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86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324847.5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绞线斜拉索在更换过程中的线形调整方法,属于桥梁维修养护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确定斜拉桥斜拉索目前的桥面线形和斜拉桥斜拉索更换完成后桥面的最终目标线形;构建有限元模型,根据斜拉桥斜拉索目前的桥面线形和桥面最终目标线形计算出斜拉桥每根斜拉索对应的索长变化量;根据斜拉索的索长变化量,计算出该根斜拉索索长变化量对应的主梁竖向变形增量;确定斜拉索索力值后,拆除斜拉索,获取该根斜拉索拆除前后主梁的竖向变形量;根据斜拉索主梁的竖向变形量、主梁竖向变形增量和斜拉索索力值,计算出该根斜拉索在更换后为达到目标线形所需的张拉索力值;根据该目标张拉索力值,计算出斜拉索各股钢绞线的目标张拉索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10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441642.9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宜昌长江大桥建设营运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塔斜拉桥斜拉索更换方法,其包括:基于三塔斜拉桥原设计图纸资料,构建第一有限元模型;对第一有限元模型进行全桥调索,以获得第二有限元模型;基于第二有限元模型与第一有限元模型,获取全桥斜拉索索力变化量[ΔF];基于斜拉索更换前的初始启动索力值[F0]、全桥斜拉索索力变化量[ΔF],获取斜拉索更换后的目标状态索力值;更换斜拉索,并将斜拉索张拉至目标状态索力值。本发明中,考虑到了三塔斜拉桥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并通过建立第一有限元模型和第二有限元模型,重新优化斜拉索索力和调整主梁线形,明确了斜拉索更换后的目标状态索力值,确保了施工控制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41635.9
申请日:2024-04-12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宜昌长江大桥建设营运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2/00 , E01D19/12 , E01D19/06 , E01D19/04 , E01D19/16 , E01C23/09 , E01D19/14 , E01D19/02 , E01D19/00 , E01D11/0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三塔混凝土斜拉桥改造施工的方法,涉及桥梁维修加固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铲除原桥面铺装,并对结构性裂缝进行修补加固;进行斜拉索更换施工,在斜拉索更换前,先进行该斜拉索对应支座更换施工,并在整体斜拉索更换过程中,非结构性裂缝达到最大张开量施工工况时,对非结构性裂缝进行修补加固,斜拉索更换施工过程中,进行全桥涂装施工;斜拉索更换完成后,进行伸缩缝装置更换施工,更换完成后进行桥面铺装更换施工。将斜拉索更换施工、支座更换施工和裂缝修补加固施工穿插进行,减少了施工工期,非结构性裂缝达到最大张开量施工工况时,对非结构性裂缝进行修补加固,可以防止已修补加固后的裂缝在斜拉索更换过程中产生新的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0724989.5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拱桥屈曲稳定分析快速识别方法、设备,其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拱桥关键部位构件的断面尺寸和材料特性,计算拱桥关键部位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的轴力‑弯矩相关曲线;将拱桥的静力荷载工况按各最不利荷载进行组合,得到n组荷载组合;利用轴力‑弯矩相关曲线分别获得n组荷载组合下的临界破坏状态点,并计算最小屈曲稳定安全系数;根据最小屈曲稳定安全系数,确定拱桥的最不利荷载方式以及拱桥关键部位构件的破坏状态。整个方法不涉及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复杂理论分析,简单快速,方便设计人员操作,大大简化了计算分析工作量,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9232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47448.0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独塔自锚悬索桥结构体系的静动力协同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独塔自锚悬索桥的基础结构;在独主塔和/或锚墩处设置约束装置,以静动力协同控制为原则设定约束装置的参数,以形成结构体系;设定约束装置的参数包括:建立用于静力和动力计算的独塔自锚悬索桥的有限元模型;在静力最不利组合工况下,基于有限元模型获取独主塔或锚墩处最大约束力;在地震工况下,基于有限元模型获取独主塔或锚墩处最大约束力;结合静力最不利组合工况和地震工况获取的最大约束力,设定约束装置的参数。本申请以静力和动力协同控制方法设定结构体系中约束装置的参数,从而控制独塔自锚悬索桥结构体系,在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下结构体系均发挥相应功能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56291.8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倾覆窄型拱桥及其参数设计方法,涉及桥梁设计技术领域,一方面,该拱桥包括主梁、竖向拱肋、斜向拱肋和抗倾覆件,斜向拱肋向竖向拱肋倾斜,并通过抗倾覆件对斜向拱肋进行拖拽,从而使拱桥整体在桥面宽度较窄的情况下,保持横向稳定性。另一方面,该参数设计方法包括:预设斜向拱肋向竖向拱肋倾斜的预设角度,并确定拱桥重心;根据拱桥重心至斜向拱肋支点的预设横向距离,对预设角度进行校验和调整,直至预设角度满足校验要求。通过设置垂直于主梁的竖向拱肋和向竖向拱肋方向倾斜的斜向拱肋,并利用抗倾覆件拖拽斜向拱肋以防止主梁倾覆,从而满足窄型拱桥在不增大桥梁宽度的同时,提高窄型拱桥横向稳定性,防止桥梁倾覆。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04234.0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X型平联结构、桥梁及其设计方法,包括钢箱拱肋、平联主管及平联支管,所述平联主管呈X型连接在所述钢箱拱肋上;所述平联支管连接在所述钢箱拱肋与所述平联主管之间,用于提高所述平联主管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提供一种新型的X型平联结构;2、丰富钢箱拱桥平联结构形式;3、实现了桥梁建筑美学与结构的安全统一。
-
公开(公告)号:CN11255405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83720.X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桥水平式锚碇结构及建造方法。所述水平式锚碇结构包括从悬索桥桥位区山体背侧开挖的施工洞,从施工洞依次向悬索桥侧水平向施工形成的后锚室、锚塞体室和前锚室,从前锚室施工主缆洞至悬索桥侧,在锚塞体室内浇筑钢筋混凝土形成锚塞体,在前锚室内安装有散索鞍,在主缆洞设置转索鞍,主缆引入主缆洞,经转索鞍转向呈水平向并穿过主缆平洞至散索鞍,主缆经散索鞍分散成索股后与锚固在锚塞体上的锚索连接。本发明较倾斜式隧道锚及复合式锚碇扩大了岩体承载范围,锚碇承载能力高,可避免锚‑隧相互不利影响,提高了锚碇稳定安全性,降低了施工难度,工程投资减少,运行维护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70565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09670.1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隧道锚,其包括:第一前锚室,设于锚址区的山体内;位于所述第一前锚室后方的第一锚塞体,所述第一锚塞体通过所述第一前锚室与悬索桥其中一根主缆连接;第二前锚室,设于所述锚址区的山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前锚室并列间隔设置;位于所述第二前锚室后方的第二锚塞体,所述第二锚塞体通过所述第二前锚室与所述悬索桥的另一根主缆连接,且所述第二锚塞体与所述第一锚塞体并列间隔设置;横梁,位于所述第一锚塞体与所述第二锚塞体之间,且所述横梁一体连接所述第一锚塞体与所述第二锚塞体。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式隧道锚,可以使隧道锚的规模及开挖难度大大降低,加快施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294343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10721.0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自锚式叠合梁悬索桥主梁施工方法,根据顶推需要设置临时墩,通过顶推完成钢梁施工;安装主缆,张拉全桥吊索形成自锚式悬索桥结构,拆除全部临时墩;之后依靠主缆的承载能力吊装桥面板,并现浇湿接缝与钢梁结合形成钢-混叠合梁;二恒施工,全面成桥。本发明仅钢梁顶推需利用少量临时墩,尽快形成自锚悬索桥结构后利用主缆承载进行桥面板架设。本发明改善了以往利用支架或临时墩支撑架设桥面板的方法,降低了临时设施费用,经济性好;通航孔内水中临时墩使用时间短,减小了船撞风险;成桥线形平顺,结构受力安全合理。尤其适用于施工期间桥位处有通航要求或其它障碍需要跨越,不宜过多设置或长时间设置支架和临时墩的情况。
-
-
-
-
-
-
-
-
-