成本更低。

    三自由度伺服驱动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203754294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127000.3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自由度伺服驱动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包括基于车架设置的转动臂和上、下举升臂,所述吊臂包括转动臂和上、下举升臂,上、下举升臂前端安装夹紧装置;所述吊臂举升机构包括于吊臂两侧对称设置的前、中、后连杆组件,所述前连杆组件包括四连杆机构和传动杆,所述中连杆组件包括中摇杆和中连杆,所述后连杆组件包括后摇杆和后连杆;所述四连杆机构的前摇杆、中摇杆和后摇杆的驱动分别为对应设于车架上的摇杆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较好解决了传统两自由度的液压式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加工装配要求高、寿命不长、漏油、动作不够灵活等技术问题。

    重载型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203754285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20127073.2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重载型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其吊臂包括转动臂和上、下举升臂,上、下举升臂前端设有夹紧装置,其吊臂举升机构包括于吊臂两侧对称设置的前、后连杆组件,前连杆组件为设于吊臂前下方的五连杆机构,包括前摇杆、前连杆、中连杆和中摇杆,所述后连杆组件设于吊臂后方,包括后摇杆和后连杆;所述前摇杆和后摇杆的驱动均为对应设于车架上的常规大功率电机,所述中摇杆的驱动为对应设于车架上的小功率伺服电机。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功率常规电机和小功率伺服电机混合驱动的策略,与纯伺服电机或者液压驱动的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动力输出、更高的可靠性以及更大的工作空间。同时,整机造价低廉,维护保养成本低。

    混合驱动变胞机构挖掘机械

    公开(公告)号:CN203729354U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20085490.5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钦州学院

    Inventor: 潘宇晨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驱动变胞机构挖掘机械,包括变胞挖掘机构、铲斗调整机构和铲斗,变胞挖掘机构为由重载挖掘驱动杆和轨迹输出驱动杆、挖掘臂和挖掘连杆以及机架构成的二自由度五连杆机构,采用电机和伺服电机混合驱动的策略,根据不同挖掘工况要求变化自身拓扑结构,满足不同挖掘任务中复杂轨迹输出和频繁负载变化要求;正铲式铲斗铰连于挖掘臂前端;铲斗调整机构设于挖掘臂前端臂体与铲斗之间,由单独的伺服电机控制,负责调整铲斗在各个挖掘工况中的姿态。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功能阶段变化、多拓扑结构变化、多自由度变化等特点,根据工况变化自我重构,解决了传统机械式挖掘机构实现动作简单、液压式挖掘机构易出现漏油等问题。

    两自由度混合驱动可控吊运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203715130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86439.6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两自由度混合驱动可控吊运起重机,包括基于车架设置的吊臂、吊臂升降机构和吊臂前伸机构,吊臂包括转动臂和伸展臂,转动臂下端铰连于车架中后部,所述伸展臂的后端铰于转动臂上端,伸展臂前端安装夹紧装置;吊臂升降机构设于吊臂前下方,包括升降摇杆和升降连杆,升降摇杆的下端铰连于车架前部,升降连杆的下端与升降摇杆上端铰连,升降连杆的上端铰连于伸展臂的中后部;吊臂前伸机构设于吊臂后上方,包括前伸摇杆和前伸连杆,前伸摇杆的下端铰连于车架后部,前伸连杆的后端铰连前伸摇杆上端,前伸连杆的前端铰连于伸展臂的中前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运动惯量小、轨迹输出灵活、精度高、刚度和动态性能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两自由度七杆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

    公开(公告)号:CN203715105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86393.8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自由度七杆混合驱动正面吊运起重机,包括吊臂、吊臂俯仰机构和吊臂摆动机构,吊臂的俯仰臂下端于车架中部铰连,吊臂的摆动臂铰连于俯仰臂上;吊臂俯仰机构包括俯仰摇杆和俯仰连杆,俯仰摇杆的下端于车架前部铰连,俯仰连杆的后端与俯仰臂的臂体铰连,俯仰摇杆与俯仰连杆的其余两端铰连;吊臂摆动机构包括摆动摇杆和摆动连杆,摆动摇杆的下端于车架后部铰连,摆动连杆的前端与摆动臂铰连,摆动摇杆和摆动连杆的其余两端铰连。本实用新型的摆动摇杆和俯仰摇杆采用大功率常规电机和小功率伺服电机混合驱动的策略,与纯伺服电机或者液压驱动的方式相比,具有更大的动力输出和更高的可靠性,整机造价低廉,维护保养成本低。

    仿荷叶微结构表面的仿生风冷式微型散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7995616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010790.5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仿荷叶微结构表面的仿生风冷式微型散热器,包括散热框架和设置在散热框架内的2片以上的散热片;每片散热片均为片状,散热片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上凸柱状的散热点,且这些散热点在散热片的表面呈规律排列。本实用新型基于荷叶微观表面的仿生风冷式微型散热器,根据荷叶微观表面特征,将荷叶外貌形状设计到微型散热器散热片上,相比光滑表面,这种仿生微观表面结构增加散热面积25%‑50%,增加了单位散热面积上散热效率,对散热片的散热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07993849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010795.8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钦州学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仿蚯蚓微结构表面的强化传热微电子换热器,包括风扇固定支架、风扇、仿生换热体、支撑螺杆和导热底座;其仿生换热体由1个圆柱状的导热体和多片板片状的换热片组成;换热片呈放射式固定在导热体的侧壁上;每片换热片的表面呈波浪状,即换热片的表面设有多条并排设置凹槽,这些凹槽的走向均与导热体的中轴线平行;风扇安装在风扇固定支架上,且风扇通过该风扇固定支架悬设在仿生换热体的正上方;导热底座贴于仿生换热体的正下方;风扇固定支架与导热底座通过支撑螺杆连接。本实用新型基于仿蚯蚓微观表面结构设计微电子换热器的换热片,相比光滑表面的换热片,增加了单位散热面积上散热效率,对换热片的散热性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