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6706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811487255.X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失效率的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电能表的失效数据;根据失效数据特性与模型复杂度,选取对应的B样条基函数阶数;根据电能表故障数据的分布选择对应的似然函数,将B样条函数嵌入贝叶斯模型中,建立层次贝叶斯B样条模型;将清理噪声点后的有效数据进行规一化处理后,作为所述模型的输入数据,对所述模型进行训练;根据电能表的失效数据,通过所述模型预估所述电能表的失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数据融合可靠性方法存在分析结果不完善,模型不确定,小样本下易欠拟合等问题,难以同时兼顾准确性与全面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30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609302.0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芯片的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被测芯片负载板,分别与被测电源芯片和被测芯片接口相连接,用于承载所述被测电源芯片,实现所述被测电源芯片和被测芯片接口之间的连接;控制板,分别与被测芯片接口和至少一个资源接口相连接,用于实现被测芯片和测试资源的电连接;测试资源,分别与所述资源接口和上位机相连接,用于根据上位机发送的控制指令输出相应的资源信号至被测电源芯片;上位机,用于通过调用测试资源的驱动程序发送控制指令至测试资源;用于获取被测芯片输出的响应信息,并基于所述响应信息确定被测电源芯片的测试结果。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同的测试场景下任意切换,提高了设备的可复用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51101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898106.3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M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电源隔离以及数字隔离的智能断路装置和方法,装置包括:计量模块和保护处理模块;所述计量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电压供电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稳压电路,DC/DC降压电路,以及计量芯片;电压采样电路与所述计量芯片相连接;所述保护处理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电流互感器供电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稳压电路,DC/DC降压电路以及保护处理MCU单元;在所述计量模块的电源系统和所述保护模块的电源系统之间设置电源隔离,以及在所述计量芯片与所述保护处理MCU单元之间设置数字隔离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01924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139605.0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电力系统中识别设备关联关系的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用户侧的电力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生成设备编码数据;选择为设备编码数据进行调制的调制方式,基于所选择的调制方式将所述设备编码数据调制为谐振特征电流信号;在台区侧接收在传输线中传递时附带了噪声的谐振特征电流信号进行去噪处理,以获取去除噪声的谐振特征电流信号;对所述去除噪声的谐振特征电流信号进行解调制,以获取所述设备编码数据;对设备编码数据进行解码,以获取所述电力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将所述用户侧的电力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与台区侧的采集设备的台区标志信息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电力终端设备和台区侧的采集设备的隶属关系/关联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0344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698854.7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隔离开关设备及电能表运行状态分析方法,智能隔离开关具有电量测量功能且测量误差等级可调,可匹配不同精度的电能表,在进行电能表的运行状态分析时能够快速确认和定位电能表出现失准的情况;具有自动检测,促进智能电网发展,有效支持智能电网建设;识别定位准确;识别时间短;在线识别方式,无需人工干预;可以匹配不同精度的电能表,后续提高电能表精度时,智能隔离开关无需更换;检测出错误能够主动上报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749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662231.7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N3/0481 , G06N3/084 , G07F1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智能电表使用寿命的方法,包括:获取多个影响因素与智能电表使用寿命的统计数据,将多个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参数,智能电表使用寿命作为输出参数,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电表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将所述统计数据作为所述预测模型的训练数据,根据所述输出参数,确定所述输入参数所占的比重,以对预测模型进行修正,根据接收到的影响因素数据并通过所述经过修正的预测模型,获取在所述影响因素条件下智能电表的使用寿命。解决了根据智能电表的使用环境下得出智能电表使用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36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09862.4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天予 , 熊素琴 , 邹和平 , 郑安刚 , 李扬 , 李求洋 , 成达 , 李甲祎 , 李龙涛 , 许佳佳 , 杨巍 , 陈思禹 , 王雅涛 , 赵越 , 秦程林 , 赵立涛 , 郭建宁 , 李禹凡 , 谢思博 , 谭琛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控制器MCU芯片测试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主控电路板、MCU测试母电路板和MCU测试子电路板;所述MCU测试子电路板用于获取待测MCU芯片的多路输出参数,并将所述多路输出参数通过所述MCU测试母电路板发送至所述主控电路板,所述主控电路板用于选择所述多路输出参数中的一路输出参数进行输出,以所述一路输出参数进行待测MCU芯片的性能或功能测试,直至所述多路输出参数均完成测试;所述MCU测试子电路板与待测MCU芯片通信连接。本发明装置实施测试简单高效且兼容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10302.3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流保护整定值设置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配置模版信息,将该配置模版信息与保护整定值数据进行比对确认,若通过比对确认,则将保护整定值数据发送至智能断路器以用于智能断路器基于保护整定值数据更新保护参数设置,并反馈更新结果。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填补了对电能计量箱内断路器进行电流保护整定的技术空白,可以有效地完成整定值设置确认,人工现场进行定值设定的同时完成设备采集系统上线验证,在保证定值修改准确性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人员反复去现场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45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609747.7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高天予 , 熊素琴 , 邹和平 , 李求洋 , 李扬 , 成达 , 李甲祎 , 郑安刚 , 李龙涛 , 许佳佳 , 杨巍 , 陈思禹 , 王雅涛 , 赵越 , 秦程林 , 赵立涛 , 郭建宁 , 李禹凡 , 谢思博 , 谭琛
IPC: G09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器件测试装置、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本发明装置,包括:电源电路板和器件插装电路板;所述器件插装电路板用于连接待测显示器件,所述电源电路板用于通过所述器件插装电路板连接所述待测显示器件;所述电源电路板,为所述待测显示器件提供显示控制信号,以显示控制信号对所述待测显示器件进行测试,所述器件插装电路板用于显示控制参数。本发明测试效率高,兼容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5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8101.X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漏电流的定位方法以及系统,采集光伏馈入的交流系统,在光伏馈入的交流系统中,基于光伏的多个参数构建漏电流故障模型;基于漏电流故障模型确定第一漏电波形;将第一漏电波形进行傅里叶变换,并输出漏电信号的频域信息;根据漏电信号的频域信息匹配漏电故障发生在单相光伏所在相的第二漏电波形;根据漏电故障发生在单相光伏所在相的第二漏电波形定义光伏相产生的漏电流;基于光伏相产生的漏电流的位置识别而定位光伏漏电流的相位,从而明确了光伏漏电流的相位,以便于保证了光伏漏电流的相位的检测精度,实现了光伏漏电流的精准定位,以便于针对光伏漏电流进行故障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